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为鼻内镜手术组,18例作为传统手术组。结果鼻内镜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61.11%,鼻内镜手术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7例的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5例Ⅰ期和18例Ⅱ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例Ⅱ期和2例Ⅲ期患者行鼻内镜加Caldwell-Luc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全部患者随访2~7年,共有2例复发,无恶变患者.结论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内镜、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及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期、Ⅱ期和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3.
周静  陈崇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07-230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例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随访2~5年,28例中3例复发,再次经鼻内镜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满意.准确的术前评估、骨膜下层切除肿瘤和术后定期随访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6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单纯在鼻内镜下或联合其他手术路径手术治疗,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用抗生素3~4 d预防感染。结果 62例术后随访1~3年,临床治愈53例,9例复发,经再次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疗效好,治愈率高。应成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例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诊1~3年,24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8.3%。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满意,但应选择病例,对KrouseⅠ~Ⅱ级病例适合采用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郝中平  肖嵩  秦红梅 《安徽医药》2012,16(8):1128-1129
目的观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通过对37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施以鼻内镜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均有病理检查证实,且全部给予随访,治愈33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经鼻内镜手术可以完整切除Ⅰ期、Ⅱ期及绝大部分Ⅲ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部分Ⅲ期联合Caldwell-luc术式即可。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及不影响容貌等优点,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治的60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完全手术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5年,6例复发,其中3例恶变,1例死亡。复发时间半年~2年,复发率10%。结论鼻内镜手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具有面部不留瘢痕、可以彻底切除肿瘤、效果好,手术后定期复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34例。结果经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4例,术后随访30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复发2例,复发部位为前筛顶、额隐窝,再次手术,随诊12个月无复发。本组手术无眶眼、颅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外科技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彻底切除瘤体,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同时避免了鼻侧切开等人为手术入路创伤,术后面部无切口瘢痕。  相似文献   

9.
杨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54-105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鼻内镜下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或者柯-陆手术+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联合径路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资料。结果:21例中6例失访,其余病例随访观察6—36个月,除1例因放疗后出现鼻腔粘连,其余均无复发。结论: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对邻近部位侵袭的发生。术后密切随访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晨  刘收厚  刘志标 《河北医药》2010,32(24):3460-346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鼻腔或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7例,包括鼻腔肿瘤28例,鼻窦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追踪随访并统计分析,对手术方法及处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能彻底切除肿瘤,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总复发率为10.8%,恶变率为2.7%,治愈率89.2%,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确切疗效,其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非常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永红 《河北医药》2011,33(4):583-583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是常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发病率为0.4%~4.7%,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易恶变的特点,故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和同期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所有患者系Ⅰ期和Ⅱ期病例。结果在鼻内镜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0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1例15个月复发再手术治愈。在鼻侧切开术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例恶变,6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留,予以微波处理,2例分别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均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患者康复快,术后换药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按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分析2003 年8 月至2009 年8 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病理和临床诊断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完成术后随访2年以上病例26 例,术前做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 扫描,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按照Krouse 分类法分为4 级:Ⅰ级8 例,Ⅱ级15 例,Ⅲ级3 例,Ⅳ级0 例.结果 术后随访1~2 年,26 例患者术后复发2 例.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Krouse Ⅰ~ Ⅱ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视野清楚、创伤少、出血量少、复发率低;对于肿瘤Ⅲ级以上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株洲市一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0例,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结果对60例患者术后随访24~50个月,54例患者痊愈,6例复发,其中Ⅲ期4例,Ⅱ期2例,没有恶变病例,复发率为10.0%。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只要操作者能够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根据病变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准确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彻底切除病变部位,术后定期随访,就能达到有效治疗同时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及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04年1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的局限于鼻腔及鼻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患者采用局麻加控制性降压麻醉、鼻内镜下手术切除.结果 8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均彻底切除肿瘤.鼻内镜随访1~3.5年,1例(12.5%)术后复发,鼻内镜再次切除随访1年以上未再复发,余7例未见复发.结论 控制性降压配合局麻、鼻内镜下切除局限鼻腔及鼻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达到有效、安全的治疗目的 ,同时能减低和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黄杰  陈丽  高莉莉 《东南国防医药》2011,13(1):40-41,69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原因和预防。方法选取1997年7月至2005年10月48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施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并观察疗效,根据Krouse分期,T1级8例,T2级28例,T3级12例。结果 48例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未见复发和恶变病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T1~T3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微创,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复发,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0~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鼻部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相比较。结果 39例患者平均随访(12.6±4.3)个月,3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切除了病变组织,2例患者术后复发,术后复发率为5.1%,复发时间为8个月和14个月,行二次手术成功切除后,均治愈。鼻内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传统鼻部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0.0%)低于传统鼻部手术组(5.0%),鼻内镜手术组手术成功率(94.9%)高于传统鼻部手术组(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具有微创、美容等优点,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手术后易复发,有恶变倾向。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鼻科医生的关注,并有多方研究报道。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已获得良好疗效,并已为国内外鼻科学者达成共识,但在手术后如何控制其复发率则少见报道。笔者对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加用射频处理术腔创面,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防止乳头状瘤术后复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经鼻内镜鼻内进路手术替代部分鼻外进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采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14例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随访时间24~60个月,上述病例仅1例在术后3个月复发,经鼻外进路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治愈,其余13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经鼻内镜手术技术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甚至在肿瘤侵犯了后筛和蝶窦时也可以完全切除,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 总结5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的表达,并取鼻息肉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结果 5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率26.0%,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的复发率最低;5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HPV16阳性27例,阳性率为54.0%,20例鼻息肉仅有4例HPV16阳性,阳性率为20.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4.53,P<0.01).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易复发,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的复发率最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可能与HPV16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