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11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踝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患者年龄16-47岁(平均32.1岁),病程3-66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是踝关节反复扭伤史,影像学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6例出现距骨软骨面损伤。先在踝关节镜下对踝关节进行清理,去除骨赘,清理增生滑膜,必要者可行软骨移植修复距骨软骨损伤,后在外踝下方行弧形切口进行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采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 score)AOFAS评分及Karlsson评分,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分。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4.2个月。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AOFAS评分术前(41.8±4.7)分术后上升到(91.1±7.1)分(P〈0.05),Karlsson评分由术前(39.4±2.9)分上升到(89.3±8.0)分(P〈0.05)。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镜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对采用瓦棱纸夹板(A组)、“U”型石膏夹板(B组)等不同的固定方法和无固定(C组)治疗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962例进行了随访比较。结果经统计了随访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A、B两组疗效接近,皆优于C组。B组疗效优良率最高,其中各度损伤痊愈率均高于A、C两组。认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应选择合理的外固定,其中大殉数毋需手术治疗,但正确的诊断应受  相似文献   

3.
蒲超  朱红  唐付林  王胜涛 《中医正骨》2012,24(10):59-61
目的:观察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7~76岁,中位数52岁。左侧12例,右侧7例。肱骨中上段骨折2例,肱骨中段骨折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10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0 min至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中位数7个月。小夹板固定时间4~8周,中位数6周。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5周,中位数8周。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肱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治愈11例,好转8例。结论:采用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翁东  徐国建  谢明华 《中医正骨》2014,(4):305-306,69
目的:评价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2-49岁,中位数29岁。左侧8例,右侧15例。均合并踝关节骨折,根据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Ⅱ度2例、Ⅲ度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0例。合并腓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中位数3 d。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复位及愈合、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95 min,中位数46 min。住院时间4-10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9个月,中位数1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踝穴解剖关系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3周。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良7例、可3例。结论: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缝合锚钉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21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缝合锚钉进行缝合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8d。结果:术后随访21例,随访6~18个月,优良率为90.47%。结论:缝合锚钉修复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度损伤具有组织剥离范围小,操作方法简单,固定可靠的优势,是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门诊接诊的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按照O’Donoghue分类II型的256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伤科黑药膏结合弹力绷带治疗组121例,小腿石膏管型固定组13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活动范围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1个月时,两组疼痛评分相当(P〉0.05);而踝关节功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Ⅱ°损伤的患者,采用本院研制的伤科黑药膏外敷,同时行弹力绷带外固定,早期负重行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必首选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等。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9.58±3.36)天,6周愈合率为100%;AOFAS评分为(84.23±12.77)分,优良率为82.69%。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陈凯  黄狄  符名赟 《新中医》2006,38(7):39-40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外合治外踝骨折并踝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及功能锻炼治疗。结果:优46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达98.2%。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外合治外踝骨折并踝关节半脱位,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C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8例、男32侧;年龄52-85岁,平均65.8岁;按AO分类,C1型33例、C2型37例、C3型20例;所有病例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第3天、1周、2周、4周、6周复查X线片,第6周拆除夹板,夹板拆除6个月后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对C型中不同亚型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5周。均未发生压疮、正中神经受损及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Cl型总分(4.1±2.1)分,C2型总分(6.8±1.6)分,C3型总分(14.5±2.7)分。疗效优18例、良45例、可23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70.0%,其中C1型的优良率为84.8%、C2型为78.4%、C3型为30.0%.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1、C2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C3型欠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1例诊断后Pilon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进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均被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为9.2个月。1例后外侧切口部分表皮出现感染和坏死.经过多次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麻痹,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全部患者无内固定失效及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对于后Pilon骨折通过合理的临床评估,经踝关节后外侧的手术切口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7~50岁,中位数33岁。左侧17例,右侧18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踝关节扭伤病史。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按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的影像学分型标准,均为完全撕裂型。病程8个月至6年,中位数1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观察距骨倾斜角变化;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均高于术前[(47.00±4.03)分,(90.27±2.49)分,t=-85.300,P=0.000;(3.93±1.86)分,(6.20±1.13)分,t=-9.472,P=0.001],距骨倾斜角较术前降低(18.07°±2.64°,4.60°±1.10°,t=25.254,P=0.001)。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排斥反应及螺钉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水平、缩小距骨倾斜角,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韧带修复重建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18例单侧新鲜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男8例,女10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42岁;按照Lauge-Hanse分型标准均为旋前-外旋型,2例合并同侧足部骨折。内踝骨折以空心螺钉固定,胫骨下端骨折以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和胫骨远端后结节撕脱骨折以拉力螺钉或钢板固定,韧带损伤以锚钉固定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中位数12周。术后10个月,按照Leeds等制定的疗效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术中固定外踝时内侧断裂韧带嵌顿,后期进行了内侧韧带修复,但未能完全纠正,术后行走时关节疼痛,X线片示踝穴内侧间隙增宽。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韧带修复重建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结合中药薰洗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采用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结合中药薰洗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51岁,中位数29岁;左侧11例,右侧7例。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手术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分别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在末次随访时,依据踝关节AOFAS评分评价疗效(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一般,50分为差)。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中位数2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3.7±0.6)分,末次随访时(1.1±0.6)分。踝关节AOFAS评分,术前(61.6±9.3)分,末次随访时(95.5±6.2)分。疗效评价,本组优15例、良3例。结论: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结合中药薰洗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5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5例患者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骨骺分离)6例,Ⅱ型(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19例,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改良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本组病例25例,随访6-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根据改良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0-2分)11例,良(3-8分)1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是儿童临床上的常见损伤之一,采用手法复位,加以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7月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并对其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90例患者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3.6个月,复位评分优良率81%,功能评分优良率71%。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小夹板外固定对大多数稳定型Colles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Coll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对骨折的复位和功能进行评分。结果:7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时间13.6个月,复位评分优良率77.14%,功能评分优良率72.86%。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大多数稳定型Colles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鲍立峰 《中医正骨》2012,(11):50+53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半腱肌肌腱移植,微创下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使用肌腱挤压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6周,6周后功能锻炼。结果:13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无复发,无踝关节不稳。结论:该法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疗效满意,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药物弹力固定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利合 《中医正骨》2004,16(1):9-10
采用自制踝关节药物弹力固定带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62例,经8~12周,平均9.2周随访,结果治愈156例,好转6例,治愈率96.3%.认为该固定带具有结构简单、疗效确切、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临床相关资料探讨经外科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自2007年9月~2010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临床诊治的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病例进行切开复位,并对骨折部位行内固定,术后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装况进行跟随回访.结果:在跟踪随访6~36个月后,20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切口无一例发生感染,根据X光片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评价治疗效果,符合优级标准的为13例(65%),符合良级标准的为4例(20%),符合中级标准的为3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手术治疗的优良率达到了85%.结论:对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患者的骨折治愈和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鸿雁  高志军  赵金忠 《中医正骨》2014,(4):301-302,6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27例,男23例,女4例。年龄22-47岁,中位数33岁。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膝15例,右膝12例。运动伤17例,车祸伤6例,坠落伤4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后内侧韧带复合体、后外侧韧带复合体同时损伤者7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后外侧韧带复合体同时损伤者13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后内侧韧带复合体同时损伤者7例。合并腘动脉损伤7例,腓总神经损伤5例,半月板损伤9例,颅脑外伤3例,腰椎、跟骨骨折各2例。受伤至韧带重建手术时间28-43 d。随访观察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损伤的韧带均一期修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7个月,中位数22个月。合并的腘动脉和腓总神经损伤均恢复良好,损伤的半月板均在3个月内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轻度受限者5例,内、外侧应力试验均为阴性;KT 2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结果示关节前、后向松弛度〉5 mm者8例;Lysholm评分由术前(31.2±3.5)分提高至(91.0±5.0)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