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不一。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内服及中西药静滴治疗本病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科应用中药川芎嗪治疗突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997~1998年间治疗75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敬佐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61-1161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一种原因不明,发作突然,听力损失严重的耳科疾患。笔者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突聋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本组25例病人全部为门诊患者,均经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确诊。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0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3天,均为单耳发病,听力损失均在70dB以上。取穴:完骨、听会,均为患侧。治法,医者在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用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00号已剪成1cm长的羊肠线浸泡在75%酒精里,用消毒9号腰穿针将针芯抽出2cm将羊肠线装入针内,左手绷紧皮肤,…  相似文献   

4.
眼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郑振  石晶 《中国针灸》2002,22(8):6-14
目的:观察眼针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42例和对照组72例,眼针组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眼针治疗,穴取肝区,肾区,上焦区,对照组只给予西药治疗,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眼针有助于提高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6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更有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22例167耳,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穴注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穴注组采用翳风、风池和听会穴注射ATP、复方丹参和654-2药物的方法;西药组采用疗效肯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前后用电测听检测听力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穴注组85耳,总有效耳数71耳,占83.5%;对照组82耳,总有效耳数58耳,占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作用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途径及疗效分析。方法:将1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单耳发病),按就诊前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当天和治疗后每周做纯音测听检查(听力有变化时随时检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82%,显效率为85.29%;对照组治愈率为30%,显效率为4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常规口服一些血管扩张的药物,除了静脉注射一些低分子的丹参、右旋糖酐以外,还要使用多人的空气加压舱的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电测听进行检查。结果:60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显效15例,痊愈4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待突发性耳聋这种疾病应该得到及时的治疗,这样可以阻止内耳的微循环障碍,以此提高治愈率和改善内耳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总结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针灸和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针灸治疗与西医治疗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方式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通窍活血汤、龙胆泻肝汤、银翘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马玉起 《国医论坛》1993,8(4):24-25
笔者自1983年以来,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突发性耳聋138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不揣浅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存  石景伟 《现代中医》1997,10(3):157-158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1例韩根言王彦军(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济宁272100)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报道自1993年1月~1995年9月之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1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聋西药治疗无效、效果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西药治疗突发性聋无效、效果差患者13例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结论:西药治疗无效、效果差的突发性聋患者经针刺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8%(35/45),对照组为60.5%(26/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62.2(28/45),对照组为27.9%(1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耳科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4/3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伴随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耳聋56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6例 (6 1耳 )分为 5型用中药汤剂治疗 ,对照组 4 2例 (45耳 )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1.96 % ,对照组 71.1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120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微循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患耳声频共振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耳聋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47/6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无创、无毒副作用、老少皆宜。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耳聋为一常见的特殊类型的感觉神经性聋。本病起病急骤,为耳科急症。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葛根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l~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为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约有80%病人的听力可以恢复,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在40岁或40岁以上者占3/4。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突然发现听力减退,耳鸣,少数病人可有轻度眩晕和平衡障碍,极少数病人还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颅神经受累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的中医体质特征,以体质为切入点为突聋的预防、治疗、预后作探索性研究。方法:研究组及对照组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一般情况问卷表》,按照评分标准判断体质类型。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平和质与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的体质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将九种体质类型作为自变量,突聋作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及OR估计值判断,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是与突聋发生呈正相关的中医体质,即是突聋发生的危险因素;平和质是突聋发生的保护因素。(3)病程小于1周的患者,除了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外,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病程介于1~2周和病程大于2周者,除了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外,以气虚质、阳虚质多见。(4)低频下降型的主要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高频下降型的主要体质类型为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平坦型的体质类型分布较为均匀,无明显差异性。全聋型的体质类型较为复杂,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均占较多比例。结论:突聋的中医体质特征:多为偏颇体质。以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为主。突聋的危险体质是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保护体质是平和质。不同的病程及不同听力图类型体质分类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