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来新自陈卓见从《张氏医案》中风门所记载的21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张氏对中风的诊治,首重探求中风的致病因素及病理演变过程。历代中医文献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氏对诸家之说,兼收博采,不择门户,不守一家,而以其渊博的学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立足于整体,论医辨证,取诸家之长而并蓄,融诸说于一炉。他认为,中风一证,虽病源歧端无穷,但归纳越来,不外四端。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脾胃,“中气不足,湿土生痰”,痰湿内蕴,郁久化热,热级“化风中络”,此其一;素禀不足,或久病之后,或高年而“气  相似文献   

2.
彭文德老中医,从事临床与教学四十余载,治疗内科杂病颇具特色。对于中风一病,尤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治疗中风必以治血入手,并据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对中风一病之演变过程,以血逆,血热、血淤、血虚四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血逆——潜降肝阳中风初起,常感头痛头胀,目眩耳鸣,头重脚轻,少寐多梦,指端时有麻木,或突然发生舌强语謇,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甚则呕吐,神识不清,舌质红、脉弦等。证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气血相并,循经络上逆,或由于阳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于巅所致。其治疗,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之“气反  相似文献   

3.
中风一证,列为四大重症之一,历代医家论其机理,仁智之见不一。大致唐宋以前皆从外风立说,认为体虚邪中所致。迨金元诸家,一反古人外风之说。刘河间谓“心火暴甚”,李东垣谓“本气自病”;朱丹溪则谓“湿痰生热”。三家之说各有发挥,亦各有其偏。清代叶天士则倡“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化风,风自内生”,确立内风之说。综观诸家之论,精血耗衰,本气自病是论其本虚,风火痰热,闭窍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张士骧治疗中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美玉  职延广 《中医杂志》1996,37(3):147-148
清代名医张士骧,字伯龙,山东蓬莱人。张氏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非凡的见识,纠正了汉唐以来近两千年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误解,为中医治疗中风病奠定了理论基础。近代名医张山雷先生谓其“既以申明《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真义,复能阐发西学血冲脑经之原由,则新发明之学理,仍与吾邦旧学隐隐合符,惟西人解剖所见,仅能言其已然之病状,而伯龙氏引证古籍,更能推敲其所以然之病源。言明且清,效近  相似文献   

5.
王季儒对辨治中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瑞 《中医杂志》1995,36(10):587-588
吾父王季儒,是天津名医,从医60余载,擅长温病、精于内科。他对中风的治疗,简化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种类型,同时又据其不同脉证,进一步分为虚、实、闭、脱四证,在治疗上用平肝豁痰、通络活血治中经络实证,用补气养血、宣通经络治中经络虚证,以清热镇肝、豁痰开窍治中脏腑之闭,以补气固脱治中脏腑之脱。余随父学习多年,特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通常达变,注重脉理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吾父认为,“中风一病,多系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热极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中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道明  狄政莉 《陕西中医》2001,22(8):457-457
目的 :探索辨证治疗中风的途经。方法 :将中风 5 6例患者按中风辨证法分为瘀血组、肝阳上亢组、痰浊蒙窍组 ,采用中医为主 ,西药为辅治疗中风。结果 :显示治疗前后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差 (P<0 .0 1 )有无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病史长短与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 ,而与功能缺损恢复相关。提示 :控制血压升高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对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不但能抒发己见,而且在选方用药上,又有独到之处,其根据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位虽在脑,但从脏腑辨证来说,与肝、肾、心、脾有关,从病理因  相似文献   

8.
9.
谢焕荣 《陕西中医》1994,15(7):313-314
<正> 谢立业老中医业医数十年,辨治肝胆病善用经方,注重枢机,兼顾整体,屡起沉疴,经多年临床总结,以理气、祛邪、扶正三法错综运用,相辅相成,临床颇能得心应手,兹整理治验如次。 1 湿热胆胀阴竭,益气滋阴收功 湿热阴竭之胆胀往往见于年高之人,由于体虚正衰,复加湿热壅盛,所罹胆胀,多为正虚邪实之证,攻之则正气不支,补之则湿热愈炽。谢老认为存得一分气阴,便有一分生机,非滋阴不足以救欲竭  相似文献   

10.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所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临床表现以卒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征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本病发病率、病残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昌郁  王英丽  刘琦  许洪明 《中医研究》2004,17(5):64-64,F003
通络之法意为疏通经络,是古今临床治病大法之一,在谮对中风病的"络病"治疗中,通络法更显示出了不容置疑的独特疗效.基于当今临床中风病的日趋高发,故在此浅要论述通络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机要点在于“血瘀肝热”,因而采用自拟的具有化瘀通络、清肝和血功效的小中风片处方,治疗中风先兆证301例。与西药对照组101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及实验研究说明,小中风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中风先兆证、防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有效药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补肾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克勤 《中医研究》2007,20(9):25-27
缺血性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中风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为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所以,深入研究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将 1 42例中风病患者辨为肝阳暴张、痰热蒙窍、痰湿风闭、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元气败脱等 7型 ,发病初期西医对症处理 ,恢复期配合针灸、按摩、功能锻炼。结果 :总有效率 95 .7%。提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赵锡武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岚煜  安邦煜 《中医杂志》1994,35(4):206-206
赵锡武老中医是当代著名医学家,对老年病研究造诣很深,有独到见解。现根据其1979年诊余谈话录音关于中风部分摘要整理于下:1 中风的病名就风证而言,其病位在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气通于肝”,所谓中风乃病中于督脉,而不是为风邪所中。2 病机及治则古代医学家所称中风,有中腑中脏,中经中络之说,而中腑多在阳明,中脏多在少阴,少阴指肾而言,肾主骨,骨藏髓,脑为髓  相似文献   

16.
中风急症中医治疗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玉凤 《陕西中医》1997,18(3):121-122
本文分别从首当醒神开窍,上病取下,注要证候演变等三个关键性方面探讨了中风急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并拟定了相应的方药组成。初步探讨了本病的演变治疗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金光 《中医研究》2006,19(10):49-50
中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引起便秘。便秘致腑气不通,浊气不降,气机不畅,对患者各种功能恢复不利,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常见有气虚、阴虚、湿浊等类型。我从临床上根据症候和体质特点,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经验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亦名“卒中” ,现代医学将之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其中 ,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高血压性脑出血 ,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TIA等。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而致的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的一类疾病 ,并被列为中医“四大证”之首 ,故对于本病的防治历来被古今医家所重视 ,而著名老一辈中医学者论治本病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亦各得要妙。1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较多 ,病机复杂多变。任继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详且别有见地 ,以病因有三 ,一为情志失调 (…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中风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红玉 《中医杂志》1996,37(2):96-97
自1992年以来,笔者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108例轻、中度缺血性中风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8例,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6岁;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脑血栓形成91例,脑栓塞5例,腔隙性脑梗塞11例;病程在21天以内者86例,22  相似文献   

20.
冯仓怀 《陕西中医》1990,11(1):10-11
作者收治的67例急性中风患者,其中62例大便秘结,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泻下之剂,对患者神志的复苏,血压的下降、症状的改善等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