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屡皆是,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本文从以下十方面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傅国平 《重庆医学》2013,(26):3174-3177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迅速增加,使其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成为临床处理的难题,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细菌疫苗能提高易感人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病原菌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所以,开发相关细菌疫苗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实践证明,细菌疫苗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对预防细菌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医学水平也逐渐提高。多种检测手段的应用,使过去许多不能诊断的疾病有了明确的诊断,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方便。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滥用高级仪器诊断普通疾病及滥用药物的一面,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滥用药物的后果,使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某权威人士指出:十年前能够治疗的疾病,现在正在造成全世界数以千计的人死去。病种的多样化,病变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表现及药物的滥用,同样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人在学习参考资料及临床工作实践中发现,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区别…  相似文献   

4.
抗酸剂应用广泛,品种繁多,并且新药不断涌现,临床医生难以完全熟悉,以致存在着使用不当和滥用倾向。本文从合理用药角度,对其应用的基本原则、适应证、药物选择、抑酸程度以及服药时间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屡皆是,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始终困扰着检验工作者,有时甚至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屡皆是,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始终困扰着检验工作者,有时甚至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命质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滥用药物的直接和间接、近期和远期的危害,通过论证得出了滥用药物必将引起人类生命质量退化的结论.以期从一个新的认识度唤起人们对滥用药物问题的重视、并由此引出了一些对医学目的以及滥用药物控制措施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欧霞 《医学综述》2012,18(17):2844-2846
治疗性疫苗主要是通过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一些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的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它不仅具有传统疫苗的一般功能,而且能够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因此治疗性疫苗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临床数据表明治疗性疫苗在肿瘤、高血压和乙型肝炎等慢性复发性感染等疾病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现从治疗性疫苗的概念以及与传统疫苗的比较、作用机制、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新编药物学》自1951年出版以来,至今已修订9版发行共30余万册。该书第9版补充了大量新药,增添了酶类、放射病治疗药等5类新药,删去了一些陈旧及不常用的药物,并对四分之三的内容作了改写、充实和调整。全书收载的常用药物及制剂近千种,不但对常用于治疗的药物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而且对常用的避孕药、解毒药、除昆虫及毒鼠药、骨折固定及脱毛药、诊断用药及疫苗、抗毒素、组织疗法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等也均有介绍,并收载了不少有肯定临床疗效的中药及其制剂。在合理用药方面,不但于各章节内有指导性的叙述,而且另写了“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一节,阐述了常见的药物毒性、过敏反应、耐药性、瘾癖,以及滥用抗菌素、补药与联合用药的危害,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原则。对新药介绍也十分慎重,在序言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等.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必须合理应用.为此笔者抽取了部分住院病例作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其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失败等。而且近年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性用药有范嗣扩大化的趋势,不论手术的大小、部位、切口的类型等,均普遍使用抗菌药,且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贵。足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射于预防术后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存在许多误区,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儿科临床中,由于儿童期的特殊性,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从严格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避免对肝肾的损害、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严格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剂型、按疗程用药等8个方面论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感染菌群的变迁,免疫功能障碍病人的增多,社会的老龄化,器官移植以及诊治技术的提高和改进,使感染性疾病变得复杂和难治,细菌耐药已成为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给临床医生治疗重危病人感染带来许多棘手难题。另外,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及不合理滥用,使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谈及不良反应的含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三致作用、后遗反应等。  相似文献   

14.
傅艳环 《医学综述》2006,12(14):889-891
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等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本文就临床如何依据药代动力学特点,根据病原学检查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如何合理给药,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的产生是人类医学治疗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抗菌药物也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和重要的一类常用药物.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研究开发,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药物出现在临床治疗上,而这也就导致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滥用、不规范、不合理使用现象.本文就我国当前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做出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存在不同程度的滥用抗生素情况,使得细菌的耐药性逐渐上升,如近几年研究较多的MRSA、ESBLs菌等,这给临床的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本地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的分布及特点,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本课题小组分析了近2年来临床送检标本的培养以及药敏结果,现将有关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滥用抗菌药物是全球性各级医院的公共卫生问题.抗菌药物能治愈和控制许多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抗菌药物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也起着积极作用,甚至使外科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也是普遍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甚至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危机[1] .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阻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是每位医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该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Apgar评分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临床状况的方法,然而它的滥用或误用,导致了对新生儿窒息的错误诊断,从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为此,有必要对其认真评价,以便将Apgar评分置于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张晓玲  刘爱玲 《新疆医学》2013,43(10):144-145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推出,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日趋突出。抗菌药物在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一系列伤害,如大量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长期使用,导致患者耐药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不少医师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缺乏认识,以致造成患者耐药菌产生、不良反应增多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使患者治疗期延长。这些都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红  高全杰 《重庆医学》2008,37(22):2546-2547
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多,滥用药物屡见不鲜,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亦随之增多.现将本科收治的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报道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