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该类患者11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55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治疗组脑积水、术后脑梗塞、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裂孔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在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纳洛酮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手术+纳洛酮),B组(手术),各32例,两组均使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A组另加用纳洛酮4mg.bid静滴,共用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A组有效率(56.25%)及显效率(37.50%)均明显优于B组(25.00%、15.63%),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P〈0.01)。(2)存活患者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B组(P〈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3)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P〈0.05)。(4)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纳洛酮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手术疗效好,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期实施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S)和颅骨修补术15例(同期组),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28例(先VPS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VPS16例(后VPS组)。结果同期组、先VPS组和后VPS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85.7%和81.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VPS组术后分流管堵塞和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7.1%)均明显低于同期组(分别为33.3%和26.7%;P〈0.05)和后VPS组(分别为18.8%和31.3%;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建议选择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0mmaya囊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切口疝的患者行侧脑室穿刺-0mmaya囊皮下放置,然后经皮穿刺外引流脑脊液。结果38例患者切口疝均在1周内完全复位,术后并发脑积水6例,并发硬膜下积液3例。治疗后,38例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其中30例患者肌力恢复正常,2例重瘫,4N轻瘫,2例轻度运动性失语。结论侧脑室穿刺-0mmaya囊皮下放置,然后经皮穿刺引流脑脊液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其手术创伤小,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时间长,便于护理,对预防和治疗切口疝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防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以63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病例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加压包扎;以既往去骨瓣减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GOS评分等各项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加压包扎组病人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9.5%)较对照组(23.3%)减少,住院时间≤30d的患者比例(36.5%)明显较对照组(17.4%)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早期加压包扎(术后7~10d)作为一种无创、简单易行的措施,可以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保守组单纯保守治疗,予控制血压、降颅压、抗脑水肿等。微创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穿刺加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死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病死率低于保守组(P〈0.05);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微创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走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去骨瓣减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和内科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39例采用去骨瓣减压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和26例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病死率、康复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术后康复情况较好(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4~2009年间去骨瓣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病例115例,分大骨瓣减压组(A组)和常规骨瓣减压组(B组),比较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以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脑积水及硬膜下积液多见.A组术后出现2种及2种以上并发症者25例(41.7%,25/60),B组11例(20.0%,11/55),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后有较多并发症,有些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发病机制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不建议将大骨瓣减压术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脑幕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小脑幕切迹疝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60例脑外伤或脑出血导致的小脑幕切迹疝病人随机分为小脑幕裂孔切开组(行大骨瓣减压术同时切开小脑幕裂孔)和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仅行大骨瓣减压术),每组30例。术后48h复查CT,对比组间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组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术后2周与4周的GCS评分,及术后26周的GOS评分。结果术后48h头颅CT显示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显著高于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小脑幕裂孔切开组病死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于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GCS评分术后2周时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显著高于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术后4周时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显著高于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术后26周的GOS评分小脑幕裂孔切开组高于非小脑幕裂孔切开组。结论小脑幕裂孔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小脑幕切迹疝优于单纯大骨瓣减压,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硬膜网格成形与常规减压影像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两种术式的术后影像学表现。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分别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脑嵌顿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术后中线移位、环池受压情况及术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有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30例(标准骨瓣组),行传统骨瓣减压术患者30例(传统骨瓣组),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为53.33%,病死率为16.67%,传统骨瓣组恢复良好率为33.33%,病死率为36.68%,组间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χ2=4.83,P0.05;χ2=4.91,P0.05)。标准骨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传统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组间相比差异显著(χ2=4.56,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骨瓣减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丘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出血量、脑室积血程度、中线移位程度、患者或家属意愿,分别选择保守治疗、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CT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和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20例患者共死亡33例,其中保守治疗7例、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6例、双侧侧脑室额角钻孔引流术+CT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8例、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2例,不同治疗方式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丘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量、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有益于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1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33例,穿刺引流术治疗96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9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3例。出院后3个月应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保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100%;穿刺引流术组预后良好为89.6%无死亡病例;神经内镜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77.5%,病死率为2.0%;去骨瓣减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52.2%,病死率为8.7%。结论 对于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以病人意识状态为主要依据,参考肢体肌力和血肿量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早期外科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喊压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术式早期治疗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同期收住的121例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患者,7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组),43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大骨瓣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临床随访,综合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大骨瓣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外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和1个月及6个月随访疗效等方面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中却明显高于小骨窗组(P〈0.05),同时在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等方面小骨窗组明显少于大骨瓣组(P〈0.01)。结论在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手术治疗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作为首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小脑幕裂孔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小脑幕切迹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脑幕裂孔切开联合常规大骨瓣减压手术在小脑幕切迹疝病人中的临床疗效与实际应用价值。方法120例术前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的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病人,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依次分为3组:标准大骨瓣减压组、内减压组和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每组40例,分别按照不同的手术原则进行手术。术后48h复查头颅CT,比较各组间的死亡率及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各组间术后2周、4周GCS评分及术后24周GOS评分。结果术后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标准大骨瓣减压组(P〈0.05),但与内减压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显著高于大骨瓣减压组及内减压组(P〈0.01)。术后2周、4周GCS评分及术后24周GOS评分小脑幕裂孔切开组显著优于大骨瓣减压组及内减压组(P〈0.01)。结论小脑幕裂孔切开联合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小脑幕切迹疝疗效肯定,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皮瓣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交通性皮瓣下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腰大池-腹腔(lumboperitoneal,L—P)分流术。CT检查皮瓣下积液最大层面厚度为(38.52±6.09)mm。GCS评分(6.73±2.37)。结果术后13例病人皮瓣下积液最大层面厚度为(3.94±2.70)mm,小于分流前积液厚度(P〈0.05);GCS评分(9.09±2.95),明显高于分流前评分(P〈0.05)。随访13例,时间1—12个月。11例意识障碍病人中。意识恢复正常3例,好转6例,无变化2例;7例瘫痪病人中,肌力明显提高4例,无变化3例;3例呕吐病人症状好转。术后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L—P分流治疗外伤性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皮瓣下积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大骨瓣组)的远期疗效,与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的42例病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大骨瓣组随访期内死亡21例,发生长期昏迷31例,慢性脑积水142例,脑穿通畸形43例,硬膜下积液145例,迟发性癫痫58例,颅脑损伤后综合征55例。对照组死亡10例,发生长期昏迷4例.慢性脑积水20例,脑穿通畸形7例,硬膜下积液30例,迟发性癫痫15例,颅脑损伤后综合征18例。大骨瓣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长期昏迷、慢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和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远期病死率较低:早期昏迷发生率虽有所增加.但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发生率增加.但通过采取积极治疗,如早期颅骨成形、脑脊液分流术等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因而远期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减压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43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监测组26例(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颅内压监测术)及对照组17例(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后7 d脱水剂使用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去骨瓣减压术后形成的交通性皮瓣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行外伤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交通性皮瓣下积液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穿刺抽吸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积液最大层面厚度、GC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并评价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皮瓣下积液最大层面厚度分比治疗前明显减小、GCS评分增高(P0.05),但2组治疗前后皮瓣下积液最大层面厚度、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67%(7/15),对照组为86.67%(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5);试验组预后不良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皮瓣下积液与穿刺抽吸术的治疗效果相同,但术后并发症较少,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