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5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分区,根据分区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方法有:(1)全脊椎切除5例,(2)椎体切除7例,(3)矢状扇形脊椎切除2例;(4)椎体附件扇形切除1例,9例患者术后局部脊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和放射痛缓解,骨力改善,有坚固内固定者术后2周在支具(石膏)保护下离床活动。7例良性肿瘤平均随访4.5年,均无局部复发,恶变与转移现象,8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3.4年,1例于术后1年死亡,1例骨瘤患者术后半年局部复发,截瘫症状加重,行二次减压手术,结论:根据WBB脊柱肿瘤外科分区而提出的手术计划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本组结果表明脊柱肿瘤切除较彻底,复发率低,近,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0年8月共31例脊柱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均施行手术治疗。包括肿块全部或部分切除及脊柱重建术。结果 平均随访30个月,手术优良率90.3%,21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1例为颈部脊膜瘤术后8年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缓解;6例转移癌术后5个月至4年内死亡。结论 脊柱肿瘤患应尽早争取手术治疗;对转移癌患,结合外科手术及系统的综合治疗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脊柱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的外科疗效。方法对29例脊柱转移眭肿瘤患者进行脊椎肿瘤切除减压,单纯植骨或钛网、人工椎体植骨加椎弓根钉棒或钢板螺钉内固定,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均给予化疗、放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椎节的稳定性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62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其中12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内固定物在位,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问高度恢复。结论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的外科疗效肯定,适应征具备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局部复发伴脊髓及/或神经根压迫患者再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局部复发的脊柱转移癌患者行再手术治疗(局部肿瘤彻底切除或肿瘤大部切除环形减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对患者神经功能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MRI,CT及X线片等评估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分析患者局部复发原因、手术适应证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行局部肿瘤彻底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 447 m L;3例患者行肿瘤大部切除环形减压,平均手术时间10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3 m L。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4.7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局部复发主要由于初次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病灶及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癌局部复发伴脊髓及/或神经根再次压迫的患者,在全身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仍可考虑再次手术并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控制肿瘤局部复发,挽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但对于手术适应证需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于脊柱肿瘤一期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 12例脊柱肿瘤行前、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Ⅰ期全脊椎切除、脊髓减压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 11例获得随访 ,按照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有 1级以上提高 ,所有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术后复查平均植骨融合时间 3个月。1例脊索瘤术后 1年复发 ,1例巨细胞瘤术后 9个月复发。结论 :针对脊柱肿瘤的性质、部位 ,通过不同的手术入路行一期全脊椎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彻底切除肿瘤 ,重建脊柱稳定性并体现了个体化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6.
脊柱原发骨肿瘤相对少见,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6%~8.8%,其中良性肿瘤的发病率约占原发骨肿瘤的1%,恶性肿瘤约占5%,而脊柱是骨转移瘤最好发生的部位,约占全身骨转移瘤的50%.原发肿瘤中以血管瘤、骨巨细胞瘤、骨髓瘤、软骨肉瘤等常见[1-2].绝大多数(80%)脊柱肿瘤发生于椎体并向椎弓侵袭,而发生于后方附件的肿瘤少见.由于脊柱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前方紧邻大血管及内脏,两侧有神经根走行,椎管内是脊髓,这就使得脊柱肿瘤不能像四肢肿瘤那样进行分期,也不能像四肢长骨肿瘤那样行瘤段骨整块切除,并且脊柱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很小,因此脊柱肿瘤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疗效差,一直是骨肿瘤治疗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肿瘤切除手术与姑息减压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生存时间,以利于更好的适应证选择.[方法]对2002年11月~2010年11月38例行肿瘤切除手术和45例行姑息切除减压手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评估并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3 ~91个月).采用VAS评分、ECOG评分、Frankel分级对疼痛、功能状况和脊髓功能进行评价.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结果]切除组中位手术时间360 min,姑息组240 min (P<0.000 1).切除组中位出血量3 500 ml,姑息组中位出血量1 200ml (P<0.000 1).切除手术和姑息减压手术的VAS评分和ECOG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两组间疼痛缓解和功能状况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前有脊髓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85% Frankel分级得到改善,姑息组为83%.术后切除组18%神经功能再次恶化,中位时间13个月.姑息组31%神经功能再次恶化,中位时间6个月.切除手术组8例发生并发症(21.1%),姑息组9例(20%).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姑息组为9个月(P =0.001).[结论]肿瘤姑息切除减压手术出血少,时间短,风险小,适用于有严重不稳定疼痛、硬膜或神经根压迫的一般情况较差、预期生存期3~6个月的患者,是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对于预期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尽可能切除肿瘤,达到中长期的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8.
Wei F  Liu ZJ  Ma QJ  Liu XG  Jiang L  Dang GT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01-804
目的 探讨脊柱原发肿瘤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并及时再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989年3月至2005年9月以大块切除及刮除的方式实施全椎切除、全椎体切除或全椎弓切除治疗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和脊索瘤5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43例(78.2%)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6~16.5年,平均随访5.8年。34例患者术后按要求定期复查,发现肿瘤复发12例,1例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复发且范围广泛,行姑息刮除手术,最后一次复查时带瘤生存。11例患者肿瘤范围局限,再次实施肿瘤彻底切除手术,术后6例患者随访1~9.5年未见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半年发现复发,但因经济困难放弃手术,最后一次复查时带瘤生存;另外4例患者再手术后又多次复发,经反复切除,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系统疾病以外,其余3例患者于最后一次术后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未定期复查者9例,待出现症状再行检查时均发现肿瘤复发且病灶范围广泛。其中2例因发生在相对容易显露的部位,实施彻底切除后继续随访1年和6.8年肿瘤无复发。余下7例仅实施姑息性刮除手术,至末次随访时均已死亡。结论术后定期复查、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及时再次手术是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肿瘤的长期控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治疗脊柱肿瘤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脊椎肿瘤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术中大出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肿瘤,且术后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逐支超选择性栓塞肿瘤靶动脉。结果成功的术前栓塞病例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为400~3 000ml。结论脊柱肿瘤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本文对栓塞的手术时机选择、栓塞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因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多次手术治疗的情况,以期提高早期发现、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包括再次手术次数、术前估计和准备、完整切除率、手术范围、组织病理学。结果 再次手术平均1.79次(1~4次)。首次复发和再次复发的完整切除率分别达76.19%和66.67%。切除最多的脏器是肾脏(6例)和部分小肠(6例),其次是部分结肠(5例)。结论 对于复发性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只要无远处转移,就应该剖腹探查,争取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脊柱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在不同类型瘤周组织中的侵袭距离,为两者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将7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与10例脊柱脊索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按瘤周组织类型的不同,分为骨皮质组、软骨组、骨松质组、肌肉组、脂肪组和瘢痕组,分别测量各组标本肉眼边界(MSM)、组织学边界(HLM)与分子边界(MCM),并进行各边界组内比较和MSM.HLM、MSM-MCM组间比较.结果 除骨皮质组与软骨组外,其余4组边界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骨松质组、脂肪组、肌肉组和瘢痕组MSM-HLM,MSM-MCM差值显著大于软骨组和(或)骨皮质组同一种差值(P<0.05),边界差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1.68 mm,8.64 mm,13.08 mm和9.98 mm.结论 脊椎可被视为一个解剖间室,对局限于该间室的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应首选全椎切除;在瘤周松质骨、椎旁肌肉和脂肪组织内行广泛性切除时,切除范围应达到肿瘤肉眼所见范围外1.3 cm,1.5 cm和1.0 cm;重视首次手术切除彻底性,复发再手术时,瘤旁瘢痕切除范围至少应达到肉眼所见范围外1.0 cm.  相似文献   

12.
颈胸段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胸段脊柱通常是指C7~T1椎节 ,该段肿瘤临床比较少见 ,由于该节段处于颈椎前曲与胸椎后凸交界处 ,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 ,手术暴露困难 ,技术要求高 ,外科处理较为棘手。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以及脊柱肿瘤治疗理念的不断完善 ,颈胸段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对颈胸段肿瘤的切除范围、应用解剖、手术入路及内固定作一综述。1 切除范围由于解剖关系复杂 ,Enneking外科分期用于颈胸段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不易把握。理论上 ,整块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及其发生的间室最为理想 ,但因椎管内的脊髓不能切除 ,不易达到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脊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脊柱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6例复发性脊柱肿瘤患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接受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7 ~ 46岁,平均33.2岁.肿瘤位于胸椎5例,腰椎(L1)1例.病理包括骨巨细胞瘤3例,乳腺癌、鼻咽癌、肺癌骨转移各1例.分析6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节段、手术切缘、神经功能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切除1节段1例,2节段2例,3节段3例.手术时间7.5~12.0 h,平均8.9h;出血量2500~4500 ml,平均3 116 ml;无手术相关脊髓损伤.术后病理证实边缘无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合并硬膜撕裂1例,胸膜破裂2例,胸腔大量积血1例.随访12 ~47个月,平均随访23.2个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3例术前E级患者术后仍为E级,2例术前C级患者术后恢复至D级,1例术前B级患者无明显恢复.结论 部分复发性脊柱肿瘤仍适合后路全脊椎切除术,但需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先进的外科技术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精密的影像仪器能早期揭示脊柱肿瘤的破坏和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CT引导下的脊椎穿刺活检,可以在术前明确组织学诊断,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尽早为患者进行各种治疗。术中麻醉管理水平和术后监测能力的大大提高,保障了大型手术的安全进行。上述多学科的进步,使我国脊柱肿瘤外科有了长足的进步。脊柱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其外科治疗的关键和肢体肿瘤一样是彻底、完整切除,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治愈率。但对于脊柱肿瘤,彻底、完整切除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从近年我国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得到延长,转移性脊柱肿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转移性脊柱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多学科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稳定性,降低脊髓压迫的可能性,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这些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手术治疗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  相似文献   

16.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附33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因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多次手术治疗的情况 ,以期提高早期发现、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 ,包括再次手术次数、术前估计和准备、完整切除率、手术范围、组织病理学。结果 再次手术平均 1.79次 (1~ 4次 )。首次复发和再次复发的完整切除率分别达 76 .19%和 6 6 .6 7%。切除最多的脏器是肾脏 (6例 )和部分小肠 (6例 ) ,其次是部分结肠 (5例 )。结论 对于复发性的腹膜后肿瘤患者 ,只要无远处转移 ,就应该剖腹探查 ,争取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4例涉及椎体及其后部结构的全椎骨肿瘤的外科治疗,介绍了全椎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注意事项。手术采用后路附件切除,上下椎体Steffee钢板内固定,前路椎体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初步效果满意。本手术难度大、出血多、危险性高,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以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9.
脊柱肿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及其预后。方法:对103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外科治疗方式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8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神经根痛缓解甚至消失,脊髓压迫症状改善或缓解;术后6个月、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90.3%、44.7%、29.1%、8.7%。结论: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多数表现为局部疼痛,部分患者有脊髓、神经根损害的表现。手术必须考虑全身情况,限于脊柱不稳、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局部疼痛剧烈且原发病灶已积极处理、或原发灶不明手术作为明确病理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的患者。根据肿瘤侵犯部位、患者耐受手术情况、预期寿命等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的一期或二期手术。手术能够稳定和重建脊柱,减轻或缓解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