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纤雏支气管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时的检查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收录我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对检查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本组共45例共48次纤支镜检查治疗,成功42次.涉及疾病包括:肺部感染25例;ARDS7例;外科术后肺不张8饲;食管一气管瘘5例.行纤支镜检查治疗后,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丰小时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肝移植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福州总院肝胆病中心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肝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46例病人采用联合机械通气,行纤支镜检查、取痰堵养、吸痰、支气管肺段灌洗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及标本病原学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指标明显好转(P<0.05),吸出分泌物培养阳性检出率为76.1%(35/46).治疗有效率为91.3%.结论 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救治肝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有助于确定致病菌,清除气道分泌物、局部灌洗增强抗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w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3种呼吸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3年10月到2005年5月收治的10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3组,组Ⅰ(42例)为一般CHD患者,组Ⅱ(40例)为复杂CHD患者,组Ⅲ(24例)为伴有肺动脉高压(PH)的CHD患者。根据随机原则选择VCV、PCV、PRVC3种呼吸模式进行支持治疗。记录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Ⅱ和组Ⅲ患者PRVC模式可以明显改善血气和降低气道压力,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3种呼吸模式对组Ⅰ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3种呼吸模式对一般CHD患者无明显差异,对复杂CHD和伴有PH的CHD患者PRVC模式在呼吸力学和血气分析方面优于VCV和PCV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ICU危重患者术后的应用。方法对20例外科危重患者在出现呼吸危象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20例中,脱离呼吸机15例;痊愈14例,死亡5例,植物状态1例,最长通气时间152天。结论对外科危重病患者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和迅速的方法。小潮气量通气、把握呼吸机撤离的时机、控制感染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灌洗吸痰组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组(BAL)2组,观察2组灌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全身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变化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常规组和BAL组灌洗后的PaO2和SaO2较灌洗前升高(P0.01),BAL组升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和BAL组灌洗后PaCO2较灌洗前下降(P0.01),BAL组下降较常规组显著(P0.01)。BAL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1)。BAL组痰培养阳性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2组均可改善血气参数,BAL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8.
体外循环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美容 《护理学杂志》2001,16(5):285-286
为了有效改善17例体外循环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症状,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采用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严格执行再插管操作规程,插管后严格控制感染,保持气管通畅,适时选用呼气未正压式通气,防治气管及肺水肿,加强营养等措施。结果痊愈15例,于下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各1例。提示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征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维持通气对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有效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32例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低潮气量(6~8ml/kg)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呼吸衰竭治愈31例,死亡1例,治愈率96.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低潮气量维持通气对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脚踏车运动在ICU腹部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床上运动;观察组在传统运动基础上加脚踏车运动,每次20 min,每天2次。结果 观察组46例,对照组40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48 h内运动实施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期间实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实施原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导管移位、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出院时下肢肌力、床边坐立例数和床边站立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IC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对脚踏车运动依从性较好,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脚踏车运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消化道清洁──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感染控制何建超综述张剑平审校手术后住ICU5天或5天以上的病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NI)将超过8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30~60%[1]。绝大多数体外循环心脏...  相似文献   

12.
单肺通气技术是现代普通胸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技术,可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和支气管阻塞器(AEBS)行支气管阻塞来实现.但因患者张口度,气管、支气管解剖存在变异,双腔支气管插管存在插管、定位和管理有时较为困难,不能满足所有胸科手术患者的单肺通气.我们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AEBS用于普通胸外科手术中的单肺通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手术后机械通气的疗效取决于正确的管理。介绍术后机械通气的指征、预防性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4.
术后机械通气的治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后机械通气的疗效取决于正确的管理。介绍术后机械通气的指征、预防性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机械通气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及配合方法.方法:做好患者准备、用物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全过程需心电监护并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术毕根据血氧饱和度、血气结果及患者缺氧状况有无改善进行吸氧浓度调节,监测呼吸情况及有无出血,进行有效咳痰,保持灌洗抗生素的有效性,尽量减少吸痰.结果:本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呼吸音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强,动脉血气恢复正常.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全面评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与医生沟通处理是提高纤支镜在机械通气伴肺部感染患者疗效及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气管狭窄患者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纤维支气管镜(FOB)诊疗是紧急缓解缺氧的首选办法。在此过程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建立有效通气, 确保诊疗的顺利进行。采用喉罩(LMA)行机械、人工交替间歇正压通气已有报道,但该法存在漏气且不便于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缺点。本研究拟探讨全麻下气管狭窄患者经LMA 高频喷射通气(HFJV)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中的应用许庆生,董宗俊,薛祥禄在严重胸外伤、开胸或开腹手术以后,常因疼痛,限制了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或咳嗽,使肺内淤血和/或分泌物积聚,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引起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2年10月~1995年10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RF)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64例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ARF的情况,如原发病、手术后的肺疾病、呼吸肌力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不同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61例进行有创通气治疗,3例进行无创性正压通气。对12例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结果64例ARF中54例治愈,10例死亡。12例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均有效;随访54例,随访时间2个月,无ARF复发。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ARF应选择恰当的通气模式,进行个性化机械通气治疗,良好的机械通气有利于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有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BAI。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我院1986~1996年26例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预防性机械通气情况,初步探讨如下。资料与方法28例60岁以上患者男19例,女9例。体重平均625±96kg,手术部位颅脑2例,颈部1例,胸内手术9例,上腹部手术14例。术前伴有高血压、冠心病11例,陈旧心梗4例,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患4例,大出血2例。麻醉方法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时间4~9小时。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原因,术前伴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患4例,术中大出血循环功能不稳定者3例,术后通气量不足者19例。术毕保留气管内导管送回监护病房,监测ECG、BP、HR及SpO2。应用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