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剥夺睡眠脑电图(EEG)对儿童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0例常规EEG检查阴性的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进行剥夺睡眠EEG检查;比较剥夺睡眠EEG检查阳性与阴性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并对有关指标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睡眠剥夺EEG检查阳性62例(56.4%)、阴性48例(43.6%).与睡眠剥夺EEG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有缺氧窒息史的比率显著增高,有发作诱因的比率和癫痫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发作时间明显延长(P <0.05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是影响睡眠剥夺EEG阳性率的相关因素(P <0.05~0.001).结论 剥夺睡眠EEG可提高儿童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率,癫痫的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均为影响其阳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脑电图(EEG)在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psychomotor epilepsy,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01—2014-01选取行常规性EEG检查正常的158例PE患儿行剥夺性EEG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PE患儿分为剥夺睡眠EEG阴性组102例以及阳性组56例,分析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剥夺睡眠EEG诊断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剥夺睡眠EEG阳性组癫痫发作频率及有发展诱因的比率低于阴性组,而缺氧窒息史比率高于阴性组,发作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发作频率是影响剥夺睡眠EEG阳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PE患儿应用剥夺睡眠EEG诊断可提高阳性检查率,患儿癫痫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及发作频率可影响剥夺睡眠EEG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22例癫痫女患者136次妊娠作了前瞻性研究。如患者总的癫痫发作少于3次、发作次数的资料不完全或妊娠以流产结束者均被排除在这项研究之外。对研究的患者通常每月作一次神经病学的估价,记录癫痫发作的病史,检查临床应用药物的毒性,注意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规律地服用每日药量。通过睡眠剥夺(指患者比平素睡眠开始延迟2小时以上)来诱发癫痫发作。测定抗痫药物的血浆浓度。86例(占63%)患者用一种抗痫药物治疗,25例患者用二种,2例患者用三种药物治疗。23例患者未用药物。患者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25±4岁,癫痫的病期平均13.7±6年。其中大发作60例、局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后癫痫样发作(附9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本院近6年住院脑血管病1474例。有抽搐发作者91例。总发病率6.2%,脑出血、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6.7%,5.2%及11.3%。91例中69例癫痫样发作发生于卒中后头二周内。其中74%发生于血管病当时或病后24小时内。发作仅一次者31例(34%),二次发上者50例(55%)。10例(11%)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全身发作者38例(42%),部分性发作53例(58%),蛛网膜下腔出血组75%为全身发作,脑出血、脑梗塞组以部分发作为主,考虑病变与脑叶受累有关,尤其是顶,额,颞叶受累有关。治疗方面我们认为仅有一次发作者不需长期用抗癫痫药,如发作频繁且为部分发作则应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5.
禁睡脑电图     
神经病学家很早在临床实践中就注意到某些人失眠或睡眠周期紊乱能引起抽搐,但当时无实验证明。Blake 等(1973)第一次报告,正常人睡眠消失数小时,脑电图α波逐渐减少。Gibbs(1947)用自然睡眠活化癫痫病人脑电图。Rodin(1961)报告禁睡(Sleep deprivation)后正常人的脑电  相似文献   

6.
对于仅有一次无诱因癫痫发作(unprovoked seizure)的病人是否用药,一直有争议.作者曾报道某群体第一次癫痫发作后3年内的复发率是27%,本文挑选确认为第一次无诱因发作的病例,并进一步随访该群体4年后的结果.第一次无诱因癫痫发作的定义是没有可知诱因而出现的第一次癫痫发作,若在癫痫发作前有不肯定的诱因,如睡眠剥夺、精神紧张等,也作为无诱因发作.作者根据目击者描述将起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根据病因,将发作  相似文献   

7.
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使用此法阳性率较高。使用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证实感觉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临床现象,作者对19例全身性发作癫痫病人采用声音刺激抑制由过度换气所诱发的失神发作脑电活动,139次发作中79次抑制成功。本组包括病人19例,男5,女14;3~38岁(平均16岁);发作类型:8例失神发作,4例肌阵挛发作,2例合并前两种发作,4例全身强直发作,1例不典型失神发作。过度换气(每次5分钟,共三次,每次间隔3分钟)诱发失神发作。第一次刺激在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结论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41例剥夺睡眠诱发癫痫脑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夺睡眠是癫痫脑电图的诱发方法之一,国外早已应用,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41例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13~60岁(平均29岁)。本组均为临床诊断为癫痫或可疑为癫痫的患者,并经1~3次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者(见附表)。 方法 检查前24~26小时不睡眠,不用任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过度运动发作(hypermotor seizure)的癫痫临床症状特征及手术预后。方法 8例运动过度发作的患者,分析癫痫37次发作期间的临床症状,临床发作的起始时间,癫痫病灶的位置,手术结果及病理结果。结果 过度运动发作动作包括:撞头、上肢舞动、前后出拳动作、踢脚、肢体甩动、下肢蹬车动作、躯体翻滚、躯体晃震、骨盆前后甩动等反复激烈动作。癫痫发作中其他发作症状包括:匝眼、扮鬼脸、紧握和抓挠、怪声、紧张姿势。过度运动发作在一次癫痫发作开始的l~53秒(平均12.2秒)时出现,持续时间l~40秒(平均18.6秒)。癫痫灶位置:内侧额叶5例,外侧额叶2例,外侧颞叶l例。8例中,7例术后癫痫发作消失。病理:8例均为皮质发育异常。结论 过度运动发作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躯体和近体关节的反复激烈运动,常与其他类型发作混合发作;额叶癫痫容易产生此类发作,尤其是额叶内侧起源癫痫;外科的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常规脑电图正常的颞叶癫痫病人进行剥夺睡眠诱发。方法 常规脑电图检查每人2次以上正常者,再进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结果 颞区以癫痫综合波出现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以灶性阵发。癫痫波出现时间在思睡期—睡眠Ⅰ期、睡眠Ⅱ期以后癫痫波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 剥夺睡眠诱发对癫痫尤其是颞叶癫痫及常规脑电图正常的癫痫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还可对将要减药或停药的癫痫病人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报告急性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43例,平均发病年龄58.2岁。其中,脑出血26例(60.5%),脑梗死6例(16%),脑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25.6%)。癫痫发作时间以卒中后24小时内多见(76.7%)。痫性发作形式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少数继发全身大发作。EEG阳性率占91%。治疗用药以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常规脑电图正常的颞叶癫痢病人进行剥夺睡眠诱发。方法常规脑电图检查每人2次以上正常者,再进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结果颞区以癫痫综合波出现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以灶性阵发。癫痫波出现时间在思睡期-睡眠I期、睡眠Ⅱ期以后癫痫波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剥夺睡眠诱发对癫痫尤其是颞叶癫痫及常规脑电图正常的癫痫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还可对将要减药或停药的癫痫病人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睡眠感知误差与睡眠结构的关系。方法 收集102例癫痫患者,比较 低估睡眠时间组、评估基本准确组、高估睡眠时间组间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 78%的癫痫患者存在睡 眠感知误差,低估者占35%,高估者占43%。与评估基本准确组比较,低估组伴有强直-阵挛发作的比例 更高。在高估组、评估基本准确组、低估组间,N1+2期脑电醒觉指数依次趋于增大;与评估基本准确组比较, 高估组N3 期觉醒比例增大。结论 大多数癫痫患者存在睡眠感知误差,伴有强直-阵挛发作者趋于低估 睡眠时间。癫痫患者的睡眠感知误差与睡眠不稳定性有关;其中,低估睡眠时间与N1+2 期睡眠不稳定性 增加有关,高估睡眠时间与N3期睡眠不稳定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现报告一种发生于新生儿与小婴儿的难治性癫痫——大田原综合征(OS)1例如下。1病例女,19 d。因"反复抽搐17 d"于2010年10月25日入院。患儿于出生第3 d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眼睑及四肢抽动,口唇紫绀,约10 s缓解,发作后体温39.5℃。之后反复发作,每天2~3次,不伴发热。近2 d发作频繁,每10 min发作1次。患儿发病以来精神欠佳,吃奶、睡眠可。病  相似文献   

17.
睡眠和癫痫两者间的重要区别是能否被唤醒。伴有复杂症状的癫痫发作常常发生在睡眠中,某些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梦行症和夜惊可能类似于复杂部分性癫痫(CPS)。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伴有睡眠和过度嗜睡周期性交替出现的CPS病人。 男性,于1968年(4岁4个月)因多动和周期性过度嗜睡而首次就诊。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7.6磅,产期和新生儿期无异常,以后仅在说话和语言功能方面有轻微的迟缓而运动及其他获得性技能正常。沿有癫痫发作和睡眠障碍的家族史。在1周岁末时出现明显的多动和冲动,近3岁时变得更为突出。在20个月时开始出现一种明显的发作性行为型式。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癫痫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95~1998年收治脑出血患者214例,其中并发癫痫者15例(7%),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6~71岁(平均58.5岁),45~50岁2例,51~60岁11例。脑出血后距发作癫痫时间:12小时内4例,12~24小时5例,1~2天3例,3~5天2例,6天1例。癫痫发作类型:局限性运动发作6例,大发作9例(其中癫痫连续发作2例)。患者住院6小时~45天(平均13.5天),每个患者在院发作1~3次(平均1.33次),3小时~20天(平均10.1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合并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的临床及多导睡眠图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4例临床诊断为发作性睡病同时合并RBD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对其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症状:本组24例均存在白天不能控制的过度嗜睡(100%);临床症状表现形式有睡眠相关性幻觉、睡眠瘫痪、猝倒发作、夜间睡眠中打鼾、憋醒、夜间睡眠中拍打同床人、梦境扮演经历。PSG分析:24例患者中24例N1期睡眠时间增加(100%);18例N2期睡眠时间减少(75%);18例N3期睡眠时间减少或消失(75%);12例REM睡眠时间延长(50%);9例(37.5%)存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情况(AHI5次/时);15例(62.5%)存在周期性肢体运动(PMLS指数15次/时);24例伴随下颌肌电持续或间断增高(100%);12例伴随出现肢体或颜面部异常活动(50%)。MSLT分析:24例平均睡眠潜伏时间均小于8 min同时大于或等于两次REM起始睡眠(100%)。结论成人发作性睡病患者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性嗜睡症状需与发作性睡病相鉴别;发作性睡病者常合并RBD,异常动作并非每夜都发生,但PSG可发现微小的异常动作或肌电活动,帮助疾病诊断;发作性睡病常合并周期性肢体运动,且分布在REM睡眠期较多时,需注意是否同时存在RBD可能。  相似文献   

20.
癫痫有时是脑内出血(ICH)的首发体征;一些病人的癫痫发作可成为脑出血的永久性后遗症。本文论述了脑内出血(ICH)病程中癫痫的发生率和发作时间、癫痫与出血部位的关系、外科治疗及临床后果。作者研究分析了经 CT 证实的123例原发性脑内出血(ICH),年龄23~85岁(平均61.8岁),78%有高血压病史;男性占46%,女性54%。平均随访4.6年。本组123例病人有31例(25%)在住院前、住院期间和住院后5年内至少有一次癫痫发作。出血症状表现为癫痫者占13%。脑叶出血病人中癫痫发生率最高。脑叶出血44例(33%),额叶11例,枕叶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