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不能有效地清理呼吸道,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颅脑外伤特别是重型伤,不仅直接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并可直接影响呼吸道而发生支气管粘膜下出血、神经原性肺水肿、肺炎等并发症。一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加重脑组织的缺氧与水肿。因此,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在临床护理中,首先确保呼吸道通畅,改进吸痰方法,及时、充分地吸痰,防止舌后坠,预防医源性呼吸道不畅;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呼吸道粘膜干燥所导致的支气管壁粘膜出血、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该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0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 102例病例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且多数病例发生于气管切开术后4~6 d,所分离的6种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广谱耐药. 结论为有效控制感染,除加强对患者及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护理、消除易感因素外,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分泌物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sTBI)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制订临床救治和抗感染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528例行气管切开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下呼吸道感染率、相关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327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61.9%;共分离出病原菌647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8.5%、20.1%和1.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0.0%、21.8%、19.0%和18.5%;在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头孢派酮的耐药率较高均>6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0.0%,鲍氏不动杆菌对所有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其中,对头孢唑肟、头孢他定、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达100.0%,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也均超过90.0%;在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87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2.5%,MRSA对头孢唑林、苯唑西林、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75.0%;有33株为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27.5%,MSSA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为93.9%,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sTBI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可根据其病原学特征合理选取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晓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52-154
目的找出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神经外科64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设为感染组,随机抽样63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为非感染组,拟定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设置统一的两组表格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慢性疾病无相关性;而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意识障碍、插入胃管、应激性溃疡、全麻手术、亚低温治疗有相关性. 结论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作好预防性消毒与隔离是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葛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3):215-216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下呼吸道其他感染。据有关文献报道,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在国外发生率为0.5%~5.0%,国内为0.9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感染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1月229例重型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对感染患者应用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头孢菌素联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等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9例气管切开患者有18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78.6%;共培养出病原菌22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62株占73.7%;经过治疗后显效82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72.2%。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极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较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或者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感染对策,为医院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273例ICU患者,对其年龄、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镇静剂的使用、呼吸机的应用及病原菌的分布等因素与医院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7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106例,感染率为38.83%;106例患者送检痰标本297例次,经细菌学检验共分离出2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06株占77.74%,革兰阳性菌37株占13.96%,真菌22株占8.30%;危险因素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镇静剂的使用、呼吸机的应用等.结论 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其耐药性严重;加强对ICU的管理及危险因素控制,是预防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院前紧急气道处理7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紧急气道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6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院前紧急气道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中偏转头部13例,置口咽通气管52例,紧急气管插管13例;全部病人安全送至医院。结论:院前急救中应积极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紧急气道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陪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并在病房增添手卫生设备,指导陪护人员手卫生,通过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7%,观察组有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管理,让陪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93例肝胆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了术后医院感染的原因。结果 193例住院患者中,10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7%。结论医院决策人员应增加对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的敏感性,高度重视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医院感染,加强高危人群的基础护理工作,合理应用沟通技巧,实施健康宣教,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葛兰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7,1(1):125-127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实施2001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2001年我院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0.62%,比2000年(0.73%),下降0.11个百分点.结论: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做好空气、环境及有关器具的卫生学监测;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措施,可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葛兰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7,1(8):125-127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实施2001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2001年我院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0.62%,比2000年(0.73%),下降0.11个百分点。结论: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做好空气、环境及有关器具的卫生学监测;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措施,可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监测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 了解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005年1-12月重症颅脑外伤74例气管切开患者48 h后,1周内送检2次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3.04%,革兰阳性菌占11.23%,真菌占15.73%,通过控制感染的各因素,感染率由2004年的90.77%降至48.65%.结论 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降低重症颅脑创伤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3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因发病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极易引起各种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使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作者对厦门市第二医院2008年发生医院感染的3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进行调查,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抗生素耐药性改变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方法:对某院1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抗生素耐药性改变与抗生开绿灯应用构成比的改变进行分析,找出二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与抗生素应用构成比的改变有相关关系。结论:抗生素应用构成比的改变可改变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临床预防和治疗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1月麻醉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22例,取其深部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利用K-B琼脂法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22例发生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以采用全麻导致感染为主,共48例占39.34%;共分离革兰阳性菌56株占43.75%,革兰阴性菌72株占56.25%;感染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结论患者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具有耐药性,临床发生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先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试验,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陈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44-3344
随着我国医保待遇提高,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特别高,增加了老年患者的痛苦和住院费用.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658例老年患者,住院后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269例次的临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及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9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98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03%;男性感染率(11.75%)高于女性(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开颅手术的感染率(18.15%)高于保守治疗(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63.64%)居首位,其次为泌尿系感染(20.77%)。结论脑外伤患者及时诊断,尽快把握手术和治疗时机至关重要;注意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口腔护理、体位变换,严格洗手制度等,使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达到更好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某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180例中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有87例,发生率达48.33%。与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93例患者相比,患者的年龄、有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气管插管、GCS评分低、合并胸部损伤以及脑疝等均可使下呼吸道感染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有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气管插管、GCS评分低、合并胸部损伤以及脑疝均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避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早期积极呼吸道管理在重型颅腑外伤昏迷患者救治中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实施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机械通气等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在ICU内没有因为呼吸道阻塞、窒息、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的直接原因导致死亡患者;没有在院内转送及手术准备过程中发生呼吸道意外;误吸患者观察3—7d未发生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没有发生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经过早期积极的气道管理在保障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改善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