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病人与其他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由于缺乏自知力,不知自己有病,相当多一部分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看医生,更不愿住院治疗,令家属束手无策.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上门护送病人入院成为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一项特殊工作.  相似文献   

2.
浅谈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合康复医疗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一般和专门护理技术,它包括:为维护病残者身体和精神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其它有益活动,为病残者创造条件将功能训练实施于日常生活活动中,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程度,为避免或减少疾病复发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指运用一切可能采取的方法,协助病人尽量纠正其病态的精神活动,最大限度使其适应社会环境恢复精神健康,防止病人孤独、冷漠、衰退和人格改变,基本上能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负担。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配合综合治疗护理,设法使精神病人恢复对社会、国家、家庭的适应能力,现将我们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饮食是人的本能,拒绝进食就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一般来说患有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不能进食,发高烧的病人吃不下饭、昏迷病人不会进食,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对策呢?通过几年临床观察得出如下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4.
张志明 《天津护理》2000,8(1):20-21,28
为提高对老年期精神病人的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老年期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加强民族精神病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提高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003年精神科4个病区住院的民族精神病人,通过医护合作、应用人文知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整体护理的效能,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结果采用NORS量表评估治疗、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这种护理方法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利于病人康复,也促进护士的业务学习。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病人大多都有意识、情感、行为方面的障碍,没有自知力,进行心理护理因此显得比较困难。心理护理的重点是使病人能够配合治疗,减少反抗情绪。应针对不同时期的病人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因时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现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将分期对病人进行分期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精神病病人行为与正常人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掌握好护理病人的方法,才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护理精神病人的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饮食入量可供给肌体各种必要的营养成份和热量,满足肌体营养的需要,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多年来临床工作的实践与同道们共同探讨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1饮食护理在精神科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精神病医院都是封闭式管理。病人无陪护。病人用餐方式基本上采用集体用餐。普通膳食,每日三餐。在医护人员督促下进食,对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来说是可行的,但存在两个弊病:1.1对不同的精神病种,病型各异的精神症状,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伴随躯体疾患,使用同样的量和质的膳食,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不合理的。1.2集体用餐不利于饮食障碍者。在精神病人中,饮食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即有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暴饮暴食或拒食者,又有挑食,厌食者,甚至还有捡拾赃物吞服以及由于药物副反应的发生而导致吞咽困难,或躯体疾患所致食欲下降者。若饮食护理不当,容易引起病人噎食及病人发生衰竭。因此,给予适当的饮食护理对精神病人至关重要。从营养学,卫生学,个人嗜好的角度看,食谱个别化对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利。2个别化饮食护理的种类2.1配餐个别化凡新入院病人,均由医生确定饮食类别,交营养师配餐。住院精神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门家庭护理结合电话随访对出院重性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出院重性精神病人按住院序号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病人出院之日起6个月内除常规出院指导外,还采取上门家庭护理及电话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干预后2组病人康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连续、持久、系统而有效的家庭护理可以促进精神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浅析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护理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地位,注意事项、内容及方法家属如能做到护理恰当,可消除或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住院的病人多是精神、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者,尤其是精神病症状活跃期,护患间的接触很困难,需要耐心接触和心理护理才能获得沟通。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充分尊重病人的前提下,护理过程中有目的、艺术性地通过语言、行为、态度和姿势等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利于疾病的转归和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运用医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指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精神病人思维意识紊乱,行为异常,犯病时常给家庭、社会或他人带来伤害,经急性期治疗缓解后进入康复期,这时病人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住院病人在康复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和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3.
刘佰云 《家庭护士》2009,7(8):742-742
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的特殊护理,精神病人已由住院医疗跨入社会性治疗领域.某些精神病病人虽经过充分的治疗,仍需要在家庭成员的照顾下接受较长期的医疗和护理,即医院与社会、家庭之间,具有统一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网,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消除或避免一切不利因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1例新入院精神病人自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秋华 《华西医学》1995,10(1):36-37
1例新入院精神病人自杀的护理体会吴秋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1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工人。因“被害感、情绪不稳10月,加重伴自杀3天”于93年12月2日12时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入院。入院前10月,患者发现其妻有外遇后出现心情压抑,夫妻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佰云 《全科护理》2009,(8):742-742
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的特殊护理,精神病人已由住院医疗跨人社会性治疗领域。某些精神病病人虽经过充分的治疗,仍需要在家庭成员的照顾下接受较长期的医疗和护理,即医院与社会、家庭之间,具有统一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网,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消除或避免一切不利因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恢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方法:对127例恢复期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恢复期病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担心出院后不适应工作及生活环境,担心疾病复发。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结论:消除社会偏见,争取家庭成员及单位领导的支持,进行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可消除病人负性心理,提高病人自信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在精神科病房,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和躁狂状态。另外还可用于治疗带有情感色彩的冲动行为、攻击行为的其他精神障碍。由于治疗量和中毒量极为接近,易产生锂中毒,为使病人达到应有的疗效,使治疗顺利进行,我科在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住院的60例口服碳酸锂的病人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的共同特点是心理异常,它与心理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就心理因素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临床心理护理,特别在康复时期和缓解期的病人,采取集体和个别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转变以往病态的思维和情感,恢复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
精神病人危险行为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