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应芬  谢斌 《光明中医》2009,24(2):309-3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内服外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西药,而治疗组同时加以口服中药、外用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华伟  谢淑荣  郭峰 《四川中医》2007,25(1):68-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均给予美洛昔康及甲氨喋呤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两次分服,8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中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为西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缩短疗程,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薏苡仁汤及针刺。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20%、对照组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及尼美舒利片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磷酸酶(B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西药治疗)和研究组(n=37,西药治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BAP水平及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好,可明显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5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抗风湿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成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手平均握力、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以结合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的中药及西药治疗,对照组15例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RA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1例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芬必得治疗,每次0.3g,每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布洛芬及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钱鑫  汪悦 《江苏中医药》2015,47(12):37-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沉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三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学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 l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三痹汤与常规西药联用)3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0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下降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三痹汤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损伤,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RF、ESR、CRP水平、VAS、DAS评分进行对比,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F、ESR、CRP水平、VAS、D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运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活动指标,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50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垂且74.0%(x^2=3.785,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口服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并用独活寄生汤口服及中药熏洗治疗,共3个疗程,将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寒湿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小于观察组(98.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用中药(藤仙)和西药(甲氨喋呤)结合与单纯西药(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观察,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的优势,确定其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藤仙甲组)100例给予鸡血藤威灵仙为主的中药胶囊,配合甲氨喋呤口服;对照组(西药组)50例单纯给予甲氨喋呤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与90%,各组治疗前后的8项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明显,(P<0.01)治疗前后均值差变化两组间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藤仙甲组与西药组治疗RA疗效肯定,但前者起效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和轻于后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