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露珠珍珠菜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露珠珍珠菜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露珠珍珠菜的挥发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露珠珍珠菜挥发性成分的98.75%。结论:露珠珍珠菜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棕榈酸(48.00%)、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2.93%)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7.4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姜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干姜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干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06%。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为β-水芹烯(26.49%)和姜烯(15.61%),其次为β-倍半水芹烯(6.84%)、(-)-莰烯(6.68%)、α-姜黄烯(5.66%)。结论: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干姜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干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固相微萃取-GC-MS联用分析白芷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玲  李爱阳 《中成药》2010,32(7):1179-1182
目的:固相微萃取-GC-MS联用分析白芷挥发性成分.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分别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吸附时间等因素对于固相微萃取白芷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所得白芷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实验所得的最佳条件:固相微萃取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30 min,脱附温度为250℃,脱附时间5 min.结论: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雪松烯(16.24%)、雪松醇(9.76%)、柏木烯(8.43%)、环十二烷(7.89%)、月桂醇(6.45%)、十六醇(4.73%)、4.乙烯基-4-甲基-3-(1-环己烯)(3.95%)、n-乙酸十二醇酯(2.92%)、罗汉柏木烯(2.43%)、榄香烯(1.93%)、Z-11-肉豆蔻酸(1.83%)、石竹烯(1.4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比较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红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6种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3. 48×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30. 24%),正己醇(11. 94%),2,2,4,6,6-五甲基庚烷(11. 00%),壬醛(7. 74%),辛醛(6. 79%)和己酸(6. 04%)。白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6. 37×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42. 98%),十七烷(14. 47%),3-辛醇(9. 42%),己酸乙烯酯(8. 82%)和5-甲基-4,6-二羟基嘧啶(6. 59%)。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共有20种成分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具有较大差异。1-辛烯-3-醇为共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红车轴草种子有26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54. 85%。白车轴草种子有24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46. 79%。结论: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两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峰面积和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8,(5)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贵州、云南和湖南3个产地共鉴定出141个化合物。贵州产地样品鉴定出96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4.50%;云南产地样品鉴定出87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3.81%;湖南产地样品鉴定出93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9.07%。3个产地样品中共有成分为53种,贵州、云南、湖南产地特有成分分别为29种、12种和18种。结论:贵州、云南和湖南3个产地之间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紫珠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紫珠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珠花中鉴定出了22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8.51%,其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石竹烯(30.30%),石竹烯(10.04%),β-芹子烯(8.53%),3-辛醇(6.73%),β-蒎烯(6.35%),β-侧柏烯(3.99%)等。结论:紫珠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类型为萜类。  相似文献   

7.
地锦草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地锦草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地锦草全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地锦草中共鉴定出22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3.89%,其中主要成分为酮(32.33%)、酸(25.32%)和酯(14.55%)等。结论:研究表明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为棕榈酸(20.35%)、植醇(16.41%)和2-甲氧基-4-乙烯苯酚(10.98%)。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可巴烯可能是地锦草主要的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8.
GC-MS分析臭常山根、茎及叶中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运用GC-MS分析臭常山根、茎及叶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并比较其成分种类的异同与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分别提取臭常山根、茎及叶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臭常山根、茎及叶中分离出85个峰,共鉴定了83个化合物。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甲基-5,6-二乙烯基-1-环己烯(80.70%)和3-甲基-3,4-二乙烯基-1-环己烯(7.59%),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蒎烯(36.12%)、苄基异腈(14.46%)、苯乙基异氰(12.57%)、甲基辛基酮(4.59%),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2-己烯醛(21.11%)、Diktaminin(19.00%)、桧烯(10.79%)及氧化石竹烯(6.25%)。结论:臭常山根、茎及叶所含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共有成分11个(分别占根、茎、叶挥发性成分的93.15%,51.82%和20.33%),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臭常山根、茎及叶入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HS-SPME-GC-MS测定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通过单因素考察依次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以该条件萃取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以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即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为PDMS/DVB型,样品量0.5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0 min,解吸附时间1 min。从洋甘菊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6个,全草、花、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31,27,29,35个,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4.58%,90.27%,82.41%,87.36%,82.10%。结论: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含量(以总峰面积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花茎根;不同部位含共有成分14个,花与全草含共有成分25种,分别占花与全草中已鉴定成分总含量的98%和88%。实验结果为洋甘菊以全草入药提供了化学物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胡椒叶及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山胡椒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从山胡椒叶及果实中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联用仪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鉴定。结果:山胡椒叶挥发油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51%,主要成分为D-吉玛烯(45.56%)、(+)-喇叭烯(5.76%)、石竹烯(5.75%)等;山胡椒果实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73%,主要成分为β-顺-罗勒烯(31.90%)、可巴烯(12.75%)、α-石竹烯(8.06%)等。二者共有挥发性成分14个。结论:山胡椒叶及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水菖蒲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水菖蒲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6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81.75%。结论:水菖蒲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1,4-顺-1,7-顺-菖蒲烯酮(11.72%),2-β-异丙烯基-6-α-异丙烯基-3-β-甲基-3-α-乙烯基环己酮(6.04%),β-倍半水芹烯(5.71%),α-佛手柑油烯(4.58%),γ-紫穗槐烯(4.11%),γ-杜松烯(4.07%),顺-甲基-异丁香油酚(4.03%)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叶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从贯叶连翘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百分含量。结果:从贯叶连翘叶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7.03%。结论:贯叶连翘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γ-衣兰油烯(12.70%)、α-姜黄烯(11.36%)、δ-荜澄茄烯(9.09%)、β-反-金合欢烯(6.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贵州产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MS进行鉴定。结果:从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中得到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6.23%。主要挥发性成分为(S)-1-甲基-4-(5-甲基-1-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48.83%)和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6.15%)。结论: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7,(7)
目的:分析并比较生品牛蒡子与炒制牛蒡子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生品和炒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并且对生品牛蒡子的固相微萃取条件进行考察。结果:从牛蒡子生品中分离出30种成分,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86%;炒制牛蒡子分离出33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9种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7.56%。结论:牛蒡子经炒制后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发生变化,本研究可为牛蒡子药材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同时比较了三种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对红松松塔挥发油的萃取效果.方法 利用PA、PDMS、PDMS/DVB 3种萃取头对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采用GC-MS分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最后,运用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对其萃取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 PA萃取出43种化合物,PDMS和PDMS/DVB各萃取出46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8种.结论 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蒎烯、D-柠檬烯、β-蒎烯、(1S)-3,7,7-三甲基二环[4.1.0]-3-庚烯等.3种萃取头萃取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萃取松塔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及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的分析比较,确定PDMS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HS-SPME-GC-MS测定艾叶挥发性成分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分析艾叶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先做单因素试验,后采用L8(27)正交试验,以挥发性成分峰面积总和为指标考察最佳萃取条件,并考虑两两交互作用。结果: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样品1.0 g,80℃萃取40 min,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头萃取,在250℃解吸附3 min检测,萃取手柄深度规固定在#2。用优化好的方法对艾叶样品进行分析,共分辨出84个色谱峰,准确鉴定出66个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4.46%。结论:萃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萃取温度与样品质量的交互作用,然后是萃取时间,最后是样品质量,除样品质量外其他因素都对萃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该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艾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蜜本南瓜花、茎尖和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分析蜜本南瓜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蜜本南瓜花、茎尖、籽中分别鉴定出22、20和21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89%、89.24%和96.26%。其中花和茎尖共有10个共有成分,花、茎尖和籽有3个共有成分。结论:蜜本南瓜花中β-波旁烯(17.57%)和二十一烷(11.90%)含量较高;蜜本南瓜茎尖中癸醛(28.77%)含量最高;籽中棕榈酸乙酯(29.12%)、2,3-丁二醇(16.90%)和亚油酸乙酯(16.52%)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金丝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贵州金丝桃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从贵州金丝桃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贵州金丝桃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叶中挥发性成分的94.46%。结论:贵州金丝桃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蛇床烯(12.30%)、α-蛇床烯(11.75%)和石竹烯(10.7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141个化合物。贵州产地样品鉴定出96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4.50%;云南产地样品鉴定出87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3.81%;湖南产地样品鉴定出92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9.07%。3个产地样品中共有成分为53种,但贵州、云南、湖南产地特有成分分别为29种、12种和18种。结论:贵州、云南和湖南3个产地之间红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苗药走马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苗药走马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从苗药走马胎中萃取挥发性成分,萃取条件为:萃取釜压力25 MPa,温度50℃,萃取时间2 h。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萃取物,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化合物结构,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FE萃取物得率1.7%,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匹配度>90%的成分38个,占挥发油总数的70.37%,主要为黄樟脑(29.44%)、榄香素(23.58%)、谷甾醇(12.43%)、亚麻油酸(11.32%)、安息香酸苄酯(4.64%)、洋橄榄油酸(3.37%)等。结论:苗药走马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为利用和深入研究该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