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模型预测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率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因心脏瓣膜疾病行外科治疗4 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 955例,女2 200例;年龄45.90±13.64岁。先按additive及logistic EuroSCORE两种方法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n=981)、中风险(n=2 492)、高风险(n=682)3个亚组,比较全组及各亚组患者的实际与预测死亡率。模型预测的校准度用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预测的鉴别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检验。结果 4 155例患者在院死亡205例,实际在院死亡率4.93%;additive EuroSCORE预测死亡率为3.80%,而logisticEuroSCORE为3.30%;提示两种评分方法均低估了实际在院死亡率(χ2=11.13,44.34,P〈0.05)。additiveEuroSCORE对高风险亚组在院死亡预测校准度较高(χ2=3.61,P=0.31),但对低风险亚组(χ2=0.00,P〈0.01)及中风险亚组(χ2=14.72,P〈0.01)较低;而logistic EuroSCORE对低风险亚组(χ2=1.66,P=0.88)及高风险亚组(χ2=11.71,P=0.11)在院死亡预测准确性均较高,却低估了中风险亚组(χ2=17.48,P〈0.01)的实际在院死亡率。两种评分方法对全组患者在院死亡预测的鉴别度均较差(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和0.677)。结论 EuroSCORE模型对本中心心瓣膜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较差,不适合本中心心瓣膜手术的风险预测,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additive、logistic评分、EuroSCOREⅡ模型及心脏麻醉风险评分(CARE)对于预测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在院死亡率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行CABG的维吾尔族患者61例,术前分别使用EuroSCORE additive评分、logistic评分、EuroSCOREⅡ模型与CARE评分对患者手术死亡风险进行评估,术后比较各种评分模型的预测死亡率与实际在院死亡率。模型预测的校准度采用拟合优度检验,预测的鉴别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检验。结果对于实施CABG的维吾尔族患者,EuroSCORE additive评分、logistic评分及CARE评分预测鉴别度均较好,CARE评分最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754、0.864),EuroSCOREⅡ模型的鉴别度较差(ROC曲线下面积为0.682)。结论EuroSCORE模型中的additive评分、logistic评分以及CARE评分对维吾尔族CABG术患者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鉴别力,针对维吾尔族CABG手术患者,可以优先采用CARE评分进行风险预测。最新的EuroSCOREⅡ模型不适合于维吾尔族患者,在临床应用中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 及EuroSCOREⅡ风险评分系统在预测中国心脏外科患者行心脏手术住院死亡率准确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接受心脏手术的594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8例,女246例;平均年龄57.59±14.27岁。分别按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及 EuroSCOREⅡ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测死亡率,按预测死亡率把患者分6组(Ⅰ组0~1.99%,Ⅱ组2%~3.99%,Ⅲ组4%~5.99%,Ⅳ组6%~7.99%,Ⅴ组8%~9.99%,Ⅵ组大于10%),比较每组实际住院死亡率与预测死亡率。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检验,校准度使用Hosmer-Lemeshow拟和优度检验。结果 594例患者住院死亡31例,实际住院死亡率5.22%,additive EuroSCORE预测死亡率3.46%±2.62%,logistic EuroSCORE预测死亡率 3.61%±4.32%,EuroSCOREⅡ预测死亡率2.81%±4.26%。EuroSCOREⅡ低估了Ⅱ、Ⅳ、Ⅴ组住院死亡率,但在其余各组中均较好预测住院死亡率。EuroSCOREⅡ较additive/logistic EuroSCORE区分度好(AUC 0.727 vs. 0.704, 0.715),除logistic EuroSCORE的Hosmer-Lemeshow拟和优度检验(P<0.05)外其余两种方法校准度均较好(P>0.05)。结论 EuroSCOREⅡ评分系统较适用于预测本中心心脏手术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EuroSCORE和STS-PROM模型对成人主动脉瓣患者手术死亡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52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CABG)手术患者,排除同期其他瓣膜置换、主动脉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及房颤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8岁患儿.以患者住院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利用网页在线计算EuroSCORE和STS-PROM预测的住院病死率,并根据additive EuroSCORE评分结果把患者分为低、中、高3个风险组.通过实际、预测病死率间的比较以及模型符合度、鉴别度的验证来评价各风险模型对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能力.结果 521例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实际住院病死率为4%(21/521例).Additive、logistic EuroSCORE和STS-PROM预测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36%、2.82%和1.25%,实际观察值/预测值(O/E)分别为1.20、1.43和3.23.STS-PROM对全部患者和中、高风险组的预测准确性较差,明显低估患者住院病死率(P<0.01).Logistic EuroSCORE明显低估中风险组患者住院病死率(P<0.05).Additive和logisticEuroSCORE有低估高风险组患者住院病死率的趋势,实际观察值/预测值分别为1.84和1.46.EuroSCORE在各风险组以及STS-PROM在中、高风险组中均显示出较差的预测鉴别度(ROC <0.7).结论 STS-PROM和EuroSCORE对521例主动脉瓣置换患者个体手术死亡风险的预测均较差,不适合被用于筛选主动脉瓣置换术高危患者人群.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瓣膜患者特征的手术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死亡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对成人瓣膜手术患者在院病死率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098例因瓣膜疾病行外科治疗成人患者(年龄≥16岁)的临床资料,按SinoSCORE系统评分,分低、中、高3风险组,最后将全组及各风险组患者的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进行对比.模型预测的符合程度应用H-L卡方检验,预测的鉴别效度则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反映.结果 2098例患者在院死亡63例,实际在院病死率3.00%.虽然SinoSCORE数据库患者术前各危险因素的分布与本组患者有着明显差别,但SinoSCORE评分方法对本组患者术后在院死亡的预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H-L检验P=0.783);同时,该评分方法预测的鉴别效度也较高(ROC曲线下面积0.752).其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手术后是否发生在院死亡.结论SinoSCORE评分方法虽为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死亡风险评分系统,但其对瓣膜手术患者的在院死亡风险预测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5种危重症评分工具对心脏外科术后再入ICU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 方法 选择184例心脏术后转出ICU后再入ICU患者,使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早期预警评分(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乳酸评分(EWS-L)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使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各评分的校准能力,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各评分工具区分死亡与否的能力。 结果 共30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EuroSCORE、APACHEⅡ、EWS、EWS-L预测死亡例数的95%CI包括全组实际死亡例数,表现出较高的校准度。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5种评分工具预测死亡例数与实际死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WS-L评分的区分度最好(AUC=0.794),当EWS-L得分为6.45分时,约登指数为0.534,预测值最大。 结论 对心脏外科术后再入ICU患者,建议使用EWS-L评估患者死亡风险,并可通过死亡风险因素分析进一步改良现有的危重症评分工具,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能否有效预测中国人心瓣膜手术后重症监护(ICU)时间延长、死亡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收治的后天性心瓣膜病患者2 21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 047例,女1 171例;年龄49.26±11.10岁。所有患者均行心瓣膜手术。将EuroSCORE的logistic模型和additive模型应用于所有患者,评估两种方法预测心瓣膜手术后患者死亡I、CU时间延长以及重要并发症的发生。模型的区分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校正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结果 EuroSCORE的logistic模型和additive模型预测术后死亡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710和0.690,ICU时间延长为0.670和0.660,心力衰竭为0.650和0.640,呼吸功能衰竭为0.720和0.710,肾功能衰竭为0.700和0.740,二次开胸止血为0.540和0.550;其中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两种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roSCORE预测术后死亡、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以及ICU时间延长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欠佳,但logistic模型预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拟合优度良好(P=0.120)。结论 EuroSCORE预测中国人心瓣膜手术后死亡I、CU时间延长以及重要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效果较差,但logistic模型可用来预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评分系统(SinoSCORE)和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对中国人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OPCAB病人资料来自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2004-2005年数据库,观察终点为术后院内死亡.分别用SinoSCORE和logistic EuroSCORE两种模型计算病人预计病死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校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利用 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4920例病人中73例发生院内死亡,实际病死率1.48%,SinoSCORE模型和EuroSCORE模型预测的病死率分别为2.73%、4.13%.SinoSCORE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36,AUC=0.794;EuroSCORE模型Hosmer-Lemeshowrny拟合优度检验P=0.01,AUC=0.756.SinoSCORE和logistic EuroSCORE两种模型的区分度均较好,但SinoSCORE的校准度明显优于后者,即两种模型均能预测术后死亡,但SinoSCORE对术后病死率的预测更加准确.结论 SinoSCORE模型比EuroSCORE模型更适用于中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病人术后早期死亡预测.  相似文献   

9.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是应用广泛并具有影响力的心脏外科风险评估系统之一。最初用于预测心脏手术后死亡概率的量化评分,之后应用范围发展到预测中长期死亡率和生存率、术后ICU滞留时间、治疗费用和重要并发症等方面。EuroSCOREⅡ是最新版本,其在预测手术死亡率、术后长期生存率等方面比旧版本更加准确,但也存在预测终点范围有限、低估重危患者死亡率、术前危险因素不够全面等不足。本文简述EuroSCORE的产生、发展以及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Eur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Eur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有310例患者接受CABG,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EuroSCORE全部17项危险因子的详细数据,并进行评分.按预测病死率值的范围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0~2分)、中危组(3~5分)、高危组(6~13分),对每组的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umSCORE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结果 术前危险评分,低危组患者占25.2%(78/310),中危组患者占48.4%(150/310),高危组患者占26.4%(82/310).预测病死率低危组1.4%,中危组2.7%,高危组7.4%;实际病死率三组分别为0、1.3%和3.7%.预测总病死率为3.6%,实际总病死率为1.6%.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整组患者为0.78,预测价值为中等.分组计算,非体外循环组为0.82,心肺转流组和合并瓣膜手术组为0.66,显示对其预测价值较低.结论 EuroSCORE对CABG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影响心脏瓣膜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心脏瓣膜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 连续纳入2016—2018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65岁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6月患者纳入训练队列,2018年7—12月患者纳入测试队列,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共纳入7 163例患者,其中男3 939例、女3 224例,平均年龄(69.8±4.5)岁。训练队列5 774例,测试队列1 389例。290例(4.0%)患者术后死亡。通过LASSO回归变量筛选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肌酐清除率、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纽约心脏协会分级。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85,0.627]及测试队列(AU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欧洲评分系统(EuroSCORE)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风险预测效果。方法应用EuroSCORE系统对我院2004年8月-2005年5月期间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46名患者作术前评分,分析评分结果与术后恶性事件(AEs)ICU滞留时间的相关性。结果EuroSCORE评分系统与AEs的相关系数是0.483,P=0.001;AUC是0.817,P=0.002;EuroSCORE评分与术后ICU滞留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512,P<0.001。结论EuroSCORE术前评价系统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评估心脏手术后发生恶性事件的风险以及术后ICU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对我国单纯瓣膜手术病人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43家心脏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3 353例单纯瓣膜手术成年病人临床资料,根据SinoSCORE评分法则对所有病人进行评分.应用接受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检验模型对术后早期死亡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对术后早期死亡的校准度.结果 病人平均年龄(48.0±11.7)岁,男病人5687例(42.0%).其中行主动脉瓣手术2505例,二尖瓣手术6996例,双瓣手术(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手术)4002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置信区间0.70~0.78),提示SinoSCORE能较好的区分高危和低危病人,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能准确预测单纯瓣膜手术早期病死率(P=0.47).结论 SinoSCORE能较准确预测单纯瓣膜手术病人早期病死率,SinoSCORE可用于此类病人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7种危险评分系统对于单中心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病死率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施行CABG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应用7种危险评分系统:SinoSCORE、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OPR、Cleveland model、Parsonnet score、QMMI预测每一位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全部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根据预计病死率将全部患者分为6组:Ⅰ组(0~1.99%),Ⅱ组(2.00% ~ 3.99%),Ⅲ组(4.00%~5.99%),Ⅳ组(6.00%~7.99%),Ⅴ组(8.00%~9.99%),Ⅵ组(>10%).比较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际病死率和预计病死率评价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运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评分系统的校准度,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评分系统的分辨力.结果 全组共1103例患者,平均年龄(62.8±8.8)岁.患者术后22例死亡,实际病死率1.99%.SinoSCORE、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OPR、Cleveland model、Parsonnet score、QMMI预测平均全组病死率分别为3.01%、4.38%、3.83%、1.69%、4.42%、6.71%、3.71%,其中最接近实际病死率的是OPR、SinoSCORE、QMMI.分组比较显示:Logistic EuroSCORE在各组中全部高估术后病死率.Additive EuroSCORE在Ⅵ组中预测病死率明显低于实际病死率,其他各组均高估了术后病死率.而SinoSCORE、Cleveland model、Parsonnet score、QMMI除了在Ⅰ组低估了患者术后病死率,其他各组高估了术后病死率.OPR低估了Ⅰ组和Ⅳ组患者的病死率,高估了其他组患者的病死率.利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7种评分系统的校准度,结果显示7种评分系统校准度尚可,P值全部>0.05.通过ROC检验比较7种评分系统的分辨力,其中只有SinoSCORE的AUC =0.751( >0.70),证明SinoSCORE对于本组患者的死亡分辨力良好.结论 通过比较,SinoSCORE对于本中心接受CABG患者术后病死率预测效能好,可以运用于术前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 System for Coronary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SinoSCORE)对华西医院(本中心)成人心脏手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进入中国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本中心2 088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本中心与中国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中所有患者术前危险因素的差异。计算每例患者的SinoSCORE累计积分,评价SinoSCORE预测本中心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鉴别度和校准度。结果本中心2 088例患者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68例(8.05%),心瓣膜手术1 884例(90.23%),其它手术36例(1.72%)。本中心患者的高脂血症、脑卒中、心血管手术史、肾脏疾病等与中国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中全部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中心患者实际术后院内病死率为2.25%(47/2 088),SinoSCORE预测院内病死率为2.35%(49/2 088)[95%CI(2.18,2.47)]。SinoSCORE预测本中心患者术后院内病死率的校准度(χ2=3.164,P=0.582)和鉴别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1,95%CI(0.719,0.924)]均较好。结论 SinoSCORE对中国西南地区成人心脏手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虽高估风险,但仍适用。  相似文献   

16.
高手术风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采用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评估高手术风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将2004年2~9月在我科行CABG的84例患者按EuroSCORE评分分为高手术风险组(≥6,40例)和中低手术风险组(0~5,44例);记录两组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手术后应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患者进行危重症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临床结果。结果高手术风险组的手术死亡率、需长时间重症监护治疗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危重程度均高于中低手术风险组。在总体水平上A0,A1,Amax和S1,Smax均与standard EuroSCORE(P〈0.01)和logistic EuroSCORE(P〈0.05)分别呈正相关;在不同风险度比较时,仅在高手术风险组中standard EuroSCORE与A1,Anax,S1和Smax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EuroSCORE仅与Amax相关(P〈0.05)。结论EuroSCORE系统在总体上能够很好地评估心脏手术风险,对高危患者更敏感。术前准确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术中完善心肌保护、有效的心肌供血重建和彻底心内畸形矫正,术后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改善高手术风险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介绍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 Ⅱ的发展及评估内容,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手术后并发症及ICU住院时间预测方面综述其临床应用进展,并提出提高预测效能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为心脏手术后患者制订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再次心脏瓣膜手术3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共施行再次或多次心脏瓣膜手术3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9例,女176例;年龄(47.1±11.8)岁。收集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前心功能状态、再次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术后早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首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导致再次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失败及新发其他瓣膜病变;全组术后早期在院死亡28例,总病死率为8.6%(28/325),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首次心脏瓣膜手术相比,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功能分级(NHYA)Ⅲ~Ⅳ级及心房颤动者较多,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后发生LCO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也较多。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危重状态(OR=2.82,P=0.00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1.13,P=0.008)、同期行CABG(OR=1.64,P=0.005)、术后发生LCOS(OR=4.52,P<0.001)、ARDS(OR=3.11,P<0.001)、急性肾功能衰竭(OR=4.13,P<0.001)为再次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一类手术,但只要术前充分了解瓣膜病变情况、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及加强围术期监护,仍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身炎症系统评分(SIS)与改良型格拉斯哥评分(mGPS)对行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预测效能。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0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共5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COX生存分析评估SIS及mGP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和亚组分析来比较两者的预测准确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50例患者接受胆囊癌根治性手术, 其中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55%、37.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SIS(HR=2.072, P=0.014)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分析发现在术后1年时, SIS曲线下面积大于mGP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8比0.603, P=0.024);亚组分析发现在晚期患者中, SIS相较于mGPS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SIS在预测接受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总体生存中优于mGPS, 且SIS是行胆囊癌根治手术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手术风险预测是指用国际上权威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等。对于高风险的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风险预测可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已逐渐引起心脏外科医师的关注。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众多,包括欧洲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the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加拿大安大略省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Ontario Province Risk,OPR)、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 STS score)、克利夫兰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Cleve,land model)、“质量测量和管理举措”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Quality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itiative, QMMI)、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 Guidelines for Co;on-ary Art;ry Bypass Graft Surgery)以及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预测法(Sino-System for Coronary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SinoSCORE)等。它们都是根据某一地域内上千或上万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数据而建立,由于数据来源存在地域性,不同预测方案的异质性,因此,当这些预测方法用来评价其他地域的病例时,往往会存在偏倚和异质性,如何避免偏差、提高预测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主要目标。现对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