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中医临床文献,找出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干燥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2017年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涉及干燥综合征的证型和证素规范化整理后,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5篇文献。相关证型56个,证素55个。按频次高低,干燥综合征相关证型分布规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燥证、脾胃阴虚证、血瘀证、肺肾阴虚证、燥邪犯肺证、阴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肺胃阴虚证、脾胃气虚证、肺阴虚证、血虚生燥证、风热犯肺证、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胃阴虚证、阳气虚证、阴虚热毒证等56个;相关证素分布规律依次为:阴虚、瘀血、肾阴虚、气虚、肝阴虚、内热、内燥、津液亏虚、胃阴虚、肺阴虚、脾气虚、湿热、血虚、脾阴虚、肝郁气滞、痰浊、阳虚、燥邪犯肺等55个。结论:干燥综合征主要以阴虚为关键病因,在此基础上兼见瘀血、气虚、内热、痰浊等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因而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以缓解干燥症状和防治多系统损害为主。近年有学者对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多数医家将干燥综合征分为六个证候类型,即: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心。现从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三方面对从阴虚血瘀论治本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常见的病理特征为口干、眼干等症状。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多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为主。中医文献中无干燥综合征这一病名,现代中医学家多将其归属"燥证""痹证"范畴[1]。本研究以中药方剂滋阴布津汤颗粒剂治疗气阴两虚型PSS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方法]将64例干燥综合征以舌质舌苔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阴虚内热清热生津汤治之,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阴虚血瘀应用活血生津汤,脾虚湿阻选择健脾生津汤。每日1剂,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0%。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血瘀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湿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各证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从舌象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满意,抓住辨证核心,以舌辨证,易于掌握,准确无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2-24
目的: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燥证、津亏血虚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5个主要证型,阴虚津亏、络脉滞涩是本病重要的证候特点,临床证型以阴虚络滞证、津亏血虚证最为多见,病情评估阴虚络滞证重于其他四证。结论:根据干燥综合征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考虑临床可简化证型,以便于本病辨证论治方案的制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106例中医证候分类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郝伟欣  董振华 《中医杂志》2006,47(7):528-53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中医证候学及病因病机的特点.方法:对106例S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将中医首诊时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候类型与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SS分为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6个证候类型.结论:SS以肝肾阴虚为主,累及肺脾气虚,兼夹瘀血、湿热为患.虚实夹杂为SS的证候学特点,阴虚津亏为本,气虚、阳虚为其所累,瘀、痹、燥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7.
邓颖萍 《北京中医药》2010,29(5):339-34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并伴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属于中医燥痹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阴虚致燥为主要病因病机,以养阴润燥为治疗大法,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出现既有阴虚内燥,又有水湿停滞的阴虚恶夹湿证,治疗必须燥湿同投。董振华教授师从于著名中医祝谌予,在治疗干燥综合片方面经验丰富,本文对其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夹湿证的中医理论进行了探讨,对脏腑分型辨治及用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燥痹协议方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毫针针刺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口干、眼干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在唾液流率、泪液分泌量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晶  李奕茜  汪悦 《吉林中医药》2022,42(2):138-14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口、眼、鼻的干燥而与中医的"燥证"密切相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首次详细论述"燥证",并提出相应的认识及治疗.本文将从喻氏对于"燥证"的认识、气血三焦治燥二方面出发,结合现代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及有效医案进一步探析喻氏治燥理论对于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特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燥痹协议方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毫针针刺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口干、眼干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在唾液流率、泪液分泌量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文献中干燥综合征的证型分解成基本单元证素,系统分析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规范其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PubMed等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关于干燥综合征证型研究的文献,选择临床研究中有辨证分型的文献24篇共3019例患者,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各证素的出现率,归纳各证素的使用频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探讨各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干燥综合征文献中病性类证素按频率大小依次是:阴虚、血瘀、气虚、(外)风、阳亢、痰、热、寒、津亏、血虚、湿、燥、阳虚、气滞、精亏;病位类证素依次是胃、肺、肝、肾、脾、经络。在给定的支持度和置信度上挖掘出11条关联规则,其中肝肾阴虚的关联度最强。结论:干燥综合征的致病机制以阴虚为本,血瘀、气虚和外风协同发病;根据频率大小和相关性分析可以组成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血瘀等证型作为最常用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燥综合征常见眼干、口干等症状,中医内科将其归为"痹症"范畴,病因病机为虚、毒、瘀[1]。治疗方法为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后世对于干燥之理解皆为一派火热之象,因而用药尽属寒凉之品,这不免对于燥气的认识有所偏差。论述燥之成因及其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辨治干燥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干燥性角结膜炎、口干燥症和伴发结缔组织病变为其特征,本病目前西医尚无根治之法。中医根据本病以口眼干燥为主要症状,一般将其归入"燥证"范畴。遵从"阴虚者必燥"及"肾苦燥、肝  相似文献   

14.
正冷文飞是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风湿疼痛科科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载。现将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干燥综合征又名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症,关节-眼-唾液腺综合征,临床以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及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风湿疾病为特征[1]。属中医"范畴"。路志正认为燥痹的病机总属气血亏虚,津枯液涸。脏腑气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复杂,尤多见于女性。现将近5年来干燥综合征中医证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辨证论治阴虚燥热证[1,2,3,4,5,6,7,8,9]。口干咽燥,唇干目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失眠多梦,发干,齿枯,牙松,血液黏稠度增高,肌肤甲错,大便干结,舌质鲜红无苔,脉细数。常用有方大补阴丸合玉女煎,增液汤,清燥救肺汤,千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91-1794
目的:通过检测性激素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不同证型中的差异性,以期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研究依据。方法:对21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脾两虚、肝郁痰结、阴虚内燥、阴阳两虚4个证型,以30例血压正常的更年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中医证型组及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4个中医证型组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孕酮(P)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阴虚内燥证组的E2、E2/T水平低于其余各证型组及对照组,E2/P水平低于心脾两虚组,4个证型组的FSH水平按阴虚内燥>肝郁痰结>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组的趋势递减。进一步亚组分析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2级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P、E2/T水平低于更年期高血压病1级组,FSH水平较高血压1级组升高,高血压病1级及2级中阴虚内燥组的E2水平、E2/T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3证型组。结论:性激素紊乱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分级水平升高,体内的性激素紊乱情况加重。E2、E2/T水平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内燥证中的变化显著,可以作为阴虚内燥证的客观化指标,而FSH水平在四组中医证型中水平不同,可以作为区分4个证型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治、针灸治疗等角度介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的进展。笔者分析认为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阴虚贯穿始终,同时可兼夹燥、热、痰、瘀、毒、虚等证,临床中药治疗以滋阴润燥为主,疗效较好。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在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20多年现代医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医案文献,采用频数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在对现代医家医案按证型分类基础上进行关联分析,探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阴虚津亏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石斛、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气阴两虚型中生地、玄参、北沙参、玉竹、麦门冬、生黄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阴虚血瘀型中桃仁、红花、生地、白芍、麦门冬、石斛、玄参、当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肝肾阴虚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生甘草、山茱萸、生山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探明干燥综合征文献中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35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泪腺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1度)和继发性(2度)二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指不合并有任何另一种结缔组织病的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指合并有另一种肯定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或红斑狼疮等的干燥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以40岁以上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9.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西医治疗多采用免疫调节剂与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且副作用少,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病在中医文献中无相应的病名记载,但就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燥证""燥痹""燥毒""虚劳"等范畴.笔者认为本征的病因病机应是素体阴虚燥盛,燥毒伤津,津液亏耗,输布受阻,代谢失调,津液不能滋润孔窍所致.笔者应用背俞穴穴位注射和五输穴针刺为主治疗干燥综合征35例,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气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干燥综合征又称口、眼干燥和关节炎综合征,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除有口、眼干燥表现外,多伴有其他系统的损害;后则与其他一种肯定的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共存。在风湿性疾病中,该病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居第二位,属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多数学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燥证”、“燥病”、“内燥证”、“燥毒证”等范畴,也有学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不能仅用阴虚内燥来概括,而应属于“虚劳”的范畴。近年全国中医痹病专业委员会所《痹病证治学》称本病为“燥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