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方法:我科品管圈小组于2013年7月13日成立,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对我院特需病房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率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败率由8%下降到3.3%。经过解决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特需病房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率降低,提高了护士自信心。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特需病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促进了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神经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活动主题,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由原先的80.36%上升至92.75%。结论:品管圈手法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从而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分析外周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由圈员共同制定有效的对策,对比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骨科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评估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与静脉治疗效果,以确认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从7.99%降至3.34%,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骨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意识,规范静脉输液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为活动主题,对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目标,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调动特诊部护士工作积极性,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明显变少,减少护患纠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40例留置胸腔穿刺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研究"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解析、对策拟定、遵循PDCA程序,制订对策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3.30%,对照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知识与技能,并培养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8年7~10月采血的50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品管圈活动后2019年1月~4月采血的5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率由2.48%降至1.52%;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7.84%,增幅达2.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实践,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10.6%降低至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0,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品管圈(QCC)在提高儿童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现况分析,制定静脉穿刺流程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品管圈不仅提升了护士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技能,而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科室团队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童输液室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期间内开展了以"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儿童输液室护士对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总结,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整改方案进行了严格实施.选取在本次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活动开展前一年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3.3%,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rrjk》2017,(16)
目的 :本文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院内自201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0例需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其中600例患者中有150例患者穿刺失败,占25%;在150例穿刺失败的患者中,因患儿哭闹造成的体位固定不当以及家长原因造成的穿刺失败有90例,占总穿刺失败的60%;另外因护士技术、心理等因素造成穿刺失败的有60例,占总穿刺失败的40%。结论 :通过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和服务,降低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行小儿静脉穿刺术失败原因,并对相应改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1~2014年1月于我院儿科进行静脉穿刺治疗失败的167例患儿病例资料,通过对穿刺过程、患儿病例以及操作失败护士进行研究与询问,分析失败原因,并针对原因探讨对策措施。结果:患儿自身原因、操作护士原因、家长原因以及操作时室内因素影响为导致最终发生穿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各自占比率分别为68.3%、12.0%、3.0%、16.8%。结论:导致小儿静脉穿刺术操作失败的因素有很多,患儿自身原因占比较大,根据引起失败原因,针对性的采取做好穿刺前准备、加强对血管选择与识别能力、提升操作护士专业水平与心理水平、与家长强化沟通交流等改进措施,即可有效降低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发生机率,提升治疗效果,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在门诊输液中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营造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提高该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品管圈培训模式引入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严格按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使病人满意度从91.3%升高至96%;静脉穿刺缺陷由13.7%下降至6.3%。圈员的责任心、责任荣誉、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品管手法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充分得到了医院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蒋静 《现代养生》2016,(4):279-280
目的:研究识别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心内科护士心电图错误识别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实施之前的识别率与实施后的识别率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电图错误识别率由10.67%降至4.67%,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心内科护士心电图错误识别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皮下瘀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指南圈",并设计圈徽,全程围绕"降低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积极开展活动,经过圈员们头脑风暴的热烈讨论,拟订计划活动进度表,完成目标要求,调整圈能力为75.0%,改善重点为80.0%,找出5个真因:介入手术流程不完善、压迫器位置不正确、缺乏相关宣教材料、弹力绷带加压过松、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并经计划对策有效实施,以降低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3.5%降低至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专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传统护理组和品管圈护理组平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3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静脉输液患儿839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2014年3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静脉输液患儿841例作为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风险因素,探讨管理对策,制定解决方案。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实验组小儿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减少了小儿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效果,保证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联合品管圈活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目标管理及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及方法,即确定总目标值、分目标值,全员参与,组织培训,制定并落实计划,加强过程监管及目标考核,对全院7个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进行监测。比较目标管理联合品管圈活动前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集束化护理措施依从率、半卧位依从率、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正确率、口腔护理依从率。结果目标管理联合品管圈活动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29‰(例/千机械通气日),显著低于基线值12‰(P0.01)。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集束化护理措施依从率从活动前的78.1%上升到活动后的96.3%;半卧位依从率从活动前的87.7%上升到活动后的97.8%;手卫生依从率从活动前的67.0%上升到活动后的89.4%;手卫生正确率从活动前的78.3%上升到活动后的89.7%;口腔护理依从率从活动前的91.4%上升到活动后的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标管理联合品管圈活动能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和正确率,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9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情况,与2015年9月-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期)间配置工作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冲配错误、放归错误、配送错误是常见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差错种类,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对提高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该科开展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小组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该科2014年5月开展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具体讨论进行现状调查,找出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并根据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根因分析,设定预期达到目标数值,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实施到实际护理工作中。结果通过规范护士日常操作,培训护士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规范导管固定方法等措施的实施,降低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炎发生率。结论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