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随着三种抗原/抗体系统: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及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和 e 抗体  相似文献   

2.
1 乙型肝炎三种抗原、抗体系统检测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现能分别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及抗-HBs、抗-HBe和抗-HBc抗体.  相似文献   

3.
固原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分布情况调查叶桂珍为了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县人群中的分布状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95年10月对城乡人群进行了乙型肝炎表现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的抽样调查,同时对HBs...  相似文献   

4.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现能分别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及抗-HBs、抗-HBe和抗-HBc抗体.实验室检查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在我区发病较多,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摸清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原)、抗—HBe(抗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在牧区蒙古族居民中的分布,我们于1979年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行了有关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流行的高发区[1],我国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2亿~1.5亿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有3 000万人。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表面抗原(HBeAg)组成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前S1抗原的存在反映病毒活动性复制和肝损害前S1抗原抗体系统影响病情的发展和HBV感染的预后,与HBV复制关系密切。HBV血清免疫学标志检查是目前临床分析乙肝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实验依据之一。本文采用ELISA法对HBV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进一步证实血清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感染情况,以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共检测20种600份标本,表面抗原的检出率从6.7%至100%.结果表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血液里含有表面抗原外,唾液、眼泪、汗液、鼻咽部分泌物中等也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胃肠外途径和胃肠道途径.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尤以乙型肝炎最力严重。为了探索乙型旰炎病毒感染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的关系,我们对杭州市一组自然人群进行不调查,现报道如下。方法和对象一、方法每例调查对象由同定医务人员用统一方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的三大抗原、抗体和SGPT: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用RPHA法,1:16以上为阳性。②乙型旰炎表面抗体(抗-HBs)用PHA法,1:8以上为阳性。③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乙类传染病。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 ,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人群感染率达 8%~ 2 0 %。乙型病毒性肝炎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 ,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威胁更大。e抗原阳性者可以做为传染源传播乙型肝炎。因此 ,了解掌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情况 ,做到早期发现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 ,尤为重要。同时也为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现将齐齐哈尔市大学、中专、技校 2 0 0 0年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调查对象、材料与方法1.1 …  相似文献   

11.
何伟  田水林  施卫兵 《中国医刊》2023,(12):1307-131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B virus,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M,HBVM)、前S1抗原(Pre S1)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根据HBV-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surface antigen,HBs 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e-antigen,HBe Ab)、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 Ab)分别用a、b、c、d、e表示]检测结果分组,分析各组Pre S1定量与阳性率、HBV-DN...  相似文献   

12.
温州医学院1994年~1996年新生HBsAg调查分析黄梅花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是我国流行较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自然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平均为8.83%(1)。为了解我校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感染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参...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_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_c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两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表面抗原的抗原性是由球形、管形和大颗粒(常称为Dane颗粒)的外壳共同参与的。核心抗原的抗原性则由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即27毫微米左右的核壳体(Nucleocapsid)所构成。近年来研究指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出现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繁殖的标记。由于核心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安全性测定以及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础理论等方面。1976年起我们从尸解肝织织中提取得乙  相似文献   

14.
王步云  王玉媛 《吉林医学》1991,12(1):19-20,39
<正> 1977年Rizzetto等人研究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肝组织,于检测抗原分布时,发现一种新抗原,当时称其为δ因子。1980年从抗δ阳性肝细胞核中,取得的抗原、抗体系统与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后将其定名为HDV(丁型肝炎病毒),其所致发的肝炎,称为丁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对3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法以及31例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法观察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可致DNA 损伤,造成染色体畸变以及SCE 率升高,尤以慢性活动型为著,其原因可能由遗传因素有关的抑制性T 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常见传染病之一。据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并认为乙型肝炎抗原的分布是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相符,病毒感染是诱发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原因之一。为探索乙型病毒性肝炎与遗传的关系,深入了解其致  相似文献   

16.
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  相似文献   

17.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分子生物学 (一)HBV的命名、形态。自从1963年Blumberg首先发现澳大利亚抗原(Au)以后,证明此抗原与乙型肝炎传染有关,改称为乙型肝炎抗原(HBsAg)。以后对此抗原不同时期有不同认识,命名颇不一致。1976年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病毒专家委员会对其名称作了统一和修改,随着乙型肝炎病毒及相关抗原的研究不断发展,现认识到乙型肝炎病毒至少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e  相似文献   

18.
《肝博士》2006,(2):63-63
日前,卫生部发布《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着重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以遏制乙型肝炎高流行状态。规划提出,到2010年努力将全体中国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 7%以下,5岁以下儿童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规划同时提出,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重大传染病乙  相似文献   

19.
肝炎的名称     
肝炎已往称之为“传染性肝炎”与“血清性肝炎”,亦或称之为“病毒性肝炎甲型”与“病毒性肝炎乙型”;澳大利亚抗原问世以后,则称其为“乙型肝炎抗原(HBAg),”与其相应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公认的病海性肝炎至少有五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大量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_sA_g)阳性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_eA_g)阳性者其母婴传播率达92~97%。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做到优生,预防母婴肝炎的传播是优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