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笔者从1983年以来用疏肝法治疗65例慢性胃炎,取得一定疗效。一般资料 65例患者中,男43例,女22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2岁,以20~40岁居多;病史最长为4年,最短为2月;通过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钡透:慢性浅表性胃炎51例,萎缩性胃炎6例,肥厚性胃炎8例。治疗方法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味组成:柴胡、佛手各10克,枳壳、川芎、陈皮、川楝子各12克,白芍、香附、煅瓦楞子、元胡各15克,乌贼骨20克(先煎),炙甘草6克。水煎早晚温服,每日1剂,20日为1疗程。胃脘部有灼热感者加黄连、知母,胃脘胀满甚者合平胃散,纳呆不食者加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痛连两胁者加郁金、青皮,嗳气甚者  相似文献   

2.
刘海彦 《陕西中医》2011,32(5):528-52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根据症状辨证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中阻型、食滞胃肠型、脾胃气虚型、中焦虚寒型5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等加减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3%。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调节肠胃气机、恢复胃肠运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慢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410126)柳岸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柴胡疏肝散/治疗应用笔者从1989~1993年运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5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  相似文献   

4.
依据脏腑辨证,治疗肝胃失调所致慢性胃炎81例,分为肝郁胃痛及肝气犯胃两型,分别治以疏肝解郁和疏肝理气之法,总有效率91.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冶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91.7%,而对照组仅为23.3%和8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1或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侠 《陕西中医》2006,27(9):1046-1047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0例的疗效。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脘痛即慢性胃炎。结果总有效率为98%。提示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荣康 《陕西中医》1994,15(11):483-483
辨证分为气滞、脾胃虚寒、湿热、胃阴不足4型,采用内服柴胡疏肝汤、附子理中汤、藿朴夏苓汤、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治愈58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8.
经前期紧张症的辨证分型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前期紧张症,是月经前7—15天周期性出现乳房、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胸闷、头晕头痛、面目、四肢浮肿、腹泻、失眠、嗜睡、倦怠无力、腰背沉痛等,月经来潮后即消失。现代医学认为,本症病因尚不清楚,属于祖国医学经行泄泻、行经吐衄、行经浮肿、经行头痛等病范畴。1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肝主疏泄、司血海、情志抑郁则肝气上逆,气随血升则衄血。气郁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玉琴 《陕西中医》1996,17(7):298-298
对10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分为肝胃气滞、湿滞胃脘、脾胃虚寒、阴虚胃热四型,分别采用疏肝和胃、化湿理气、温胃健脾、养阴和胃法治疗,临床治愈率80.4%。四型中以肝胃气滞及湿滞胃脘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是现代医学的命名,与祖国医学的“胁痛”、“黄疸”、“积聚”等病相似。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病毒所致,而祖国医学也认为是邪毒所致。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区,据统计,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大约有一亿七千万人。学龄前儿童和中青年较多,倘若防治不当,病情不断发展,可导致病程转化成为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或肝硬变,甚则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笔者经过数十年的临床治疗实践,治愈乙型肝炎近万例,获得很好疗效。现从祖国医学对肝病的认识、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两个方面作一论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士丛 《国医论坛》2010,25(1):28-28
<正>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该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依据第6版《内科学》,并经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且符合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全部观察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  相似文献   

12.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高脂血症70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应战 《陕西中医》2005,26(7):655-656
目的:观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山楂、陈皮、青皮、郁金、川芎、当归、生首乌、香附、白芍、丹参、虎杖等)治疗高脂血症7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治疗前后血脂有关指标差异明显(P<0.05),其临床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提示:柴胡疏肝散加味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自1984年以来,选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胸痹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男28例,女32例;30~45岁者12例,46~65岁者40例,65岁以上者8例;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12年;其中冠心病51例,心肌炎9例;以心胸满闷,隐痛时作,并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配合西药路优泰治疗梅核气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为 《陕西中医》2005,26(11):1172-117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路优泰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梅核气分为肝郁痰凝型、脾虚痰滞型及心脾两虚型,分别采用柴胡舒肝散合四七汤,四君子汤合越鞠丸、归脾汤合逍遥散三型均配路优泰。结果总有效率为87.5%。提示病机是肝郁、脾虚、痰凝,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及健脾养心安神为主。  相似文献   

15.
李建峰  严育斌 《陕西中医》2010,31(2):197-198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临床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在诊治中应辨证施治和辨病造方,结合现代中药理学研究成果,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魏冬梅 《陕西中医》2014,(9):1201-120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同时设口服芬必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总评分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症状总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疏肝理气、和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新 《陕西中医》1998,19(3):108-108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分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胃络瘀血、脾胃阴虚等7型,采用辨证治疗,总有效率98.6%。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下简称CAG),属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律的疼痛、嗳气、纳差、饭后饱胀感、消瘦、腹泻或便秘等症。近代研究证明,CAG的发生与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因此笔者引入”邪气客胃“这一观点,以阐述CAG的发病与证治。1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病因为感染幽门螺杆菌(简称HP),多为饮食不洁、正气不足(主要指胃气),加之饮食不规律或饥饱失常,或饮食中五味偏胜或感受寒邪、湿邪,致“病邪自口而入”,即概括谓之邪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一种较为顽固难治的疾病,且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30余年来运用中医药对资料完整的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纤维胃镜检查,临床有效率达86.5%。其中18例治疗前后均有病理对照,病理有效率为52%。现将其归纳为以下8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苏文台  孙薇 《陕西中医》2011,32(10):1318-13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对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疾病的疗效影响。方法:两组病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治疗组同时给予辨证调护,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1.4%,HP阴转率为84.5%;对照组有效率为76.9%,HP阴转率为67.3%。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施护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