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鼻窦冠状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位患者行常规剂量195 mAs扫描,B组80位患者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行低剂量60mAs扫描,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低剂量60 mAs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间的CTDIvol、DLP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窦冠状位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毫安秒(mAs)对副鼻窦图像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低的扫描条件。方法 93例病人分4组按不同条件进行扫描,对CT图像进行评分,以确定其质量。使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秩和检验分析。CT中的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出每层的辐射剂量。结果 不同mAs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mAs组病人的辐射剂量:300 mAs扫描组每层扫描的辐射剂量为65.5 mGy,而100、50及40 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6.4、8.2及6.5 mGy。结论 副鼻窦CT可以用40 mAs的低剂量CT扫描,而对图像的诊断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CT扫描已成为评价副鼻窦病变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是安全进行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低照射剂量腰椎间盘CT扫描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椎间盘检查患者行330mAs、250mAs、165mAs腰椎间盘CT扫描,并做了三种剂量图像的质量评估。并观察了所见到的椎间盘病变。结果 当扫描由330mAs减至165mAs时,对种扫描方法所得的CT图像质量评分后行配对t检验,显示三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可以用低剂量CT扫描,而不影响影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5.
冒晋宇  尹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79-5280
目的 探讨儿童16层CT (MSCT)眼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患儿设置不同管电流进行轴位MSCT扫描,评价CT图像质量和患儿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当管电流从100 mA依次降至50 mA和30 mA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依次较前一组均显著降低,A组(100 mA)和B组(50 m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mA)的图像质量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眶MSCT低剂量(100 KV、50 mA)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程广  张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5,(19):3639-3642
摘要:随着多排螺旋CT各种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逐渐普遍,公众防护意识亦在提高。儿童鼻窦CT扫描时不可避免地经过眼球、损伤晶状体,所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参数进行扫描从而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低剂量CT扫描时,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使用量扫描,但需注意控制好管电流的下降幅度,不至于过于追求低辐射剂量而忽略了CT图像质量。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适宜管电流为20~50 mA,但具体数值未完全统一,适宜的扫描参数仍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进一步研究而得出。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青少年副鼻窦疾病患者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两种扫描方法所显示的图像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单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为7.6mGy,常规剂量的为28.1mGy,两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疾病中是可行的,能保证图像的质量,又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8.
副鼻窦疾病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例副鼻窦疾病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2~64岁,使用GE公司CT/e单层螺旋CT机对48例患者进行低剂量冠状扫描,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扫描参数:120 kV、30 mA、1.5 s/r、层厚5 mm,然后选取上颌窦中部同时显示筛窦、上颌窦及中、下鼻甲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00 mA、1.5 s/r、层厚5 m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寻找合适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从2008-01—2010-01,将210名来科检查的患者随机分4组(其他条件不变):125mAs标准组29人、50mAs低剂量第1组95人、30mAs低剂量第2组62人、20mAs低剂量第3组24人。使用CTDIvol值评价各组受到的剂量。测量各组剂量、采用不同算法(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时图像的SD值,并对各组扫描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上颌窦开口、中鼻甲、下鼻甲、钩突、筛泡、筛漏斗。评价标准:清晰显示2分,显示但不清晰1分,未见显示0分。左右分别评分。对以上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与扫描剂量呈正性相关,1~3组患者所受剂量与标准组比较,剂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SD值骨算法1组与标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算法1~3组与标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1~3组与标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降低管电流条件,受检者所受剂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50mAs低剂量1组图像噪声及质量与标准组比较均无明显降低,能够满足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16排CT低剂量检查副鼻窦,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在功能性鼻窦疾病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鼻窦疾病患者拟手术区域测量所得数据对指导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临床诊断为副鼻窦疾病患者,先经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测量筛窦横径及鼻尖下缘至前颅窝底、中鼻甲基板、蝶窦前壁、视神经孔的距离。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指导FESS手术,并与对照组68例FESS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侧鼻窦5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用一侧测得数据可以指导两侧的鼻窦手术;5组数值经与FESS结果进行对照显示出较高符合率;用该数据指导FESS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提高了15%、并发症下降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的功能对安全实施FESS手术具有指导作用,适合拥有CT设备而无导航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6周岁)颞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防护价值。方法:采用CT高分辨率螺旋扫描方式,选择60例幼儿颞骨检查者用40mA和80mA随机分成2组进行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40kV,层厚、层间距都是1.25mm,机架旋转速度每圈1s,螺距:0.562。采用标准盲式评估方法,由2名资深技术专家对2组扫描剂量下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对DLP进行对比。结果:扫描mA从80降至40时,平均DLP由原来的171.6mGy·cm降至74.4mGy·cm,下降幅度可达56.6%;选择40mA进行扫描时图像噪声略有增大,但2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均能达到医学影像诊断要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40mA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能满足临床与影像诊断的要求,同时,对婴幼儿的发育与健康成长起到很好防护价值,低剂量CT扫描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在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P组),每组60例。A组采用CTA/CFA扫描方法,P组采用前瞻性冠脉扫描方法,对A组和P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组和P组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P组的CTDIvol分别为(36.3±3.48)mGy/cm和(17.4±1.67)mGy/cm,ED分别为(9.87±0.96)mSv和(4.73±0.43)mSv,P组的CTD Ivol和ED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法能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达到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在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P组),每组60例。A组采用CTA/CFA扫描方法,P组采用前瞻性冠脉扫描方法,对A组和P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组和P组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P组的CTDIvol分别为(36.3±3.48)mGy/cm和(17.4±1.67)mGy/cm,ED分别为(9.87±0.96)mSv和(4.73±0.43)mSv,P组的CTD Ivol和ED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法能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达到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新生儿颅脑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足月新生儿90例和早产儿6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 mAs)及低剂量(30、40 mAs)颅脑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颅脑正常结构(颅骨、灰白质界、脑室边缘、脑沟回)的显示差异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1)足月新生儿40 mAs、30 mAs和早产儿40 mAs、30 mAs的CTDIvol与常规剂量150 mAs的比值分别为20.0%、26.7%,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0.0%、26.7%。(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足月新生儿150 mAs,40 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 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早产儿150 mAs,40mAs,30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脑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足月新生儿采用40 mAs早产儿用3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5.
CT的出现使医源性辐射剂量大大增加,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患者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实施一些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低管电流行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造影(MSCTV)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疑似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30例,分为Ⅰ组常规剂量组(120 kV、300 mA)、Ⅱ组实验组(120 kV、200 mA)、Ⅲ组实验组(120 kV、100 mA).分别对各组SNR(信号噪声比)、CNR(对比度噪声比)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并由1名资深影像学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主观噪声进行评价.结果:Ⅰ、Ⅱ、Ⅲ组的CTDIvol、DLP、E均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one-way ANOVA检验),得出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Ⅰ、Ⅱ、Ⅲ组的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均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别得出F=890.80和F=910.23,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MSCTV使用100 mA所得到的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同时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眶部外伤后低剂量CT扫描的最优化。方法 对336例眼眶部外伤患者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并对每例患者行晶状体视神经层面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该层面二者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眶内结构及眶壁骨质,2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低剂量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7.4 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24.6 mGy。结论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几乎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且单层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减少了17.2 m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