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及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明确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α-MNE)是否町减轻复苏后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方法 兰州市兽医研究所提供18只清洁级家兔,体质量2.5~3.5 kg,雌雄不拘,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手术对照组,仪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B组:肾上腺素组,在复苏时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30 μg/ks);C组:α-MNE组,在复苏时使用α-MNE(100 μg/kg).动态观察致颤前15 min、复苏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peak±dp/dt)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变化,在复苏后240 min处死家兔取心肌组织进行光镜检查.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复苏成功后LVEDP明显升高(P<0.01),peak±dp/dt显著F降(P<0.01);C组与同时相B组比较,LVEDP升高幅度明显降低(P<0.05),peak ±dp/dt降低程度显著减轻(P<0.05);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复苏成功后cTnF明显升高(P<0.01),但C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B组(P<0.05).B、C组光镜下均见心肌损伤,但C组心肌损伤较B组轻.结论 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可减轻复苏后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对复苏后心脏具有一定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亚低温联合瑞芬太尼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30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常规复苏组(B组):仅采用常规方法复苏;亚低温复苏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即刻给予亚低温治疗;瑞芬太尼复苏组(D组):自主循环恢复即刻给予瑞芬太尼;亚低温联合瑞芬太尼复苏组(E组):自主循环恢复即刻给予瑞芬太尼及亚低温处理.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peak±dp/dt)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LVEDP和peak±dp/dt在复苏成功后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B组比较,C、D组LVEDP和peak±dp/dt在复苏成功后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组LVEDP和peak±dp/dt在复苏成功后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E组LVEDP升高幅度及peak±dp/dt下降幅度也小于C、D组(P均<0.05);②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血清H-FABP和8-iso-PGF2α浓度明显升高(P均<0.01);与B组比较,C、D、E组血清H-FABP和8-iso-PGF2α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但E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 亚低温及瑞芬太尼干预均可改善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家兔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明确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α-MNE)对复苏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手术对照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B组:肾上腺素组,在复苏时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30 μg/kg);C组:α-MNE组,在复苏时使用α-MNE (100 μg/kg).在致颤前15 mim,复苏后30、60、120、180及240 min采血检测心肌损伤标识物cTnT,复苏后240 min处死家兔取心肌组织进行光镜检查.结果 ①复苏成功后B、C组各时间段cTnT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但C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B组(P<0.05),尤以60 min时最显著(P<0.01);②B、C组光镜下均见心肌损伤,但C组心肌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α-MNE可减少心肺复苏后早期cTnT释放,减轻心肌病理损伤,对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乌司他丁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心肺复苏家兔模型,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S组)、常规复苏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只,S组只行手术操作,不致颤;C组造成心搏骤停并行常规复苏;U组在心搏骤停并复苏成功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Ulilastatin,UTI)2.5万U/kg。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血清心肌酶(CK、CK-MB)的变化,取左心室肌行光、电镜检查。结果与S组比较,C组和U组复苏成功后LVEDP和CK、CK-MB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dp/dt不同程度下降(P<0.01),光、电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U组与同时相C组比较,LVEDP和CK、CK-MB升高幅度减小(P<0.05,P<0.01),±dp/dt下降程度减轻(P<0.05),光、电镜下心肌损害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减轻心肌损伤,对复苏后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亚低温疗法对复苏后家兔心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20只健康家兔在麻醉置管前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复苏组(A组,n=10)与亚低温复苏组(B组,n=10).常温复苏组在常温状态下行标准心肺复苏,整个实验过程中家兔体温维持在正常体温38.3 ~ 39.2℃;亚低温复苏组在常温下行标准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快速诱导亚低温.亚低温诱导采用从家兔耳缘静脉以1.0md/(kg· min)速度泵入4℃生理盐水,同时配合体表降温方法,要求10~ 15 min后降至目标温度(32~34℃).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以及环氧合酶-2(COX-2)质量浓度变化.结果 ①与致颤前相比,两组LVEDP值在复苏后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dp/dtmax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但B组LVEDP升高幅度及±dp/ dtmax下降幅度均小于A组(P<0.05);②与致颤前比较,两组血清H-FABP,8-iso-PGF2a及COX-2值在复苏后各时间点明显上升(P<0.01),但B组H-FABP、8-iso-PGF2a及COX-2值升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家兔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减少自由基生成,以及减少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8-iso-PGF2a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联用选择性α_2-肾七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米伐西醇(mivazerol)和k-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心肺复苏后兔血流动力学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探讨防治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方法 于兰州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室,30只健康清洁家兔随机分为5组:肾上腺索组(E)、血管加压素组(V)、U50488H组(U)、米伐西醇组(M)、米伐两醇+U50488H组(M+U),建立心肺复苏模型(接通50 v交流电胸壁致颤),心肺复苏期间各组动物分别静注上述药物(自主循环恢复标准:恢复室上性心律,MAP≥60 mmHg持续5 min).于诱发室颤前15 min、复苏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不全标志物BNP的浓度.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M+U组复苏后MAP、peak-dp/dt、Peak+dp/dt各时间段值明显高于其余四组,LVEDP 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其余四组(均P<0.05).(2)复苏后,M+U组BNP各时间段浓度明显低于其余四组,与E,v,u组筹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米伐两醇和U50488H可改善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复苏后早期BNP的分泌,改善复苏后心功能小全.  相似文献   

7.
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血浆腺苷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治疗组(B组)和肾上腺素 氨茶碱治疗组(C组)各20只。分别于窒息前、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测定。并测定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及A组血浆腺苷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34)。C组有75%自主循环恢复,30min存活率为70%,B组分别为60%(P=0,501)和55%(P=0,514)。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的LVSP、dp/dtmax、dp/dt/LVSP和-dp/dt/LVSP均明显高于B组(P=0,002~0.042)。两个治疗组血浆腺苷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手术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0~0,029),但两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苏早期应用腺苷受体拮抗剂一氨茶碱提高了复苏成功率,并且改善心脏功能,可作为肾上腺素的增补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窒息性心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心功能不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经夹闭气管8 min建立窒息性心搏骤停-CPR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CPR组窒息致心搏骤停后8 min予胸外按压和机械通气进行复苏;EPO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 min股静脉注射EPO 5 kU/kg;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持续监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于观察终点(ROSC后120 min)处死大鼠,采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CPR组和EPO组ROSC后30、60、90、120 min时LVSP、+dp/dt max和- dp/dt max绝对值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PR组和EPO组ROSC 30 min时LVSP(mm Hg,1 mm Hg=0.133 kPa)、+dp/dt max(mm Hg/s)、- dp/dt max绝对值(mm Hg/s)即明显下降(LVSP:119.52±12.68、134.32±15.78比165.82土7.05; +dp/dt max:4 457.14±826.22、6 019.85±1 192.19比10 325.93±773.09; - dp/dt max:-3 956.04±952.37、-4 957.22±838.60比-8 421.33±886.65,均P<0.01),并持续至ROSC 120 min(LVSP:124.62±8.07、145.61±16.70比162.34±7.63; +dp/dt max:4 977.67±350.40、7 471.62±998.32比9 999.39±727.96;- dp/dt max:-4 145.51±729.77、-5 895.64±787.30比-8 089.75±981.52,均P<0.01);经EPO处理后ROSC各时间点LVSP、+dp/dtmax和- dp/dtmax绝对值均较CPR组显著升高(均P<0.05).CPR组和EPO组ROSC 120 min LVEDP(mm Hg/s)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22.94±3.94、11.18±2.58比2.89±0.70,均P<0.01),EPO组LVEDP则较CPR组明显下降(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CPR组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胞膜完整性丧失、线粒体肿胀,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细胞数(个):314.1±30.7比165.2±45.9,P<0.01];经EPO干预后心肌病理损伤减轻,心肌细胞凋亡较CPR组减少(凋亡细胞数:242.1±20.0比314.1±30.7,P<0.05).CPR组和EPO组ROSC 120 min血清cTnI (μg/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20.70土5.96、16.98±3.81比2.60±0.86,均P<0.01),而CPR组和EPO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EPO可以改善窒息性心搏骤停大鼠CPR后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线粒体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在心肺复苏(CPR)中对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减轻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窒息,5只)、模型组(10只)、肾上腺素组(10只)、胞二磷胆碱组(1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搏骤停(CA)动物模型并进行CPR,各组分别于复苏前5 min和复苏开始时给2次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CPR期间及复苏成功后2h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检测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 胞二磷胆碱组和肾上腺素组ROSC率高于模型组(90%、80%比20%,均P<0.01),平均复苏时间(s)显著短于模型组(53±10、55±9比95±7,均P<0.01);复苏后2h末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R:222.78±41.55、167.75±11.76比131.50±0.70,MAP:36.53±8.69、39.30±6.45比30.19±5.15,均P<0.01).胞二磷胆碱组复苏后心功能[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逐渐平稳并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组虽高于模型组,但下降趋势明显.胞二磷胆碱组Na+-K+-ATP酶(μmol· mg-1· h-1)和SOD活性(U/m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Na+-K+-ATP酶:7.35±0.20比5.11 ±0.69、4.70±0.41,SOD活性:320.65±47.25比225.79±24.64、253.67±12.00,均P<0.01),而MDA含量(mmol/mg)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8.19±1.64比16.59±1.27、14.65±0.93,均P<0.01),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上述各指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胞二磷胆碱可提高CPR成功率,并且与肾上腺素相比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复苏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血红素氧合酶对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表达对复苏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CPR)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假手术组、CPR组、血晶素组(Hemin组)、血晶素+锌原卟啉组(Hemin+ZnPP组),各复苏组又分复苏后6 h及24 h 2个亚组.各实验组记录血流动力学资料;测定血清肌酸肌酶同功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心肌组织匀浆HO-1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各复苏组复苏后平均动脉压(MBP)显著低于复苏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组、Hemin+ZnPP组复苏后各时相点dp/dt40值、-dp/dt值均显著低于复苏前(P<0.05),但Hemin组复苏前后dp/dt40值无显著性变化,-dp/dt值仅复苏后0.5 h和1 h低于复苏前(P<0.05);Hemin组复苏后各时相点dp/dt40值、-dp/dt值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复苏后6h及24 h血清CPK-MB、LDH水平,Hemin组均低于CPR组及Heroin+ZnPP组(P<0.05),但CPR组和Hemin+ZnPP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min组复苏后6 h心肌超微结构完整性明显优于CPR组及Hemin+ZnPP组.复苏后6 h及24 h心肌组织匀浆HO-1水平,Hemin组均高于CPR组及Hemin+ZnPP组(均P<0.05),但CPR组和Hemin+ZnPP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HO-1表达可有效改善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减轻心肌损伤,保存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心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治疗组(B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C组),各20只。分别于窒息前、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测定,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比较自主循环恢复时间,C组明显少于B组(P<0.05)。C组中有75%自主循环恢复,30min存活率为70%,B组分别为60%(P>0.05)和55%(P>0.05)。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的LVSP、dp/dtmax、经LVSP校正后的dp/dt和-dp/dt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C组复苏后心肌超微结构略有部分改变,线粒体轻度肿胀及少量空泡形成。B组复苏后心肌细胞部分损害,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明显肿胀及空泡化,损害程度比C组严重。结论在复苏早期应用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提高了复苏成功率,并且改善了心脏功能,减少了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因此,氨茶碱可作为肾上腺素的增补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轻度低温干预对心室纤颤(室颤)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心脏功能、心肌结构和48 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采用心外膜电刺激致颤4 min行心肺复苏(CPR)复制动物CPR模型,ROSC后即分别给予常温[(39.0±0.5)℃,n=10]和低温[(33.5±0.5)℃,n=10]处理;同时设常温(n=8)和低温(n=8)对照.各组均监测4h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48 h存活情况;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测定左室心尖组织ATP、ADP、AMP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计算心肌能荷(EC).结果 ①血流动力学:低温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比较,心率(HR)、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在基线后各时间段均有下降;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和平均动脉压(MAP)在0.5h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时段均无差异;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和股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各时间段均无显著差异.②复苏后低温组与复苏后常温组比较,HR(次/min)和-dp/dt max(mm Hg/s)在ROSC后0.5、1、2、3、4h均有下降(HR:216.5±33.3比292.9±38.4,218.2±28.0比294.3±37.0,227.5±25.4比291.4±25.3,232.4±27.4比278.1±30.8,230.6±22.0比285.1±38.2;-dp/dt max:1 847.1±241.2比2 383.3±470.9,1 860.7±167.8比2 154.6±319.5,1 822.3±389.7比2 239.7±379.0,1 950.6±412.9比2 229.6±392.4,1 875.7±555.6比2 396.7±420.1,均P<0.05); LVEDP、+dp/dt max、LVESP、股动脉血压(SBP、DBP、MAP)在ROSC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③复苏后低温组48h心肌组织形态损害较复苏后常温组轻.④复苏后低温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低于复苏后常温组(26.39%比42.02%,P<0.05).⑤能量检测:复苏后低温组ATP含量(μmol/g)高于复苏后常温组(0.97±0.26比0.65±0.16,P<0.05).复苏后常温组EC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和低温对照组[(0.33±0.13)%比(0.52±0.12)%、(0.55±0.06)%,均P<0.05],而复苏后低温组EC[(0.41±0.12)%]与两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⑥复苏后低温组48 h存活率高于复苏后常温组(100%比60%,P=0.043).结论 室颤兔ROSC后存在心肌结构损害和心功能下降;轻度低温干预可降低48 h死亡率,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复苏后心肌细胞进一步的损害和凋亡有关;轻度低温对心功能无明显直接抑制,也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对心肺复苏过程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心外膜致颤法制备家兔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四组,动态监测平均动脉压、右房压、股动脉压、左室最大变化速率,并计算冠脉灌注压。结果:心肺复苏中家兔心功能呈现显著的、进行性减退,以应用肾上腺素尤为明显。胸外按压2-4分钟,氨基胍加肾上腺素组提高平均动脉压、冠脉灌注压、左室最大变化速率等心功能指标的作用强于氨基胍组(p〈0.05)及空白对照组(p〈0.01),与肾上腺素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基胍可提高平均动脉压、冠脉灌注压、左室最大变化速率,改善心功能,预防复苏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大鼠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旨在探寻心肺复苏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盲法将4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和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组(联用组),每组15只.实验采用经食道心脏起搏诱发心室纤颤或心室静止,使用电动机械胸外按压机进行胸外按压.盲法给药,肾上腺素剂量200 μg/kg,山莨菪碱为10 mg/kg,对比各组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联用组ROSC率(93.3%比46.7%)、复苏成功率(80.0%比33.3%)及3 h存活率(83.3%比20.O%)均高于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仅1只大鼠ROSC.ROSC即刻肾上腺素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联用组(P<0.05);ROSC后两组MAP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自5 min开始,肾上腺素组MAP明显低于联用组,至ROSC后30 min,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肾上腺素合用山莨菪碱可以提高心搏骤停ROSC率和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干细胞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AMD3100对复苏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窒息法心肺复苏动物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复苏组、G—CSF组、AMD3100+G—CSF组和假手术组。观察恢复自主循环(ROSC)大鼠的复苏后生存率,复苏后3d与6d取材,通过CK—MB、dp/dt40与-dp/dt40测定评估心功能,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SDF一1蛋白的表达。结果:G—CSF组与单纯复苏组大鼠在复苏后24h、3d、6d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复苏后3d,AMD3100+G—CSF组、G—CSF组及单纯复苏组大鼠的血清CK—MB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dp/dt40与-dp/dt40则均低于假手术组,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复苏后6d时,各组CK—MB,ap/dt40与-dp/dt4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G—CSF组、单纯复苏组大鼠心肌组织SDF-1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干细胞自体动员未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后ROSC大鼠的存活率,对复苏后大鼠的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亚低温治疗及诱导时机对复苏后家兔心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1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常温复苏组(A组)、自主循环恢复后亚低温复苏组(B组)、心脏骤停后亚低温复苏组(C组).A组家兔体温维持在38.3~39.6℃之间,B、C两组从家兔耳缘静脉以1.0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在心肺复苏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复苏的影响.方法兰州大学机能实验室,40只家兔建立心脏骤停模型,5 min后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按压1 min后随机分为4组(n=10):AG组(20 mg/kg)、L-NAME组(25 mg/kg)、肾上腺素(0.02 m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按压5 min后给与电除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内压变化至自主循环恢复后4 h.分别于基础、胸外按压1 min、自主循环恢复后15,30,60,120 min采血检测血一氧化氮含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胸外按压期间,冠脉灌注压均值AG组(40±10)mmHg高于L-NAME组[(33±8)nmaHg,P=0.001]且均高于对照组[(20±5)mmHg,P=0.000];AG组左室+dp/dtmax、-dp/dmax均值[(3201±604),(3480±490)mmHg/s/s]高于L-NAME组[(2417±348),(2303±352)mmHg/s,P=0.000].自主循环恢复后,AG组平均动脉压均值(79±8)mmHg与L-NAME组[(70±7)mmHg,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58±8)mmHg,P=0.000、0.015];对照组与肾上腺素组+dp/dmax、-dp/dtmax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AG组与L-NAME组保持在基础水平,且AG组[(4783±912),(4409±827)mmHg/g]高于L-NAME组[(3554±847),(3398±764)mmHg/s,P=0.001、0.023].结论 AG、L-NAME能增加心肺复苏期间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防止复苏后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且AG明显优于L-NAM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亚低温对室颤复苏后犬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12头比格犬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n=6):常温复苏组(37.0±0.2)℃和亚低温组(34.0±0.2)℃,通过快速电刺激诱导室颤,7 min后行心肺复苏,动态观察比较两组犬的心率、左心室收缩力指数、室性心律失常、除颤能量、肾上腺素用量及复苏后1周心超变化.结果 ①与室颤前比较,两组犬左心室收缩力指数在复苏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但亚低温组下降幅度小于常温组,且心率低于常温组(141±19)次/minvs.(163±31)次/min,P<0.05.②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犬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但是除颤次数、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复苏后1周,两组犬的心超结果显示,心脏结构及射血分数均恢复正常.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改善心脏骤停复苏后心肌收缩力,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提示,亚低温对复苏后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猪心肺复苏成功后,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高血压性灌注,研究其埘血清TNF-α和IL-6、肺组织Na~+-K~+-ATP酶以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10只家猪窒颤4 min,给予标准心肺复苏,复苏成功后分两绀:(1)高血压组(n=5)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室颤前血压的130%4 h;(2)正常血压组(n=5)给予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平均动脉压为室颤前水平4h.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在室颤前、复苏成功后10 min,2 h,4 h取血,检测血清TNF-α和IL-6;复苏成功后24 h取肺组织,检测Na~+-K~+-ATP酶,并行普通病理和超微结构检测.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除影响血压和心率外,对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能够减少TNF-α和IL-6的释放(P<0.01),增强肺泡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压性灌注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肺泡细胞ATP酶的活性,对肺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负荷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探讨中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CAA)、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XFK),每组20只.复制压力负荷型CHF大鼠模型,分别于药物干预6周、10周时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心肌细胞GLUT4蛋白表达.结果 制模6周、10周时CAA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显著下降(P均<0.01);XFK组大鼠心功能各项指标较CAA组明显改善(P均<0.01);10周时LVEDP、LVMI下降及+dp/dt max升高较6周时更为显著(P<0.05或P<0.01),而-dp/dt max则无明显变化.CAA组6周与10周时GLUT4较SH组显著下降;XFK组较CAA组显著升高(P均<0.01),且10周时GLUT4蛋白表达较6周时明显升高(P<0.01).结论 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作用的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负荷型CHF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GLUT4表达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