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俏  梁丹静 《全科护理》2011,(16):1434-1435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滨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应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版)》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7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者占81.10%(145/179)。临床特点:皮疹,持续发热(部分病例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嗜睡、昏迷、肢体抖动,部分患儿伴呼吸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四肢无力;外周血中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心肌酶谱异常,高血糖。经降颅压、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少数病例应用激素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177例,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多为EV71感染,均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及时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甘露醇及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危重症患儿及时行机械通气,积极维护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l型(entemvirns 71,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本院PICU收治的8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起病时间、发热和皮疹出现部位与持续时间、起病至出现神经、呼吸、循环功能受累的时间、病情转归等。结果8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神经系统受累67例,其中46例早期出现脑干脑炎、脑膜脑炎;36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结论 EV71重症主要发生在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病情,肺水肿及肺出血和脑炎及脑干脑炎的护理,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V71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9-05-2010-01收治EV71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及时沟通,消除患儿及家长恐惧心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入院的155例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结果]155例病人住院时间为8.7 d±2.1 d,除2例迅速发展为脑干脑炎致死以外,均转好或痊愈出院。[结论]给予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针对并发症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张海萍 《全科护理》2014,(10):877-878
从临床表现、皮肤、口腔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管理、病情观察、高热、用药、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方面对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使护理人员对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病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CoxA16或EV71病毒致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T细胞各亚群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且EV71组低于CoxA16组;CoxA16和EV71普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型间比较,EV71重度型CD3+、CD4+和CD8+百分率低于CoxA16重度型,两种病毒重度感染型T细胞各亚群分别低于普通型.结论 CoxA16和EV71感染引发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与其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HFMD)是因某些不同血清学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其传染性强,可致爆发性流行.HFMD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发病后临床经过顺利,数日后自愈,不致威胁生命,无后遗症[1-3].  相似文献   

10.
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84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4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精心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84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认为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可促进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8年5~10月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及严格的管理,2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为了避免该病的传播,加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低龄儿童病例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手足口病(HFMD)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EV71和CA16感染情况,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结果收集到1 073例HFMD儿童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和临床资料,EV71男女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6.04%,CA16男女总的阳性检出率为9.04%。结论本次北京地区HFMD疫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EV71和CA16,EV71感染率高于CA16,分析结果可为HFMD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和EV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81年我国发现该病,在今年的5月2日我国卫生部又将该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多发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自限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具有噬神经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文将对EV71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进行讨论,以便更加深入了解EV71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其中EV71不仅引起HFMD,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采集37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包括皮肤黏膜型20例、神经系统损害型17例。以同期2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皮肤黏膜型及神经系统受累型两组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2.18、2.45、2.58、3.29,P均<0.05),而IgM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2.44、2.28,P均<0.05),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F分别=1.38、0.48,P均>0.05)。皮肤黏膜型和神经系统受累型的患儿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5、1.05、0.34,P均>0.05)。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应答存在异常,但与感染后病情轻重及不同临床转归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血清EV71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EV71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常州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272 例手足口病(其中10例重症病例)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其EV71-IgM抗体.结果 272例血清标本中125例检出EV71-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6.0%,10例重症病例均为EV...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年景德镇地区两例临床症状不同的EV71手足口重症病例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2例临床症状不同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aT—PCRl,并将其与GenBank已上传的其他EV71病毒株的VPl区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例临床症状不同的重症病例都由EV71病毒引起,他们都同属于C4a亚型.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们在四个氨基酸的位点上存在变异引起不同临床症状.其中有神经症状的患儿出现第19位丙氨酸由缬氨酸取代(A→V),第106位酪氨酸由苯丙氨酸取代(Y→F);无神经症状的患儿出现第19位丙氨酸由半胱氨酸取代(A→C),第38位精氨酸由谷氨酰胺取代(R→Q),第293位丙氨酸由丝氨酸取代(A→S)。结论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临床症状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无神经系统症状.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不同位点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成为临床症状差异性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 HFMD患儿分为三组:普通型22例,重症型19例,危重型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甲状腺素:T3、T4、TSH、FT3,FT4水平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中 T3、T4、FT4、TSH、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EV71感染 HFMD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