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妇痛宁联合免疫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妇痛宁煎剂联合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 AI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痛宁煎剂灌胃组、LAK细胞注射组、妇痛宁煎剂灌胃联合LAK细胞注射共5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腹腔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清B、P、PRL的水平。结果:3个治疗组腹腔液中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血清IL-1水平均有所降低,且都以联合治疗组数值变化显著;血清E2、P水平妇痛宁组及联合组显著下降,LAK细胞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妇痛宁联合过继免疫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独应用妇痛宁或过继免疫疗法更有效地调节内异症紊乱的免疫机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LAK细胞注射、LHRH-a注射四组。观察异位病灶变化,并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腹腔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水平。结果:LAK细胞治疗组异位内膜萎缩,NK细胞活性提高,IL-6水平与子宫内膜抗体含量下降,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LAK细胞能调整子宫内膜异位症紊乱的免疫机制,提示过继免疫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继免疫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疗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机制。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LAK细胞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四组。观察异位病灶变化,并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gG、IgA、IgM含量;及血清性激素(E2、P、PRL)水平。结果:LAK细胞治疗组异位的内膜萎缩;脾脏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提高;血清IgG、IgA、IgM水平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过继免疫疗法能通过调整内异症紊乱的免疫功能,但不影响其内分泌机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4.
用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妇痛宁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异位内膜包块明显变小、萎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光镜下的异位内膜呈现萎缩相,表面上皮糖原、RNA含量明显减少(P<0.01),碱性磷酸酶(AKP)和非特异性酯酶(NSE)活性有降低越势(P>0.05)。治疗期间大鼠性周期规律,在位内膜无明显变化。提示妇痛宁能抑制异位内膜的代谢活动使其萎缩,其作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妇痛宁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妇痛宁颗粒进行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经过治疗,38例中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痛宁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妇痛宁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 :健康雌性 SD大白鼠 75只 ,体重为2 2 0± 2 0 g,购自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2 试剂与仪器 :全自动酶标仪 ,奥地利产品。CA12 5免疫放射分析试剂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北京佳科生物技术公司。3 药品 :妇痛宁来源于导师韩冰教授的处方。方由丹参、延胡索、薏苡仁等组成。经人鼠剂量换算 ,按比率称取各药 ,水煎 ,过滤 ,浓缩 ,制备成妇痛宁高、中、低剂量 3种药液 (动物日给药量分别为 66g/ kg体重、3 3 g/ kg体重、1 6.5g/ kg体重 ) ,将所得药液置于有色瓶中 ,贮于 4℃冰箱备用。药品购自天津中医学… 相似文献
7.
妇痛宁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妇痛宁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治疗且异位内膜包块明显变小,萎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光镜下的异位内膜呈现萎缩相,表面皮皮糖原,RNA含量明显减少(P〈0.01),碱性磷酸酶(AKP)和非特异性酯酶(NSE)活性有降低趋势(P〉0.05),治疗期间大鼠性周期规律,在位内膜无明显变化,提示妇痛宁能抑制异位内膜的代谢活动使其萎缩,其作用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中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作用途径中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探讨妇痛宁对EMs中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 收集EMs患者的异位病灶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将25×106/mL浓度混合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成模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予无菌生理盐水、低剂量中药、中剂量中药、高剂量中药和孕三烯酮灌胃,3周后处死裸鼠,取病灶,测量病灶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病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病灶中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剂量及高剂量妇痛宁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体积减小、VEGF表达及MVD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 mRNA表达降低,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且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痛宁可影响COX2-PGE2作用途径中与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相关分子的表达,通过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能力而抑制病灶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2006,25(5):378-382
061653 AHSG和IL-6基因多态性与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关性研究;06165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分析;061655 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061656 中期因子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061657 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与盆腔病变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机制。完成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妇痛宁颗粒冲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效学、镇痛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等多角度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IK细胞联合DC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结直肠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5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与DC细胞回输的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CD3+、CD4+、CD8+及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CD3、CD4+及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均明显减低,CD8+明显提高(均P <0.05).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D3、CD4+及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均明显提高,CD8+明显降(均P<0.05).6例(10.34%)患者在细胞皮下回输过程中发生体温升高现象.在一定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培养出纯度较高的DC细胞.随着CIK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不断上升.结论 采用CIK细胞联合DC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结直肠化疗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服用回生口服液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回输治疗后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中晚期食管癌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7例。2组患者均在相同化疗方案(PF)的基础上,对照组全程给予回生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3次;观察组给予同剂量回生口服液联合CIK生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较对照组下降(P0.01),而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及体重增加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与自体CIK细胞回输联合使用能有效增进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 期胃癌术后过继肿瘤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TAK)免疫化疗的远期疗效。 方法 5 7例 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即术后免疫化疗组 (A组 ,n=2 7)及术后单纯化疗组 (B组 ,n=30 ) ;统计比较 2组间1,2 ,3及 5年生存率差异及 T细胞亚群 CD3、CD4 、CD8、CD4 / CD8和 NK的变化。 结果 两组间 1,2 ,3及 5年生存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A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CD3、CD4 、CD8、CD4 / 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B组无差异。 结论 对胃癌术后免疫化疗 ,TAK细胞过继回输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率 ,是胃癌综合治疗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8例确诊为晚期胃癌并采用DC-CIK联合化疗的患者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的2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56+和CD4+/CD8+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 > 0.05),对照组CD3+?CD4+和CD4+/CD8+的比例治疗后明显下降(P < 0.05);联合治疗组的细胞因子IL-12和IFN-γ的水平治疗后有所上升(P < 0.05),治疗组IL-2?IL-12和TNF-α的水平治疗后有所下降(P < 0.05)?联合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8.6%,与对照组(53.6%)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PS评分总提高率为82.14%,与对照组的57.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望成为胃癌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t,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体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13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4等诱导产生DCs,并用自体肿瘤细胞或外源性肿瘤细胞抗原致敏,获得Ag.DCs;悬浮细胞经干扰素-γ,IL2和CD3单克隆抗体(CD3 monoclonal antibody,CD3mAb)等诱导产生CIK细胞,将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采用FCM法检测DCs及CIK细胞表型,一次回输患者。结果130例中晚期肿瘤自体肿瘤免疫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87例,疾病进展(PD)13例,6例晚期肿瘤进展死亡,疾病控制率85.38%。结论DC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实体瘤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趋于年轻化。目前其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对于早期患者具有疗效,但中晚期效果不佳。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以DC和CIK细胞为研究热点。现就DC—CIK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在宫颈癌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