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艳  吴光龙  赵云会 《中外医疗》2012,31(16):147-147
目的讨论胆道疾病术后"T"管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总结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留置"T"管14~126d,术后"T"管堵塞5例,术后T管脱出2例,"T"管引流不畅造成十二指肠瘘1例,胆漏性腹膜炎1例,拔管后胆漏3例,上述患者再次手术后放置"T"管引流6~8周拔管后痊愈。结论胆道疾病术中"T"管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学军  李巍  杨云鹏  杨曙光  康庆民 《河北医学》2007,13(10):1209-1211
目的:探讨与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4年4月共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4例,均疗效满意。结果:手术时间80~240min,平均120min,一期缝合4例,留置T管20例。术后5~10d拔除腹腔引流管,住院时间6~11d。留置T管者,6周后来院行T管造影,证实无胆漏、胆总管狭窄及残留结石后予以拔除T管。1例术后出现胆漏,早期每日引流胆汁300ml,腹腔引流6d愈合,2例发生剑突下操作孔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同样满意的疗效,术后病人痛苦小,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术后因窦道形成缓慢,T管拔除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病人不很方便。  相似文献   

3.
陶革方  吴海明 《浙江医学》1999,21(11):693-694
T管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后最常用且较安全的引流方法,而拔T管后胆漏是T管引流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三家医院1988年~1997年共行带T管引流的胆道手术2556例,发生拔T管后胆漏所致胆汁性腹膜炎2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9~76岁。原发病除2例为胆道肿瘤外,其余均为胆道结石、感染等良性疾病。全组病例拔T管前常规作T管造影及夹管试验,未见异常。拔管时间为术后14~25d,均于拔管当天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剧痛,经腹穿抽得胆汁样液体而确诊。其中8例经原T管窦道插入导尿管引流行保守治疗治愈,余15例均在发生胆漏后12h内手术探查,行胆道、腹腔引流等处理而治愈 讨论 1.发生原因:拔T管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4.
拔除T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胆道手术患者放置T型管引流的拔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手术时机掌握。总结72例放置T型管引流的胆道手术,其中9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处理得当是非常重要的,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拔除T管仍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可以排净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使胆道内的炎症消退,解除胆道内的阻塞等^[1]。但拔除T管后可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笔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11例拔T管后胆漏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10例首选非手术治疗(其中9例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实施胆道术后T型管的特殊护理,了解对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 对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T管进行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闭管观察,拔管前后的护理及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未发生T管护理并发症,20例胆汁内有泥沙样结石的患者经冲洗后未发生T管阻塞,2例胆汁漏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采取上述诸项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了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对胆道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并发胆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雄根  许立恒 《右江医学》2001,29(4):305-306
国内外学者对胆总管切开探查是否放置T管引流意见不一 ,不少学者主张胆总管一期缝合 ,以避免T管引流的诸多弊端 ;但多数认为T管可引流胆液、降低胆道内压、控制胆管感染 ,有利壶腹部和奥耿氏括约肌水肿消退及胆管愈合 ,防止术后胆漏或胆管狭窄。因而T管引流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成为胆道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然而 ,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处理不当可致胆漏甚至严重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院自 1991年至 2 0 0 0年因T管脱出或常规拔管而发生胆漏 8例 ,就其原因、诊断和防治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选择性放置双肩猪尾巴内支架管(以下简称支架管)及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把支架管通过导丝将其远端置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结果 术后支架管随粪便自行排出,平均排出时间为14(10~18) d,3例术后出现血清淀粉酶短暂性轻微升高.无胆漏、堵管、提前脱管或支架管滞留胆道等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中经导丝向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内放置自行脱落的支架管既方便又安全,是有效的胆道引流的方法.放置支架管,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可减少放置"T"型管引流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镜术中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32例患者均在术中成功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手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无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操作简便、安全,保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成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996— 2 0 0 2年我院共发生肝外胆道术后胆漏 30例 ,现就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4 7.8岁。因胆囊结石开腹行胆囊切除发生胆漏 18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发生胆漏 3例 ,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发生胆漏 8例。胰头癌行胆肠Roux -y吻合 ,发生胆漏 1例。术后出现胆漏的时间 :3d 2 1例 ,8d 5例 ,2 2d 4例。胆汁量 10 0~ 10 0 0ml/d。1.2 治疗方法 确定为胆汁漏后 ,除非有严重的腹膜炎体征 ,或疑有严重的胆…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80年1月至1985年4月,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引流98例,由于放置“T”管而引起并发症者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胆道出血1例。由于AOSC 行急诊胆道减压术,胆总管内积脓,粘膜有小溃疡,取出结石,放置“T”管引流。术后从“T”管内流出血性胆汁,且有小凝血块堵住“T”管,经全身应用抗菌素、止血剂,“T”管冲洗后,于术后第五天出血停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I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2例,其中胆总管I期缝合、免置T管17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置T管引流15例,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术前B超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31例,1例术前B超诊断可疑,行核磁共振水成像确诊胆总管下段结石。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手术中无副损伤,手术后无胆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00±210.0)m in。术中出血量(50±20)mL。术后第1天病人即可进食,2~3 d下床活动,术后5~7 d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后行胆总管I期缝合免置T管,是一疗效好、安全性大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 18 98年 ,Tohns将T管引流应用于胆总管切开术后 ,此术式已成为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方法。T型管引流的作用是引流胆汁、消除胆道感染、预防胆道狭窄、防止胆道切口渗漏以及冲洗胆道的作用。经过临床应用证实效果可靠 ,术后恢复过程更加安全。通过T管所形成的窦道可行胆道镜等治疗 ,并降低了胆道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胆总管切开置T管及T管管理不规范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其发生率为1%~ 1.6% [1] )。T管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中常规步骤 ,但病情及个体差别或术中操作及术后管理不慎可并发胆漏。T管引流引起胆漏的原因可分为术中和术后两…  相似文献   

15.
鼻胆管引流术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作用。术前经内镜置入鼻胆管行胆道引流术,术中经胆道镜检查结石已取净,无胆道狭窄等病变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鼻胆管放置5-7d患者胆汁丢失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免除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拔T管后的胆汁性腹膜炎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方法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脓液及胆总管包虫内囊取出置T管引流16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1例,保守治愈9例,手术治愈1例,经ERCP鼻胆管外引流治愈1例。结论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拔T管时漏道破裂,拔T管时间不必局限于术后12-14d,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5年1月该组肝脏移植32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32例肝脏移植受体中有6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3例术后3d内出现单纯胆漏,给予小号导管置入T管周边引流,均在8d后未见胆漏。1例经影像学诊断肝动脉吻合口狭窄经介入置入支架扩张后,胆道并发症好转,肝功能恢复。1例术后1周出现霉菌感染,给予相应治疗,因出现肝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第3天出现无胆汁,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行T管造影术。发现T管胆管内的上支行成活瓣,随在介入下置入超滑导丝效果欠佳,第2天在超滑导丝的基础上置入4F管,引流通畅,肝功能快速恢复。结论手术技术不佳、移植物冷热缺血的时间不宜过长及胆管的血液供应不良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联合应用胆道造影术和核磁共振胆管成像能了解胆道今新.有助干胆省犊窑与胆漏的论断.及时采用放射介入技术处理胆道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切开后常规置“T”管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防止发生胆汁漏及感染,防止发生胆道狭窄;术后可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是否有残余结石等情况;术后可通过局部窦道处理残余结石等。护理要点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杨义官 《吉林医学》2010,(30):5375-5375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T管拔除的最佳时间和部分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并常规放置T管引流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了解胆道术后T管拔除时间以及T管拔除时间的时机选择对机体影响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5例患者术后常规14d拔管,发生胆漏2例,延长住院17d,平均住院16.30d。5例患者手术后21d拔管,未发生胆漏,平均住院22.14d。6例患者于35d拔管,未出现胆漏,平均住院35.41d。14d和21d拔管患者手术后30d体重增加明显,平均为3.61kg、3.94kg。35d拔管术后30d体重呈负增长,平均为1.92kg。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正常情况下可设定在3周左右。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充分权衡利弊,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