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体金线蛭室内产茧、孵化及仔蛭饥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宽体金线蛭室内网箱湿土养殖新模式,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规模化繁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外采捕的具有生殖环带的宽体金线蛭为试验材料,在室内采用网箱湿土法养殖,进行宽体金线蛭产茧、卵茧孵化及仔蛭饥饿试验研究。结果:亲蛭采用网箱湿土法养殖17d,其平均成活率为90%;产茧前具有生殖环带(土黄色),产茧后生殖环带消失;亲蛭产卵茧后平均体重下降率达(29.94±0.01)%;产卵茧期间共收获卵茧79枚,平均产茧量为1.8枚/条,卯茧平均重量为(0.50±0.21)g/枚,平均长径和短径分别为(1.75±0.31)cm/枚和(1.10±0.18)cm/枚;卵茧在室温下(14—33℃)孵育34d,共孵出仔蛭865条,每枚卵茧孵出(11.4±2.0)条仔蛭,卵茧孵化率达92.57%。初孵仔蛭平均个体体重为(0.0205±0.0084)g。饥饿试验表明,在140d时,对照组存活11条水蛭,成活率仅22%,其平均个体体重为(0.1084±0.0877)g,仔蛭个体体重有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趋势;饥饿组仔蛭在140d时全部死亡。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采用网箱湿土养殖法,宽体金线蛭可在室内产茧,卵茧集中孵育及亲蛭和仔蛭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2.
程剑  郭坤  罗鸣钟 《中药材》2022,(5):1047-1050
目的:探明不同基质和亲本密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促进宽体金线蛭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5种基质处理组:土壤组(A)、稻草组(B)、牛粪组(C)、土壤与稻草混合组(体积1∶1,D)、土壤与牛粪混合组(体积1∶1,E)和6个亲本密度处理组:30、60、90、120、150、180尾/m^(2),经过25 d的繁殖以及15 d的卵茧孵化后,观察其亲本存活率、产茧率、卵茧规格、卵茧的孵化率和孵化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基质对宽体金线蛭亲本存活率、产茧率、卵茧的孵化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卵茧规格和卵茧的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基质D组亲本存活率(100.00%)和产茧率(3.70枚/尾)最高,基质B组卵茧的孵化量(32.2尾)最高。不同亲本密度对宽体金线蛭亲本存活率、产茧率有显著性影响,但对卵茧规格无显著性影响,其中,亲本密度30、60尾/m^(2)时,亲本存活率、产茧率最高(P<0.05)。结论:土壤与稻草(体积1∶1)混合基质是宽体金线蛭最适合的繁殖基质,稻草是其卵茧最适合的孵化基质。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宽体金线蛭亲本放养密度应以60尾/m^(2)较为适宜其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9,(4)
目的:研究宽体金线蛭在土质和水质环境下越冬情况,为宽体金线蛭成蛭越冬提供方案,促进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持续发展。方法:将收集的野生宽体金线蛭成蛭分成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每组设三个平行试验,统计越冬成活率及越冬产茧率,比较越冬蛭子代生长差异。结果: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越冬繁殖成活率分别为69.45%和78.73%,相对产茧率分别为11.37%和12.94%,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产茧后亲蛭平均体重分别为6.46 g/尾和8.79 g/尾,0.5 kg蛭茧分别有593枚和518枚,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带土越冬组宽体金线蛭子代生长速度快,与带水越冬组子代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宽体金线蛭在土质和水质环境下均能安全越冬,越冬后亲蛭均能正常繁殖,带土越冬宽体金线蛭子代生长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科学的宽体金线蛭种蛭筛选原则,并对产茧后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从微山湖地区采集野生宽体金线蛭1193条,对体质量和生殖环带发育等群体特征进行考察。将种蛭分为10、15、20 g 3个试验组,建立卵茧成熟度观察方法以判断适宜的挖茧时机,通过产茧数、茧体积、出苗数等指标考察体质量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依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产茧后水蛭药材的性状和抗凝血酶活性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微山湖地区宽体金线蛭野生种群的体质量普遍较小,15 g及以上的种蛭仅占样本群体的19.53%;宽体金线蛭的繁殖性能随种蛭体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0 g试验组的产茧数(5.9个)和出苗数(37.3条)分别是10 g试验组的1.59倍和1.45倍。产茧后种蛭的死亡率和体质量损失率可高达37%和59%,药材厚度仅为产茧前的49%~72%,腥味散失严重、脆度下降,但产茧前后抗凝血酶活性变化不大,均为3~5 U·g~(-1)。结论:微山湖地区野生宽体金线蛭的种群有退化趋势,建议使用15 g及以上的种蛭进行繁殖生产。产茧后药材的商品规格和等级较低,不适宜作为饮片直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6)
目的:为选育经济性状优良的宽体金线蛭新品种。方法:以江苏里下河地区野生宽体金线蛭为材料,以生长速度为指标,选择个体体重18.00 g以上构建宽体金线蛭选育群体,比较选育群体与普通群体繁殖及F1代养殖生产性状。结果:选育群体每10㎏亲蛭产茧1.81㎏,较普通群体提高了63.04%,卵茧规格较普通群体明显增大(P0.01),亲蛭体重下降率及卵茧平均出苗率选育群体与普通群体无明显变化(P0.05);选育群体F1养殖产量、均重及成活率较普通群体分别提高了55.69%、17.18%和33.17%,差异极显著,特定生长率及增重率明显高于普通群体(P0.01),而干物质比2个群体F1代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群体选育可以有效提高宽体金线蛭繁殖和养殖性能。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1)
目的:研究宽体金线蛭产茧后生长特性及主要消化酶活性,为产茧后亲蛭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性成熟宽体金线蛭利用网箱进行人工繁殖,繁殖结束后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为期20 d的养殖实验,实验分饥饿组和对照组,养殖期间定期测量体重和统计成活率,养殖结束后测定出干率和主要消化酶活性。结果:饥饿组在实验期间不断死亡,最后平均成活率为51.67%;对照组前期亲蛭少量死亡,实验中后期持续死亡,养殖平均成活率为65.00%,与饥饿组之间差异显著。饥饿组实验初期体重迅速增长,之后逐渐下降,最后基本恢复到实验前水平,实验期间体重平均增长率为-0.53%;对照组在实验前期体重增加后出现小幅下降,之后体重持续增加,最后恢复到产茧前水平,实验期间体重平均增长率为40.23%。产茧结束后亲蛭出干率为22.14%,饥饿实验结束后饥饿组和对照组出干率分别为13.30%和12.7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亲蛭产茧结束时出干率之间差异极显著。宽体金线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饥饿处理引起宽体金线蛭胰蛋白酶活性增强、淀粉酶活性下降,二者在饥饿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显著。结论:宽体金线蛭产茧后短期养殖体重可以恢复到产茧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蛭人工养殖的现行模式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水蛭现有的人工养殖模式,历时近3个月的时间,对搜集的业内信息和网络宣传的重庆、湖北等9个省市的34个水蛭人工养殖基地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水蛭的人工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江南水乡一带的江苏和安徽;以散户小面积养殖为主;养殖的品种以宽体金线蛭为主;养殖方式以“池塘+网箱”为主;“生产+收购+技术培训”是水蛭人工养殖基地的主要经营方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全国各地会涌现更多以个体户小面积养殖为主的宽体金线蛭养殖基地。市场上流通的宽体金线蛭成品以水货主,并主要销往国内相关药企。江苏、安徽和湖北部分水蛭养殖基地的设施设备体系最完善,生产和研究实力相对最强。  相似文献   

8.
水蛭的人工养殖张秀学(安徽省肥东县杨圹乡黄李中药材栽培实验站231623)水蛭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茶色蛭W.acranulata(Whitmaa),细齿金线蛭W.edentula(Whitman),别名蚂蟥、肉钻子,它以干燥全体入药,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质,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主治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由于国内外对水蛭的需求量较大,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已....  相似文献   

9.
广东菲牛蛭生长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恩光  黄立英  关莹  王波 《中草药》2002,33(9):837-840
目的研究室内菲牛蛭生长动态和生殖,为人工饲养菲牛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同一个卵袋产下的幼蛭,放入盛有天然水的80 cm×60 cm×50 cm的玻璃缸内饲养,每10 d称牛蛭体重1次,每天记录水温,每月换水一次,每次在野外采回的水要检测10种化学成分.在活兔身上吸血,每次称出吸血量.观察生长发育变化、记录交配产卵过程.结果从孵化出的幼蛭经14个月时间,吸血5,6次,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第1,2,3次吸血为幼体阶段,第4次吸血后进人亚成体阶段,第5次吸血后,部分个体达到性成熟,有的个体第6次吸血后进人性成熟.生长动态曲线是一跳跃曲线.记录了交配、产卵过程.结论阐明牛蛭生长动态和生殖过程.在室内饲养牛蛭成功.  相似文献   

10.
四种不同品种水蛭生物活性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志军  张灵霞  于立华 《中成药》2006,28(2):232-234
目的:应用3种酶活性抑制方法测定四种不同品种水蛭的生物活性,为评价水蛭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抗凝血酶、抗胰蛋白酶和抗糜蛋白酶3种检测方法,测定了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欧洲医蛭、菲牛蛭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4种水蛭中,吸血水蛭具有更好的抗凝血酶活性;4种水蛭均具有较好的抗胰蛋白酶和抗糜蛋白酶生物活性。结论:3种酶活性抑制方法可作为水蛭类药材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水蛭药材重金属残留量的检测,了解目前市场上水蛭药材中重金属残留现状,分析可能造成水蛭重金属污染的因素,为水蛭的规范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技术对水蛭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被测水蛭药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临床用药造成较大威胁。结论:建议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注意可能影响水蛭体内重金属水平的因素;相关部门在制定中药材质量标准时,应将水蛭类等动物药的安全限量单独地明确列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饲养密度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幼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中华蟾蜍幼蟾分别饲养在20、40、60、80只/m~2的不同密度条件下。每隔7 d测量和记录1次幼蟾的体重和体长。结果:(1)幼蟾在第一次冬眠前的成活率为7.9%~30.0%;(2)饲养密度对幼蟾的体重和体长无显著影响。中华蟾蜍幼蟾的最适养殖密度为20只/m~2。结论:中华蟾蜍幼蟾的最适养殖密度为20只/m~2。  相似文献   

13.
水蛭及其养殖基地农药与重金属残留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郭巧生  刘飞  史红专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763-1765
目的:通过对水蛭药材、养殖基地土壤、养殖用水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比较研究,为水蛭的安全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实践。方法: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仪对水蛭、基地土壤和养殖用水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除水蛭药材中铅超出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外,水蛭药材,养殖基地土壤和养殖用水的六六六、DDT和重金属残留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建议今后在制订国家有关标准时将类似水蛭类等动物的安全限量单独列出。  相似文献   

14.
美洲大蠊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利用其研发的康复新等一系列新药在临床效果显著,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人工养殖过程中美洲大蠊生物学不清等问题影响了美洲大蠊的质量和产量。摸清美洲大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为美洲大蠊的规范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在培养箱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美洲大蠊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变短,在20℃恒温条件下需94.5 d孵化,而在27.3℃时仅需35.3 d即可孵化。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和"最小二乘法"公式统计分析得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8±0.71)℃,有效积温为(415.8±38.05)日度,建立了美洲大蠊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6,(8)
目的:对水蛭(日本医蛭)进行组织学研究,为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中药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学切片及显微拍照方法,对日本医蛭皮肤及消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日本医蛭体壁可分为5层,分别是:表皮层、上皮层、真皮层、肌肉层、葡萄状组织。日本医蛭消化系统主要由口、咽、食道、嗉囊、肠、直肠以及肛门等部分构成。结论:本研究可为日本医蛭养殖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孵化环境对蛤蚧卵孵化期的影响。方法以广西药用植物园蛤蚧研究基地和大新县宝圩蛤蚧养殖基地作为试验点。于蛤蚧产卵期分别在各试验点选择18枚有明确产卵日期的蛤蚧卵作为试验对象,作好室内温度记录。在孵化期间,记录卵破壳日期。结果经过2005年和2006年的试验表明,广西药用植物园蛤蚧研究基地组温度相对较低,孵化期较长,平均孵化期为104 d,大新县宝圩蛤蚧养殖基地组的室内温度较高,孵化期为92 d,前者比后者的孵化期长12 d。结论养殖基地更利于蛤蚧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测定蛭血通肠溶胶囊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凝血酶滴定法测定蛭血通肠溶胶囊中水蛭提取物的抗凝血活性。结果:水蛭提取物效价测定线性范围为40U/mL~120U/mL,蛭血通肠溶胶囊活性均值为382U/g;重复性试验RSD为0.85%(n=6);滴定精密度试验RSD值为0.69%(n=6);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为1.63%(n=6);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蛭血通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准确、可靠,可有效进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日本医蛭抗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养殖条件下日本医蛭活体、干品的抗凝活性,为日本医蛭合理入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药典规定,采用凝血酶滴定法对不同处理的日本医蛭样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日本医蛭抗凝活性依次为超低温冻干品、鲜品、晒干品。结论:保证日本医蛭最佳抗凝活性的方法为超低温冻干。  相似文献   

19.
鞠利雅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1022-1023
法国西海岸波尔多地区的“里卡兰培斯”(Ricarimpex)公司的人工饲养蚂蟥于2 0 0 4年8月获准美国FDA的医用许可证书。法国蚂蟥饲养经历过从数百年前的盛行到2 0世纪衰败,现在又重登医学应用的舞台,这一过程是最原始医疗手段与现代质量管理规范最巧妙融合的典范,也值得中国传统医药走向国际舞台引为借鉴。蚂蟥属环节动物蛭纲类,学名水蛭。世界上有6 0 0余种,中国约有10 0种。医药界应用的主要为医蛭科Hiru dinidaemedicinalis。蚂....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2)
目的:制定广地龙蚓种质量分级标准,为广地龙的规范化养殖奠定基础。方法:从广西陆川县广地龙养殖场采集50条成熟广地龙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广地龙的体重、生殖环带直径、体长和活力值4个质量指标,并观察是否存在生殖环带。将广地龙置于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待其不再挣扎后,测定生殖环带至尾部的长度为体长,记录挣扎时间为活力值。运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确定广地龙蚓种质量的分级指标,通过K均值聚类法划分蚓种类别,并制定广地龙蚓种质量分级标准。结果:结合生产实践,广地龙蚓种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蚓种体重≥28.0 g,生殖环带直径≥11.0 mm,体长≥25.0 cm,活力值≥80.0 s;二级蚓种体重≥24.0 g,生殖环带直径≥10.0 mm,体长≥23.0 cm,活力值≥60.0 s;三级蚓种体重≥20.0 g,生殖环带直径≥9.0 mm,体长≥20.0 cm,活力值≥40.0 s;并可观察到明显的生殖环带。低于三级为不合格蚓种。结论:建议采用三级以上的广地龙蚓种作为人工养殖的种苗繁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