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皮的损伤情况 ,选择性冠脉造影评估冠脉病变的危险分数 ,分析冠脉内皮损伤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 ,探讨冠脉内皮损伤在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37例心绞痛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 ;18例对照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在介入手术中采集冠状窦血液标本 ,测定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含量和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量 ,以此反映冠脉内皮损伤情况。按照Califf介绍的危险分数 (jeopardyscore)评价选择性冠脉造影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窦血中NO浓度明显降低 ,ET浓度和CEC数量均明显增高 ,NO浓度与危险分数呈明显负相关 ,ET浓度与之呈明显正相关 ,CEC数量与之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冠脉内皮损伤与冠脉病变危险分数密切相关 ,内皮功能不全很可能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因素之一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冠脉造影所见的冠脉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冠脉内皮损伤 ,有助于更确切地评估冠脉病变的程度和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6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并检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一氧化氮浓度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9.92μmol/L±10.46μmol/L比75.19μmol/L±5.21μmol/L,P=0.036),高敏C反应蛋白则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1 mg/L±0.003 mg/L比0.50 mg/L±0.015 mg/L,P=0.004),两组内皮素浓度无明显差别;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同无复杂狭窄者相比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有明显差异,不稳定心绞痛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内皮素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中无复杂狭窄者(216.52pg/ml±33.63pg/ml比173.35 pg/ml±36.12 pg/ml,P<0.001);两组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无明显差异,但不稳定心绞痛组中有复杂病变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显著降低.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重.冠脉造影所见的冠脉病变结合相关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有助于更确切地评估冠脉病变进而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以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资料。结果:26例心律失常不伴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心肌缺血者,冠脉病变阳性率11.5%。34例心律失常伴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者,冠脉病变阳性率91.1%;其中左前降支病变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右冠状动脉病变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组冠脉造影阳性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律失常伴典型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者很可能是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疑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冠脉病变阳性组134例,其中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104例(77.6%),不伴心绞痛30例(22.4%)。冠脉病变阴性组124例,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6例(4.8%),不伴心绞痛118例(95.2%)。结论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诊断冠心病可能性大,而仅以心律失常诊断冠心病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患者3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ET-1显著升高,NO、FMD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NO降低有显著性意义。NO、ET-1、FMD均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收住沧州市中心医院的648例STEMI患者,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结果,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和随访结果。结果 648例STEMI患者中有56例冠脉造影正常,占8.6%。该组患者中年龄较轻、大量吸烟者居多,多无心绞痛、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病史,且多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明确诱因。完成随访的51例患者中,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原性死亡。结论 STEMI可以发生于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冠脉内皮受损继而引起冠脉痉挛或急性血栓形成并血栓自溶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随访发现部分患者既使口服他汀类及钙拮抗剂等药物来稳定内皮、预防痉挛,仍有心绞痛症状发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心肌梗塞、典型心绞痛、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共90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心肌梗塞组占100%,典型心绞痛组占79.2%,不典型心绞痛组占37.5%。心肌梗塞组及典型心绞痛组与不典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造影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肌梗塞组与典型心绞痛组比较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不仅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且有益于冠心病的分型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冠脉造影阴性与阳性胸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状态对胸痛患者的意义。方法对本院13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冠脉造影阴性组平均年龄小于冠脉造影阳性组(60.2岁±1.1岁vs65.0岁±1.2岁,P0.01),且女性(51.5%vs28.1%,P0.01)、不典型心绞痛症状(48.5%vs21.9%,P0.01)比例较高;冠脉造影阴性组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阳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的特点是以中青年人多见,女性比例高,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冠脉造影阴性组较冠脉造影阳性组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胸痛症状可能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  相似文献   

9.
唐子健  李树仁 《心脏杂志》2020,32(3):306-310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是指患者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且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所有临床表现,排除非冠脉因素,行冠脉造影未见50%以上狭窄的临床综合征。在所有接受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约有40%的患者表现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考虑为NOCAD。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易损斑块与血栓栓塞、冠脉微循环障碍和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等。因行冠脉造影时往往未发现有意义的血管狭窄,使得本病易被忽视,且预后不佳。本文就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杨华  沈珠军 《心脏杂志》2011,23(4):558-559,561
背景:典型变异性心绞痛是心绞痛并发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由冠脉痉挛引起。病例:一位68岁男性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发现右冠状动脉近端薄壁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冠脉痉挛是变异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而冠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引起冠脉痉挛的基础疾病,薄壁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破裂可能是其潜在病因。结论: 不稳定斑块破裂可能会引起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明确“撕裂”与“破裂”两个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变化与冠状动脉(冠脉)内皮损伤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测定其冠状窦和外周血中ox-LDL、一氧化氮(NO)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比较两组与正常对照组(20例)间相同和不同部位之间指标的差异。结果UA组、SA组患者冠状窦血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ox-LDL和CEC均明显增高。冠状窦血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外周血,ox-LDL和CEC均明显高于外周血。对照组冠状窦与外周血相比三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局部ox-LDL升高与冠脉内皮损伤相关,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病情恶化以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37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占58.7%,其中70.3%狭窄程度大于50%,43.8%为多支冠脉狭窄。年龄、性别、病程、血脂在冠脉狭窄与非狭窄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意义,但伴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高血糖或高血压患者。另冠脉狭窄中67.5%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ST下移≥0.2mV。26例冠脉狭窄大于50%的患者作了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消失。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尤其伴高血压、高血糖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下移≥0.2mV患者多数有冠脉器质性狭窄,甚至为多支冠脉狭窄,其次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潜在的病理解剖基础,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三支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状况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心绞痛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18例对照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在介入手术中采集冠状窦血液标本,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以此反映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后超声声学造影剂由冠状动脉直接注入,完成超声心肌声学造影。采用视觉评分法对心肌灌注进行定性分析,并由心肌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得到以下参数进行定量分析:造影剂峰值密度、达峰时间及曲线下面积,分别反映心肌血容量、灌注速度及心肌血流量。结果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窦血中NO浓度明显降低,ET浓度和CEC数量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NO浓度与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T浓度和CEC数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水平密切相关,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水平的高低结合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内皮损伤程度,有助于更确切地评估冠脉病变的程度和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变异性心绞痛(VA)做为心绞痛(AP)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药物诱发实验、尸检等已证实冠状动脉痉挛可以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上,亦可以发生在冠脉病变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冠脉病变,因急性冠脉痉挛而导致冠脉闭塞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的病例临床上亦不少见,即使对于有狭窄的冠脉病变的VA患者,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87年5月至2001年5月869例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69例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为67例,占7.7%.分析其临床特点,该组患者中以年龄较轻,多无心绞痛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大量吸烟者居多为特征.结论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并非少见,提示,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血栓自溶亦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是血管内皮衍生NO的前体,它可增强正常冠状动脉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冠脉对乙酰胆碱的反应。但是局部给予L—精氨酸能否扩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狭窄的冠状动脉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L—精氨酸和D—精氨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自主神经功能的活动在调节冠状动脉血流中起重要作用,而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将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和冠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早在1910年,就曾有报道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死后尸检冠状动脉完全正常。近年来人们发现该类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病例中占10%~30%,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临床首先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疼痛性质与冠心病心绞痛相似,如果不加以识别,易造成误诊。本文15例首诊均误为冠心病心绞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MPO和MMP-9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PO、MMP-9表达程度较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二者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和不稳定性,其中表达程度升高者可能处于向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的阶段.MPO和MMP-9可能成为判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10年,Osler报告了一例反复发作心绞痛的男性青年患者,死后尸检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1951年,Zoll亦报告了大量相似的观察结果。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普及,评估冠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已成为可能,并发现越来越多的冠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患者。CASS的研究表明,500例明确的心绞痛患者,其中13%的冠脉血管造影正常,有的报告认为此类患者占冠脉造影的30%。X综合征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心功能改变Kemp于1973年将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但无冠脉狭窄和冠脉痉挛证据的命名为X综合征。1987年,Lancet杂志提出了新的概念:活动后出现典型心绞痛,无冠脉狭窄和痉挛,也无其它明显原因(高血压、瓣膜病和明显心肌病),且静息心功能正常,并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运动试验阳性,TI~(201)显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病变情况 ,对 18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 ,且不断演变。 18例患者均有有意义冠脉狭窄 ,冠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痉挛可能是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生基础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