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房纤颤心室率大于100次/min者90例,10min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观察10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10min推注150mg,仍未转复者则以每分钟0.5~1.2mg静脉输注24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输注,24小时未转复者停用。结果2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72人(80%)。转为窦性心律时间10min~23h,平均8h。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药物剂量150mg~1500mg,平均为750mg。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3.
应用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对心房颤动的复律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把175例病人按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因分组,统计分析胺碘酮的转复效果。结果:175例病人中153例转律成功,占87.4%,无严重并发症;房颤发生时间越短越容易复律,风湿性心脏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或换瓣术(MVR)后3个月者及特发性房颤效果最好。结论:胺碘酮对房颤的转复效果良好、安全,但房颤持续时间和不同的病因是影响转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快速心房纤颤(AF)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收入ICU符合入选条件的24例合并快速心房纤颤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12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胺碘酮静脉注射,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心律和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均有降低,胺碘酮组入院时与入院后1、4、24小时,对照组入院时与入院后4、24小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入院后1小时与4小时心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入院后1、4与24小时的累积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小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房纤颤早期可收到良好的心率和节律控制。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36例心房纤颤心室率大于100次/min者,10min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观察10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10min推注150mg,仍未转复者则以每分钟0.5mg-1.0mg静脉滴注24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结果:2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33人(92%)。转为窦性心律时间10min-23h,平均6.9h。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药物剂量150mg-900mg,平均为406mg。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8.
杜贞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3):265-266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它不仅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发生房颤,可使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增加手术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心房纤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快速型心房纤颤(A 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并快速型A f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30例(65.22%),有效13例(28.26%),总有效率93.48%;心电图改善显效18例(39.13%),有效22例(47.83%),总有效率86.96%。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CHF并快速型A f,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上升。60岁以上者发生率达4%,75岁以上者发生率可高达10%,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1.
12.
田志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17-18
目的:探讨新一代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联合胺碘酮防治高血压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高血压并心房纤颤,血压控制平稳后心房纤颤依旧患者60例,继续降压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每天加用胺碘酮0.2g、依普利酮25mg,6~12个月,对照组病人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每天加用胺碘酮0.2g,6~12个月,监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两组在防治心房纤颤复发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在血压控制平稳的原则下,联合应用胺碘酮、依普利酮较单用胺碘酮有明显降低心房纤颤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 (以下称房颤 )是冠状动脉搭桥 (CABG)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房颤尤其快速房颤 ,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甚至心源性休克 ,减少心肌供血 ,增加心肌耗氧量 ,诱发心肌梗死 ;有时因血栓形成和脱落还可导致脑卒中 ,延长患者在ICU的停留及住院时间 ,甚者影响病人预后[1~ 3 ] 。本文就其发生率、易患因素、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 发生率和发病时间 虽然近些年麻醉技术和手术技巧已有显著改善 ,但CABG术后房颤发生率并未明显降低。国外报告 ,发生率波动在 11%~ 4 1% ,多数在 2 0 %~ 4 0 %之间[1~ 7] 。我国阜外医院… 相似文献
14.
张庆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3):104-10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推,继续以1—0.4mg/min维持静脉滴注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3次/d,口服6d;0.2g,2次/d,口服7d;0.2g,1次/d,口服7d;0.1g,1次/d,口服5次/周维持。结果胺碘酮治疗房颤总有效率89.3%。结论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高疗效长期使用也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李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84-85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毛花甙C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2例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用毛花甙C和胺碘酮。结果毛花甙C组和胺碘酮组复律及控制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4.2%和93.5%;两组无明显QT间期延长,校正QT间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组所有复律成功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效果好于静脉注射毛花甙C,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预防房颤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均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慢性房颤复律后患者 ,排除甲亢所致房颤病例。服用胺碘酮组 4 2例 ,普罗帕酮组 31例。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 0 6 g/d ,逐渐减量 ,维持量 0 1g/d至每周 1 0 g/周 ;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 4 5 0~ 6 0 0mg/d ,维持治疗量为 15 0~ 30 0mg/d。两组病例均长期随访 ,比较两种药物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 ,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服药顺从性。结果 疗效 :胺碘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37、35及 32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88 1%、83 3%及 76 2 %。普罗帕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 8、2 2及 17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90 3%、77 1%及 5 4 8%。副作用 :两组均见部分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普罗帕酮组 2例因心衰而停药 ,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作为药物治疗手段 ,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于预防房颤复发均有良好的作用 ,但长期疗效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 (PAF)与P波离散度 (Pdisp)的关系及胺碘酮对其治疗效果 ,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观察测量 5 0例心房纤颤患者最宽P波时限Pmax和Pdisp ,并与 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心房纤颤病史者作对比分析。PAF患者予胺碘酮治疗 ,观察有效者与无效者服药前后Pmax、Pdisp的变化亦作对比分析。结果 PAF患者Pmax、Pdisp与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PAF患者Pmax >110ms、Pdisp≥ 4 0ms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PAF患者予胺碘酮治疗后 ,胺碘酮治疗的有效率为 79%。有效组治疗前后Pmax、Pdisp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无效组治疗前后Pmax、Pdis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max、Pdisp可用于预测PAF的发生与评价药物疗效。胺碘酮对治疗及预防PAF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安装AAI或DDD型起搏器后 ,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 :负荷量 0 2g ,每天 3次 ,7d ;继以 0 2g ,每天 2次 ,7d ;维持量为 0 1~ 0 2g ,每天 1次 ,长期维持。结果 :1例囊袋积血 ,钝性分离伤口 1 0cm清除积血后痊愈 ,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6~ 10 2个月 ,均获显效 ,随访期间未发现起搏器的并发症和胺碘酮的副作用 ;电极导管植入即时、术后 3个月和术后 6个月的起搏阈值 (固定脉宽 0 5ms)心房电极分别为 (0 5 5± 0 0 4)V ,(0 62± 0 0 4)V ,(0 5 6± 0 0 4)V ;心室电极分别为 (0 49± 0 0 9)V ,(0 61± 0 0 6)V ,(0 69±0 0 7)V。结论 :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纤颤的疗效、安全性及最小维持量。方法口服胺碘酮 ,开始以 0 .2 g,3次 /d,连用 1周 ,然后0 .2 g,2次 /d,连用 1周 ,转复后改为 0 .2 g,1次 /d,连用 1个月 ,再改为 0 .1g,1次 /d,连用 3个月 ,并根据病情减量 ,直到最小维持量。转复失败者 ,2周后给予电复律 ,成功后改维持量。出现毒副作用者停药。结果 12 4例平均观察 (3 .8± 1.6)年。有效率达 79% ,转复后维持量每日为 0 .0 5~ 0 .2 g,平均为 (0 .1± 0 .0 4) g,并且对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者均有改善作用。毒副作用小。结论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维持量要注意个体差异 ,以最小量维持。适用于伴有各种心脏病的心房纤颤患者 相似文献
20.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原发病对症治疗及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仅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内径低于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