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深血管及穿血管股骨膜(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骨骨折、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血管穿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及骨膜支。结果:股深血管主干经大收肌和短收肌之间,贴股骨后内侧下降直达大收肌止端深面,沿途分出3~4支穿动脉,起始点距小转子尖下依次为4.5±1.3cm、9.3±2.6cm、14.3±3.1cm和16.0±1.5cm,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2.2±0.5mm和1.3±0.2mm。各穿支分出1~3支外径1.0mm左右的肌骨膜支,分布股骨体粗线及粗线两侧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股深血管及其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骨膜(骨)瓣修复股骨各段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对股骨头不同病变的治疗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3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过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测量了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起始,走行位置和分支,观测了供应股骨大转子前外侧血供的来源,可切取大转子骨瓣3.5cm×2.0cm×4.0cm。并设计了带该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不同病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从1991年1月以来,临床应用27例经1年5个月至3年6个月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法的作用是增加股骨头的血运,还能重建股骨头和修复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跟腱缺损修复新术式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段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跟外侧动脉恒定发3.7(2~5)支外径为0.5±0.2mm骨肌腱支,腓动脉穿支降支发2.7(2~4)支外径为0.5±0.2mm肌腱支,分别自腱前、后缘进入腱周组织,营养腱足外侧段;外踝上段肌腱血供自外踝尖上8.2±1.8cm,由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支营养,外径0.9±0.2mm、长度2.7±0.9cm。结论: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临床成功应用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带血供胫骨下段外侧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表明,胫前动脉踝上支是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供的主要血管,于踝间连线上方(3.1±0.8)cm始于胫前动脉,紧贴骨面前行至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沿胫骨前缘上行,达踝间连线上(6.3±1.3)cm处与胫前动脉肌骨膜支吻合;降支下行与内踝前动脉吻合。踝上支长(2.2±0.7)cm,外径(1.1±0.2)mm,伴行静脉两条。以踝上支或踝上支与肌骨膜支的吻合关系,可在胫骨下段外侧设计8cm~10cm×4cm~5cm骨膜瓣,为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骨)瓣供区。  相似文献   

5.
带肋间神经外侧前支脐旁感觉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形成带感觉神经的脐旁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测了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与腹壁下血管形态、分支及分布规律。结果腹壁下动脉起点外径为(2.3±0.3)mm,伴行静脉(3.6±0.4)mm。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在腋前线前后1~2cm相应肋间穿出,神经在锁骨中线附近浅出皮下。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浅出皮下在脐上0~7cm范围内,恰好支配脐旁皮瓣设计的范围。结论可设计以腹壁下血管带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的脐旁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6.
颈横血管肩胛冈支骨瓣移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下颌骨缺损提供带血管蒂骨瓣移位修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血管及其肩胛冈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长(4.7±0.1)cm,起始外径(4.0±0.1)mm;背段,长(5.88±0.63)cm,起始外径(3.30±0.35)mm。颈横动脉肩胛冈支86.7%起于颈横动脉浅支,13.3%起自颈横动脉,干长(4.97±1.68)cm,起始外径(2.08±0.27)mm。肩胛冈支恒定地向肩胛冈发出4~8支骨膜支营养肩胛冈。结论颈横血管肩胛冈支是肩胛冈区的主要血供来源之一,以其为蒂的肩胛冈骨瓣可以颈横血管背段起始处为旋转点向下颌区移位,血管蒂平均长约10.85cm,可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有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尺神经主干的血供进行解剖研究,以提供临床作吻合血管的尺神经移植时参考。方法:在2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外部血供情况。另用墨汁灌注一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对尺神经内部微血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2.3支,走行度5.1mm,起始处外径0.5入神经处外径0.3mm。前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6.5支,走行长度7.0mm,起始处外径0.4mm,入神经处外径0.2m  相似文献   

8.
11肋间胸膜外切取带血管肾上腺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活体肾上腺血管的应用解剖,切取带一定长度血管的完整肾上腺供移植,采用11肋间胸膜外进路对8例12侧肾上腺疾病进行手术,用游标卡尺测量切取标本的血管长度和外径。结果表明:仔细分离肾上腺周围脂肪,保留肾上腺表面少量脂肪组织并避免直接牵拉,可切取完整的带血管肾上腺。左膈下动脉长100~300mm,外径25~3.1mm,肾上腺中动脉长50~75mm,外径10~1.5mm;肾上腺下动脉长100~150mm,外径10~2.0mm;肾上腺中心静脉长200~300mm,外径30~4.0mm。右肾上腺动脉与左侧基本一致,中心静脉长10~4.0mm。认为通过11肋间胸膜外切口能够在活体切取供吻合的肾上腺血管和完整肾上腺。  相似文献   

9.
以腓动脉肌皮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外侧皮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0年2月至1992年2月,我院应用以腓动脉肌皮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8例,7例皮瓣全部成活,玉例部分坏死,疗效满意。此皮瓣的血供可来自起于脓动脉的比目鱼肌肌支、屈拇长肌肌支和直接皮支,三者动脉口径、血管蒂长度、供皮范围不一。比目鱼肌肌支动脉口径为0.6~1.2mm,血管蒂长达6~8.5cm,供皮范围可自小腿外侧上1/3至下1/3,故为首选。取度面积以15cm×10cm为宜。和传统小腿外侧皮瓣相比,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对下肢血供损伤小,不影响屈拇长肌阻力等优点,最适合修复手背、掌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0.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陈德松1陈德荣2蔡佩琴1顾玉东1李建伟31994年4月~1996年2月,我们收治了7例下肢麻痛患者,经反复检查,发现大腿外侧上方针刺感觉显著减退,髂前上棘下方1.5cm~3.0cm处叩之发麻,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均经局...  相似文献   

11.
掌背动脉蒂逆行掌骨瓣移位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以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掌骨瓣移位,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革侧总动脉有恒定的吻合支.并发出1~3条小分支至2~5掌骨基底部.临床应用掌背动脉蒂逆行掌骨瓣移位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6例,掌骨瓣最大1.2cm×0.5cm×0.5cm,最小0.7cm×0.5cm×0.5cm。指骨均在2.5~3个月内骨性愈合,经术后8~10个月随访,按TAM标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0%.本术式提供有血运的活骨,加速骨折愈合,为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提供了一个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解剖学研究神经基础研究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尺神经主干的血供进行解剖学研究,以提供临床作吻合血管的尺神经移植时参考。方法:在2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外部血供情况。另用墨汁灌注一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对尺神经内部微血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2.3支,走行长度5.1mm,起始处外径0.5mm,入神经处外径0.3mm。前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6.5支,走行长度7.0mm,起始处外径0.4mm,入神经处外径0.2mm。结论:尺神经外部血供来源分为伴行型和直入型。临床应用时应切取营养血管的来源动脉,即与神经伴行的知名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临床应用5例9指。阔筋膜瓣的面积最大为6cm×9cm,最小为2.5cm×7.0cm。结果移植的阔筋膜瓣全部成活,植于其上的中厚皮片除2例有小块坏死外,其余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年,除1指的近节指间关节、1指的掌指关节屈曲受限外,其余手指伸屈活动正常,效果满意。结论该筋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供血来源,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切取容易。移植后的筋膜皮瓣较薄,适于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在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过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膝降血管的起始、走行位置、分支和分布。膝降动脉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方11.5±1.6cm处起于股动脉,外经2.3±0.4mm。膝降动脉关节支或直接发自股动脉的关节支是股骨内侧髁前内侧面3cm×6cm区域的主要供血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膝降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用以移位修复股骨中下段骨不连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上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锁骨上皮瓣是修复面颈部缺损的较理想供区。在30例成人标本上,对锁骨上皮瓣血管进行了巨微解剖观测。该皮瓣的血供主要是颈横动脉或其浅支发出颈皮支(共83.3%),少数来自肩胛上动脉或其浅支发出的颈皮支,回流静脉主要是颈外静脉。皮瓣的血管蒂如带上起源动脉,则长4.0cm,外径2.2mm,皮支分布面积8cm×10cm,可作为游离或带血管蒂皮瓣。此皮瓣还可带锁骨上中间神经作成游离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16.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为肱动脉末端和桡动脉起始部的肌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mm、1.1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9cm、1.4cm;远侧主要为桡动脉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0.8cm;此外,桡动脉的茎突返支及掌浅支的皮支营养其远端。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带膝上外侧动脉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的结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和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该皮瓣以膝上外侧动脉为蒂,通过膝上外则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之间的吻合支营养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丰富。皮瓣大小12~15cm×3~7cm,供区均原位缝合,结果: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4例,小腿淋巴水肿桥接淋巴通道1例,皮瓣均成活。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作者认为该皮瓣是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旋前方肌桡骨瓣治疗陈旧腕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6~1992年采用旋前方肌桡骨瓣治疗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6例,其中舟骨近端骨折4例,腰部骨折12例。取掌侧入路,于桡骨远端桡侧旋前方肌附着部凿取2.0cm×1.5cm×1.5cm带旋前方肌蒂的骨块,经修整后移植于骨折断端骨槽内,以两枚1.2mm克氏针固定,全部病人骨折愈合良好,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除1例合并腕部骨质疏松外,无其它合并症。  相似文献   

19.
胸大肌锁骨部蒂半片锁骨瓣修复锁骨肩峰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灰锁骨肩峰端骨不连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了胸大肌锁骨瓣的形态,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 锁骨部长度为12.8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三角肌支,其外径1.9mm,长度为4.7cm,进入三角肌前,发生1 ̄3支,外径0.5 ̄0.8mm的肌支进入锁骨部,肌支在肌内沿肌束走行和分支,并向上参与锁骨骨膜血管的形成。结论 可设计以胸大肌锁骨部为蒂半片锁骨瓣转位修复锁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蒂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推广带血管蒂的颏下皮瓣在面部和口腔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应用。方法:在30侧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颏下皮瓣的血供及神经支配。结果:颏下动脉距颈外动脉起点5.7±0.6cm处起自面动脉,起始处外径为1.6±0.4mm,蒂长5.6±0.5cm,该瓣的感觉神经为颈皮神经,皮瓣宽度最大可达7cm×12cm。结论:此瓣具有颜色与面部一致,可设计为多种复合瓣,其旋转弧度大,可到达除少部额区以外的整个面部和口腔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