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病情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管注药护理、灌肠护理、支持治疗等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恰当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12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肠梗阻并发率和术后恢复满意度.结果 B组在肠梗阻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肠粘连和术后恢复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不适,减少肠梗阻的发生以及肠梗阻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化疗间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胃癌术后化疗间并发肠梗阻的患者60例行胃管注药、灌肠、支持治疗等护理。结果: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病症均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护理后的总满意度为86.67%。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寻找更好疗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提高胃癌的治愈率.方法 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奥沙利铂化疗组)或顺铂方案(顺铂化疗组)治疗59例胃癌术后Ⅲ期病人,并且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91.53%.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前组89.66%和48.28%;后组88.00%和44.00%.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胃癌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和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按前瞻、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腹腔温热灌注化疗)33例及对照组(静脉化疗)35例,比较两组冶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内复发率、肝转移率、腹腔外器官转移率、3年无瘤生存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反应率、骨髓抑制率、腹腔内复发率、肝转移率低于对照组,而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的腹腔外器官转移率偏高.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内复发、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生存率,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不良反应少,但其控制腹腔外器官转移较静脉化疗差,后期腹腔内形成牯连,减弱了其灌注效果,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2009年4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探查治疗肠梗阻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0~74岁,平均62.5岁.其中阑尾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例,胃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肠癌伴不全性梗阻1例,小肠异物性肠梗阻2例.腹部平片可见数目不等的液平.术前诊断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绝大多数保守治疗。文献报道,具有高渗和良好水溶性的泛影葡胺有助于术后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的缓解、我院对1994年9月至1995年6月间收治的42例采用此法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42例病人年龄17~45岁不等,平均24.8岁。均为腹部手术后出现不全肠梗阻的症状、体征,经腹部X线检查确诊为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对照组病人40例,取自以往住院病人中经粘连松解汤治疗的该病患者。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1.2治疗方法。入院后,在充分胃肠减压和补足液量的基础上,经胃肠减压管…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38例胃癌术后腹腔内化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均于术后顺利完成3个疗程腹腔内温热化疗,未发现肠穿孔、肠梗阻、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生存率92.1%,3年生存率60.5%。结论:腹腔内温热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措施,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胃癌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替代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 ,以辅助解决胃癌病人个体化疗用药问题。②方法 取胃癌病人手术标本的同时抽取其外周血 ,采用噻唑蓝 (MTT)法 ,体外检测 2 7例胃癌病人癌细胞和PBMCs对 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③结果 不同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癌细胞、PBMCs抑制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F =5 .2 8,5 .17,P <0 .0 1) ;但每一种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癌细胞和PBMCs抑制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t =0 .92 44~ 1.6 6 98,P >0 .0 5 ) ;胃癌病人癌细胞抑制率与PBMCs抑制率间呈正相关关系(r=0 .6 978~ 0 .886 4,P <0 .0 1)。④结论 用PBMCs替代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 ,可为胃癌病人个体化疗用药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nm23-H1和Livin表达对铂类化疗晚期胃癌预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nm23-H1和Livin表达对接受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初治胃癌病人57例,采用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进行一线化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组织进行nm23-H1和Livin表达的检测.结果 nm23-H1表达阳性率为54.4%(31/57), 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 Livin表达阳性率为42.1%(24/57), 与细胞分化有关(χ2=9.344,P<0.05),而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P>0.05).nm23-H1表达阳性胃癌病人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显著长于nm23-H1 表达阴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0,P<0.05);而Livin 表达阴性胃癌病人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显著长于Livin 表达阳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m23-H1 表达阳性或Livin 表达阴性的病人具有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0.05).结论 nm23-H1和Livin的表达与术后晚期胃癌病人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有关,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术后晚期胃癌病人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的绝大多数保守治疗有效。文献报道,具有高渗和良好水溶性的泛影葡胺有助于术后粘连世不全小肠梗阻的缓解。为评价其治疗作用,本医院对1994年9月~1995年6月间收治的42例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病人进行了此法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病人,年龄17~45岁.平均24.8岁。均为腹部手术后出现不全肠梗阻的症状、体证,经腹部X线检查确诊。对照组病人40例,取自以往住院病人中经粘连松解汤治疗的该病患者。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1.2治疗方法:入院后…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胃切除术后病人胃容量变小 ,加上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使病人食欲下降 ,进食量减少 ,影响了病人化疗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术后化疗的顺利实施 ,笔者对 6 4例胃癌根治术后行化疗病人 ,加强了营养护理 ,提高了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 ,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 ,减轻了化疗副反应。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5~ 1999年我院共收治 6 4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病人 ,其中男 48例 ,女 16例。均为进展期胃癌 ,术后开始化疗时间为 3~ 4周 ,其中R2 根治术 5 2例 ,R3根治术 10例 ,全…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物团肠梗阻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物团肠梗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被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1991~1999年,我们共收治食物团肠梗阻病人2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病人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6~65岁,平均42岁.原发病:胃癌14例,溃疡病7例;行毕-Ⅰ吻合术13例,毕-Ⅱ吻合术8例;发病距手术时间3~26年,平均15年.21例中,16例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距发病后3~6d,平均4.5d.手术证实均为食物团梗阻,梗阻部位:空肠13例,回肠3例,其中12例取出的梗阻团块中含山楂或柿子果核,4例于术中捏碎梗阻团块并推人结肠术后使出果核.5例术前病因明确,其中1例在非手术治疗6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手术治疗,其余4例非手术治愈,梗阻解除后第2天便出大量果核.非手术治疗的病人,采用胃肠减压管中注入植物油等,使肠道润滑程度增高,或中药大承气汤加减方剂调节肠道功能而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治疗方法。结果: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18例治愈,14例无效;急诊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后2周再次出现炎性性肠梗阻表现,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应明确梗阻性质,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但当有病情变化时,要果断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要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PG)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80例Ⅳ期胃癌病人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XPG C46T及GSTP1 A105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80例病人XPG C46T基因C/C与T/T+C/T及GSTP1 A105G基因A/A与A/G+G/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5.459、5.291,P<0.05).同时携带XPG C46T C/C和GSTP1 A105G A/G+G/G基因型病人化疗敏感性是同时携带XPG C46T C/T+T/T和GSTP1 A105G A/A基因型病人的4.886倍(OR=4.886,P<0.05).结论 XPG C46T、GSTP1 A105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胃癌病人接受以奥沙利铂为主一线化疗药物化疗后的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胃癌术后2~3周行全身化疗.治疗组患者根据胃癌术后恢复状况第1~2天开始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d,90 min/次,连续4 d,术后1个月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术后2年复发率及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患者Ⅰ~Ⅱ度骨髓抑制、Ⅲ~Ⅳ度骨髓抑制、Ⅰ~Ⅱ度恶心呕吐、Ⅲ~Ⅳ度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3例患者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术后1年时失访1例,对照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27.9%(12/43)]较治疗组[7.1%(3/42)]升高、术后3年生存率[37.2%(16/43)]较治疗组[73.8%(31/4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90.7%(39/43)与95.2%(4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明显降低腹腔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仍然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化疗是胃癌整体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显著提高胃癌病人3年和5年存活率,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疗效显著,但术后病人较虚弱,同时给予大量的化疗药物,无疑对病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故提高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已成为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肿瘤内科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胃癌术后化疗病人15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5-Fu对15例进展期胃癌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膈下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化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Ⅲ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Ⅲ期胃癌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每组51例,入院后均经B超和CT检查。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进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CT复查,对比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82.35%,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47.06%,剖腹探查率为17.65%,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92.16%,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70.59%,剖腹探查率为7.84%。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Ⅲ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并确定影响进展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开发并验证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75例进展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影响因素.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