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长毛风毛菊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长毛风毛菊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东莨菪内酯(2)、咖啡酸(3)、七叶内酯(4)、茵芋苷(5)、东莨菪苷(6)、绿原酸(7)。结论: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5,(1)
目的:对长毛风毛菊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长毛风毛菊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东莨菪内酯(2)、咖啡酸(3)、七叶内酯(4)、茵芋苷(5)、东莨菪苷(6)、绿原酸(7)。结论: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金菊七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苍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陈皮、苍术;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04296~0.12888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止咳灵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止咳灵合剂中金银花、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止咳灵合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绿原酸在12.5~20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68%(n=6)。结论: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作为止咳灵合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雪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雪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雪莲;绿原酸在20.4~102.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9.86%,RSD为0.24%(n=9),精密度试验RSD为0.7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5%(n=5),稳定性试验RSD为1.18%(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雪莲注射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4,(4):110-111
目的:建立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川西千里光中的绿原酸,采用乙腈-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西千里光中的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可以在TLC色谱条件下检出绿原酸的特征斑点。绿原酸在0.0420.25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2%,RSD为1.6%(n=6)。结论:建立了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标准。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简便有效地控制川西千里光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眼明熏洗液(金银花、川芎、一枝蒿)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明熏洗液中绿原酸、阿魏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眼明熏洗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0.089~0.799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 1.06%(n=6);阿魏酸在7.434~37.17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1.19%(n=6);芦丁在0.008~0.048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n=5),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 0.87%(n=6)。结论:建立的TLC,HPLC,UV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眼明熏洗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金氏肾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金银花、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氏肾炎丸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的流动相:乙腈-0.4%磷酸(10∶90);检测波长:327 nm;绿原酸进样量在0.08~0.4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41%(n=6)。盐酸小檗碱的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40∶6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检测波长:265 nm;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65 2~0.326 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19%(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金氏肾炎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通淋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通淋栓中紫草、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雪莲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通淋栓中的紫草、红花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在1.44μg/mL~12.9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7%(n=9),RSD为1.02%(n=9),稳定性试验RSD为0.68%(n=5),重复性试验RSD为0.8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67%(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通淋栓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清热散结片(千里光)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控制。结果:本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96μg~1.48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87%,n=5)。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作为药品标准可有效地控制清热散结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清咽利喉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的天花粉、麦冬、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菊花所含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在112~1120 ng(r=0.99998,n=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0.67%。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有效地控制清咽利喉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毛风毛菊中总香豆素的回流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香豆素的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长毛风毛菊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了各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长毛风毛菊总香豆素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浓度40%、料液比1∶50、提取5次,每次1 h。长毛风毛菊提取物各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 正丁醇萃取物> 氯仿萃取物> 水残留物> 石油醚萃取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长毛风毛菊中总香豆素提取工艺简单高效,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为长毛风毛菊中总香豆素的资源开发和工业化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以甲醇∶1%冰醋酸 (18∶8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2 8nm。结果 :绿原酸在 0 16 5~ 1 2 36 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9 48% ,RSD为 1 32 % (n =6 )。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便、准确、快速 ,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银花感冒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测定银花感冒颗粒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 μm),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1-0.9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1.14%(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银花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勇  钱琳 《中医药导报》2009,15(6):79-80
目的:建立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8,150mm×4.6mm i.d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8:2: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绿原酸在0.210-4.3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68%(n=9),RSD%为0.68%.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妇科Ⅱ号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林宏 《中草药》2010,41(1):68-70
目的建立苍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结果薄层色谱法对检出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鉴别;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106 5~2.130 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苍耳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双黄连颗粒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2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结果:绿原酸在12.0~120.0μg·mL-1的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0.8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双黄连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抗感泡腾片提取液中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为抗感泡腾片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数据模型。方法:以抗感泡腾片生产工艺为基础,在线收集样品。通过铁氰化钾显色反应,采用比色法以绿原酸为对照品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绿原酸回归方程为A=2.9907C-0.0027,(r=0.9996,n=6),绿原酸进样量在0.083~0.249mg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1.25%。结论:该方法采用有效成分群为指标比单一成分更全面反映有效成分的信息,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抗感泡腾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山花楸中的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天山花楸叶与果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S ODS C18(4.6 mm×15 cm,5 μm)色谱柱,甲醇-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3.952~19.76 μg/ml,叶中绿原酸含量1.982%(RSD=0.58%,n=3),平均回收率为99.42%;果中绿原酸含量2.259%(RSD=1.2%,n=3),平均回收率为99.32.结论 该方法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RP-HPLC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um),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1~0.9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RSD为1.14%(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