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腰痛伴神经根性疼痛又称为腰腿疼痛、下背痛、下腰痛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成年人致残的常见原因,其终生患病率为40%~60%[1]。腰痛伴神经根性疼痛按病程持续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患者通常采用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目的是快速缓解症状[2]。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建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  相似文献   

2.
下腰痛是骨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较复杂,Schwarzer等[1]的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占慢性下腰痛的39%,由此可见盘源性下腰痛是目前困惑腰痛患者的主要原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范炳华教授临床实践,复习验案,总结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临证经验,并附典型病例以佐证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思维和方法。[结果]范炳华教授基于“症因相关”理论,主张“有症必有因,症因要相关,治因应为先”的学术思想,临证注重以临床症状为起点,结合病史,运用专科检查方法,探寻下腰痛的内在病因之源,并将其归纳为三源,胸腰椎源性下腰痛治则为定点纠偏,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则行理筋整复,尾椎源性下腰痛则施捋顺解痉,分门别类进行相应精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范炳华教授“追本溯源”学术思想对临床诊疗下腰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临床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传正  唐海燕  吴发庆 《吉林医学》2010,31(18):2909-2910
<正>腰痛是一种常见病,不仅引起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1]。临床报道下腰痛在腰痛中最多见,患病率占11.8%~40.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约40%~7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综合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的严重腰腿痛,每年人口的15%~20%受到腰痛困扰,1%的人群因腰痛而永久致残.为此投入的医疗保健费用也颇为可观,如英国每年花费约120亿英镑用于诊治腰腿痛[1].在美国,每年约有1 300万人因下腰痛就医,花费约500亿美元.下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我们目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2].尽管大多数下腰痛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痛发病率平行增高,提示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3].根据椎间盘退变影像学、组织学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研究,对椎间盘进行分级,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腰痛(low-back pain,LBP)是一种临床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据报道一生中有过腰痛的人在西方国家数已达2/3,发病率仅次于普通感冒[1]。而大学生随着学习、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学生的腰痛也呈现出递升的趋势。本研究观察腰椎导引术对慢性腰痛大学生腰椎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期间从福建中医药大学招募40例大学生慢性腰痛患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DLBP)是指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以其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1]。DLBP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腰椎Modic改变与下腰痛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王立新 《医学综述》2013,19(1):107-110
下腰痛是临床常见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症状,许多骨科疾病可以引起下腰痛。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腰椎Modic改变是指在腰椎磁共振成像上终板以及终板下组织信号的改变。大量研究表明Modic改变与下腰痛关系密切,腰椎Modic改变在下腰痛患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通过对腰椎Modic改变的研究可使下腰痛的诊断更加精确,对下一步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下腰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属于症状学范畴,以下腰部、腰骶部、骶髂关节、臀部或者腿部疼痛为特征性表现。研究表明成人中约60%80%在其一生中曾患过LBP。在所有门诊就诊的患者中,LBP紧次于上呼吸道疾病,是门诊第二位的常见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在年龄<45岁的人群中,LBP已成为最常见的致残原因[1-2]。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指除外潜在、危险的脊柱患者(结核、腰椎骨折、感染、肿瘤、马尾综合征等)及坐骨神经痛的下腰痛,其病程持续12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并超过淋病~[1]。根据相关研究~[2]结果显示,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由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3]。目前,临床上对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抗生素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病菌耐药性较高。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人  相似文献   

11.
齐克 《健康伴侣》2007,(10):7-7
中医常把腰痛诊为“肾虚”,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腰痛就说明肾有问题。实际上,在临床治疗中,90%以上的肾病患者都不会出现腰痛症状。专家介绍,诉说腰痛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肾脏问题,而是其他系统疾病,如骨骼、肌肉、妇科等方面疾病引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失稳的患者越来越多。腰椎节段性狭窄并不稳定被认为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机械性下腰痛的一种原因~[1]。Weiler等~[2]报道大约有20%-30%的下腰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失稳。目前腰椎管狭窄和腰椎失稳不但影响老年人,而且在中年人群中也常见,其中男性占1.9%-7.6%,女性2.2%-5.0%,严重影响到日常工作,影响国民生活质量。早期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理疗、卧床休息及佩戴腰围或支具外固定等保守理疗治疗为主。如果3-6个月的保守物理治疗无效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若在己有腰椎不稳定的情况下单纯行椎管节段减压术而忽略腰椎失稳的处理,术后加重脊柱不稳定和临床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3.
<正>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臀部及下肢肌肉僵硬、关节活动障碍或放射痛等。引起下腰痛的因素有多种,肌性疼痛是下腰痛原因之一[1]。20世纪后发现骶髂关节病变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因素[2],由其引起的腰腿痛或下腰痛占15%~25%[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拓展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高血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腰痛不寐、皮肤瘙痒的四则验案,总结乌梅丸异病同治的辨治要点。[结果]四则验案发病时间多在后半夜,与厥阴病欲解时之丑时至卯时一致,提示病在厥阴;患者症状变化迅速符合风气内动的表现,证型寒热错杂,与乌梅丸主证一致。乌梅丸是厥阴病代表方,全方清上温下、缓肝调中,适用于上热中虚下寒兼肝气上冲之厥阴病。阴阳错杂与风气内动是厥阴病的统一病机,辨证时应抓住以下3个要点:1.舌尖红,舌苔略厚腻,左关弱;2.多后半夜出现相关症状或症状加重(丑时至卯时);3.寒热错杂,起病突然或者证型变化多端。[结论]抓住厥阴病寒热错杂兼风气内动的统一病机,是拓展乌梅丸临床应用的关键,以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本病的基本方法[1]。我们1991~1999年非手术治疗200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136例,女64例,年龄21~65岁,平均44岁。病程10d~20年。突出类型:单侧型125例,中央型75例。单间隙143例,两间隙以上者57例,手术后14例。临床症状:腰腿痛138例,单纯腰痛35例,单纯腿痛27例。1.2 临床观察指标 优良: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仅在劳累后有腰部不适,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尚可:治疗后症状缓解,有轻微腰痛。差:治疗后症状…  相似文献   

16.
小关节面综合征27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Ghormley把小关节面退变伴腰痛及腿痛者称小关节面综合征 (Articularfacetsyndrome,AFS) [1] ,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对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收治的 2 7例经CT及临床证实的AFS的CT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共 2 7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5例 ,年龄 2 9~70岁 ,平均 36 .5岁。症状 :以下腰痛为主 ,可放射至臀及大腿 ,常在前屈或后仰时发生 ,局部深压痛 ,伴背肌紧张。1.2 扫描资料 采用SomatomDR -H型C…  相似文献   

17.
正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瘙痒虽不会威胁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据Dar等[2]报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中,表现中重度瘙痒以及顽固性瘙痒症状的占52%。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伤科常见病之一,多由髓核突出刺激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造成[1]。其临床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等方式,其中手术治疗为开放性治疗,具有一定风险,保守的中医疗法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血瘀气滞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3]。挑刺法属于传统针灸治疗的一种特殊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消炎解毒、清热消肿等功效。故本文旨探讨背部膀胱经挑刺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痛、腿痛或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痛"、"痹症"等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临床患者以寒湿痹阻型最为多见。研究[2]表明,中医外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不错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多,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致残,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3]。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腰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针刀治疗可以直接松解腰部粘连组织从而缓解腰部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4]。红外线治疗通过温热刺激局部组织,改善组织代谢,加速炎症消散,消除疼痛[5]。本课题组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开展针刀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腰痛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