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伤后血液高凝状态对肺脏等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5、30分钟、1、3、6小时5个时相点致伤组,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肺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结果兔胸部爆炸伤后5分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0分钟以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3小时后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小时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变,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黏滞性显著增加,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叶皂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缮腺素0.2ml,置冰水中浸泡5 m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同时应用ASS进行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ASS50或100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降低,对红细胞电泳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ASS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此种药理作用对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高黏状态以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选取在我院经多导睡眠图确诊且未经治疗的OSAS患者59例为OSAS组, 30例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hsCRP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hsCRP水平(P<0. 01)、纤维蛋白原(P<0. 01)和血浆黏度(P<0. 01)的水平增高.纤维蛋白原(r=0. 776,P=0. 01)、血浆黏度(r=0. 702,P<0. 01)、hsCRP(r=0. 652,P<0. 05)与呼吸紊乱指数(AHI)之间有相关性.结论:OSAS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升高,且与OSAS严重程度有关.这些改变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时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了1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包括:全血比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b-1/H)、血浆比粘度(ηp)、细胞压积(Ho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ηrel)、血沉方程K值.并与施行上腹部手术的8例青年患者对比.结果发现麻醉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Hct、ηrel、血沉方程K值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看,认为硬膜外阻滞有助于老年患者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氢化考地松对其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治疗及未治疗三组.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组接受氢考治疗.观察三组动物死亡率、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未治疗组死亡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粘因素等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多呈高粘滞状态,其原因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及血小板聚集有关.氢考可降低其血液粘滞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血脂高低与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血脂D—二聚体检测采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普利生LBT—N6K型血液流变仪、血液凝固性检测采用希森美康CA—530型血凝分析仪,红细胞压积检测采用雅培LELL—DYN—32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脂、胆固醇、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D—二聚体检测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现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血液流速、血液黏滞性、血液凝固性与其血脂增高有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1],D—二聚体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其监测的重要性[2]。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血黏度程度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0粒/次,3次/d,连续8周,观察用药前后心肌缺血程度和血黏度的改变。结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1)外,其他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8.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达90.0%。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改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人民军医》2002,45(6):357-358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以及与血液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属于生物医学领域[1] 。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形成了临床血液流变学。做好血液流变学检测 ,对许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液流变学的主要临床测定指标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搏量、外周阻力、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栓形成系数等 1 2项指标。尤其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血液病等 ,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临床有一定诊断价值。1 血液粘度改变与相关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民航飞行人员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筛选较有意义的检测指标.为飞行人员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其与心脑血管疾患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我们对354名现役飞行人员进行血液流变学16项指标的检测.并以201名健康的地面人员作为对照,将检测数据进行多元相关分析、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发现,飞行人员血液流变学的特性改变主要表现在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高、低切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沉、血浆比牯度、纤维蛋白原与地面人员无明显差异。说明飞行人员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于早期预防、治疗导致空中失能的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46例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将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30 min及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0、30 min及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幅度也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不良影响更小,更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冬泳锻炼对中年人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15名长期参加冬泳锻炼的中年人(冬泳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活性,并与11名同龄的、无系统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泳组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与此同时,冬泳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下降,PAI-1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浆t-PA活性和t-PA/PAI-1显著升高。结论:长期冬泳锻炼可以显著改善中年人血液流变学特性。长期冬泳锻炼可能通过提高中年人血浆t-PA活性,降低PAI-1活性,增强机体的纤溶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G_z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10Gz重复暴露(G值增长率1G/s,持续3min,30min后重复暴露,共3次)。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Gz组大鼠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屈服应力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而血浆粕度、红细胞比积、Casson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则无明显改变;在各切变率时,ηb增加值与EAI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10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全血粘度增高主要是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低于对照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期前收缩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6.00%、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接近(P>0.05)。结论 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促进其心律失常症状、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改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检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名患者围麻醉期不同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 (PLT)、血红蛋白(Hb)、凝血和血小板功能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围麻醉期在充分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的基础上 ,根据检测结果有选择性地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止血剂 ,至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凝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但仍在正常低限 ,全部患者无一例因出血和血栓再次手术。结论 手术中应对凝血功能进行适时监测与调控 ,围麻醉期要处理好新肝吻合口局部的高凝与全身低凝的关系 ,预防术后出血、肝动脉和 (或)门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平均海拔2260m)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指标结果比较,旨对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与意义加以探讨。方法:采用LBY-N6B全自动血流变仪,取全血(0.8~1)mL、血浆0.2mL检测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同时检测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等。结果: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的特点表现为血液粘稠、粘滞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动态监测血流变为妊高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童文 《民航医学》1996,6(2):13-14
对73名飞行人员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全血牯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牯度、纤维蛋白原、血沉等六项指标均高于正常飞行人员,提示高血脂可能与血液粘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终末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透析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结果: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低切值(3/s)、高切值(200/s)、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血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1),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与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868,P<0.01).终末肾病患者透析后,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与透析前比明显升高 (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可以改变其全血粘度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雷 《兵团医学》2014,40(2):28-29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流变学、血清尿酸(英简UA)检测对评判糖尿病老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72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脑梗死分成糖尿病组(38例患者)与脑梗死组(34例患者),另选择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老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UA、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黏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又大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UA能够有效预测脑梗死疾病,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重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患者。A组给予全身麻醉处理,B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orter评分及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300 L/s全血粘度、100 L/s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升高,血沉下降,且B组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A组和B组的Porter评分分别为(7. 23±2. 56)分和(5. 98±1. 29)分,明显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术前,且A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重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处理能更好地稳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脑梗死有关,对二者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