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展、丰富了瘀血致病理论,拓宽了活血逐瘀法临床应用范围,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不仅发挥了中医学气血理论,将补气与逐瘀有机结合,更创造性地发现热毒与瘀血共存、痹证有瘀血的病理现象的存在,及活血有利于回阳的临床治疗理念,开创了解毒与活血同用、回阳与化瘀结合的两大治疗法则的先河,创立了解毒活血汤、急救回阳汤;创新性地提出瘀血分部治疗的主张,首创划分疾病部位的方法,创立了通窍活血汤、会厌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下回逐瘀汤等,奠定了血瘀证治疗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记载活血类方2个与逐瘀类方7个,认为血瘀与瘀血有别,方证也不尽相同.活血类方证以头面部症状为主要表现,逐瘀类方证以身痛等症为主要表现;在治疗上认为血瘀证治以缓攻,瘀血证可增加活血类药,并配伍引药以增强活血逐瘀之力.明确王氏对血瘀证与瘀血证认识的不同,为精准辨治此类病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医林改错》是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应用的经典之作,其独创的活血逐瘀类系列方剂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尤其是身痛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经典名方,迄今仍广泛应用心血管、骨伤科、妇科等疾病治疗中。主要探讨书中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活血逐瘀类方剂的用药特点及主治疾病,并对国内外近20年相关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供骨伤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康保 《新中医》1998,30(5):49-49
身痛逐瘀汤验案3则蔡康保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当归、秦艽、川芎、桃仁、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宣痹止痛。常用于治疗气血痹阻经络之顽痛证。笔者临证变通其用,对具有血瘀阻络顽痛证之胸痹、中风、脑震...  相似文献   

5.
<正>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牛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川芎、五灵脂、桃仁、没药、红花12味药组成。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以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肌肤青紫,舌有瘀点,脉涩为辨证依据[1]。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并配合中药验方外洗,治疗银屑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6.
清代王清任所撰的<医林改错>中,2/3以上方剂均为活血化瘀的.其中临床应用广泛的著名方剂有六首: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而其他如解毒活血汤、通经活血汤、会厌逐瘀汤等则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全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连建伟教授师从王氏法,善用逐瘀方,屡有效验.总结连建伟教授临床验案及用方经验,与医林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7.
王清任活血化瘀方剂临床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氏善理气血,把活血化瘀方剂分为补气化瘀、逐瘀活血二大类;并据气为血帅,气能行血为理论根据,独创益气化瘀法,重用黄芪加化瘀之品,以翼气行则血行,代表方如补阳还五汤;关于逐瘀活血法,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行气活血的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散寒逐瘀之少腹逐瘀汤;祛风除湿之身痛逐瘀汤;通络逐瘀之通窍活血汤等;临床中,灵活运用以上诸方治疗有瘀血见症的病症,往往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百首古代经典名方之一.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身痛逐瘀汤由《丹溪心法》之趁痛散加减而来.综合考虑近年有关该方临床研究的用量,参考《方剂学》教材及药典的剂量,同时,在尊重原方用量、考证历史变迁、保障处方安全的原则下,兼顾药房配药,笔者建议,身痛逐瘀汤饮片临床剂量可按秦艽3 g,川...  相似文献   

9.
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组成.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利痹止痛之功效.笔者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均有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清任祛瘀诸方在骨伤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华 《新中医》1999,31(8):53-53
王清任,清代河北人,著《医林改错》2卷,其中下卷载有活血化瘀系列方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解毒活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笔者10余年来在骨伤科临床工作中碰到各类外伤血瘀之症,运用王氏的祛瘀诸方治疗颇有疗效。骨伤科临证中,骨折、软...  相似文献   

11.
刘晓焱  张菁 《河南中医》2020,40(8):1292-1296
清代王清任在所著《医林改错》中提出血瘀证的共同病机是瘀血阻滞,他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称为五"逐瘀汤"。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红花、桃仁、赤芍为基础药物,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之效。血府逐瘀汤在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中均有应用;少腹逐瘀汤擅治痛经及头痛等因寒凝血瘀或气滞血瘀所导致的经行诸症;膈下逐瘀汤对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闭经与盆腔炎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身痛逐瘀汤可治疗产后身痛;通窍活血汤经期服用可有效缓解经期头痛。同时,在现代医学实验学发展和循证医学的背景下,可通过实验动物数据指标的变化观察中药汤剂的药理作用,如少腹逐瘀汤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膈下逐瘀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闭经与慢性输卵管炎等,可使中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更有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身痛逐瘀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体会袁万胜(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伤骨科356000)关键词坐骨神经痛,中医药治疗,身痛逐瘀汤临床应用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其药物组成:秦艾15g,制没药10g,川芎10g,桃仁6g,红花10g,羌活10g,当归20g...  相似文献   

13.
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对活血祛瘀之法造诣颇深,所立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等,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考其方源,确有滥觞于《寿世保元》之例,兹举下列三方证之:一、疏肝散:黄连(吴茱萸煎炒)、柴胡、当归、  相似文献   

14.
少腹逐淤汤源于《医林改错》,是取《金匮》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元胡、没药利气散淤、消肿定痛;蒲黄、灵脂活血祛淤、散结止痛。其中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淤;灵脂炒用重在止痛而不损胃气;当归、川芎乃阴中之阳药,血中之气药,配合赤芍用以活血行气,散滞调经。全方能温经散寒、活血祛淤、消肿止痛。笔者在临床治疗妇科杂病中,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本方,治疗效果满意。兹举数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膈下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十二味药物组成,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皮、五灵脂、元胡等活血逐瘀;香附、乌药、枳壳理气散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对于腹部的气滞血瘀证,笔者运用本方,往往收效良好。兹举4例验案于后:  相似文献   

16.
论王清任活血化瘀系列方剂的学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长路  温武兵 《河北中医》2006,28(8):592-593
清代医家王清任创造的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通窍活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的血府逐瘀汤、治疗"肚腹血瘀"的膈下逐瘀汤、治疗初期"瘟毒吐泻转筋"的解毒活血汤、治疗痘疹"逆形逆症"的通经逐瘀汤、治疗痘后"饮水即呛"的会厌逐瘀汤、治疗瘀血阻于少腹的少腹逐瘀汤、治疗久痹有瘀血的身痛逐瘀汤,组成了以活血化瘀为主要立方原则的"活血化瘀系列方剂",形成了《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朱斐 《江西中医药》2005,36(12):35-36
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强腰六部功源自我国民间健身功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自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笔者运用上述方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身痛逐瘀汤是五逐瘀汤之一,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该方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组成。其功效为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等经久不愈证候。本方活血行气、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19.
方清文 《陕西中医》2007,28(5):606-607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是活血祛瘀之常用方剂.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现将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治疗:红斑型胃炎、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男性不育症、坐骨神经痛等病,屡获卓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清代,瘀血学说有较大发展,尤以王清任对瘀血学说的贡献较大。他著的《医林改错》一书,对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气血合脉说》篇中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强调治病在于调理气血,瘀血去而诸病自愈,其立法处方以逐瘀活血,补气活血为主,把活血化瘀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医林改错》以逐瘀活血为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