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波  邹翠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50-1851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形钢板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41例,术后进行早期适当的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优27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90.2%。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桡骨复位后的长度、关节面平整和达到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009年间,我们共收治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54例,出院后定期随访,应用Dienst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3.6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再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板等情况,术后Dienst评分优39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6.3%。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复位确实,固定坚实牢固,恢复桡骨长度,保持关节面完整,临床疗效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桡骨骨折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T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2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18个月,平均15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AO关节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15例,良4例,差1例。结论采用T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两组患者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较复位前改善明显(P<0.05),且临床愈合后较复位前也均改善明显(P<0.05),但复位后、临床愈合时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的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轴向缩短两组患者复位后及临床愈合后情况较复位前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复位后桡骨轴向缩短长度虽得以恢复,但临床愈合时桡骨轴向缩短长度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其治疗效果及桡骨轴向缩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可有效维持桡骨长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秀芳  刘晓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87-1488,1491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08年11月~2011年11月资料完整的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36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优于石膏夹板外固定术(P<0.01)。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可有效维持桡骨长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术后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可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朱新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55-155
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3例,应用Dienst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肢功能进行评价,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6.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无再骨折、骨折再移位、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术后Dienst评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通过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使骨折部位解剖复位,有效恢复和维持桡骨长度,保持关节面完整,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骨折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 a,统计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06%(95/101)]高于对照组[85.15%(8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掌侧内固定治疗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使用掌侧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均采用掌侧切口T型钢板内固定,其中2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0~36个月,远期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者29例,优良率90.63%。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大多数病例通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丢失率高,容易遗留肢体短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以老年人居多,常由于日常生活中遭受轻微外力所致。近年来,随着车祸、高坠伤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多,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日益增多,而且大多数患者为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由于青壮年外伤后对手腕外观及功能要求均较高,这使得传统保守手法复位治疗受到严重挑战。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笔者采用手术切开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8例22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双喜  何相臣 《海南医学》2011,22(17):75-77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关节外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72例,对获得随访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4例患者获6~14个月随访,平均9.6个月。x线显示,3个月内骨折全部愈合,复位无丢失。根据Aro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45例、良i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掌侧人路复位,较易恢复桡骨远端正常解剖结构;“T”形锁定钢板固定简单可靠,具有固定后复位不易丢失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练,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术后石膏托制动1周开始腕关节功能训练。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均在2个月内愈合。按照D 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9.47%。结论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较好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面平整,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41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9个月,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9~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3周。有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术后血肿,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无伤口感染。根据X线片测量,术后掌倾角从6°-14°(平均9.2°);尺偏角从12°到25°(平均18.8°)。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进行综合评定:优23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0.2%。结论:LCP可牢固把持骨块,适于早期活动,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随访资料完整的39例。临床疗效以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锁定钢板或非锁定钢板)进行分析。结果:优22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疗效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骨折的类型,内固定方式与疗效有关(P<0.05),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相比,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27足,其中SandersII型4例4足,III型16例16足,IV型6例7足,采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9个月随访,平均14.5个月,优20足,良5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92.6%。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能早期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47-847,917
目的:综合评价手术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粉碎件骨折的治疗及其疗效。方法:针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4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A0分类,B型骨折31例,C型骨折16例。全部病例入院后均采用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参照Neer’s临床标准评定:优31例,良12例,手术优良率达91.5%。本组术后均无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闭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配到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30例)与手法复位闭合外固定组(30例)进行治疗,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Mcbrid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随访1年后,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3.3%,闭合外固定组优良率为60.0%,钢板内固定组Mcbride评分优于闭合外固定组(Z=3.307,P=0.00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手法复位闭合外固定相比,能够有效的稳定骨折复位,使患肢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和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31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或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钢板平行放置于肱骨髁内外侧柱两侧固定,重建肱骨远端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Gassebaum标准评定,手术治愈的优良率83.9%。另有内固定失效1例,造成肘关节畸形愈合;钢板近端螺孔部位骨折移位1例,再手术后出现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尺神经挫伤3例,非手术治愈。【结论】双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骨折可靠、方法简便,能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肘关节粘连和僵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或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按Dienst功能评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运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