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梗)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和新生毛细血管,观察新生毛细血管周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与修复的特点。方法建立犬陈旧性心梗模型,在模型建立后1.5h(早期)和5个月(晚期)分别做99mTc-MIBI静态、硝酸甘油介入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犬损伤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新生的侧支循环毛细血管。结果损伤区近正常区一侧肌原纤维束Z、M线清晰,部分线粒体正常,另一部分线粒体轻度受损,有水肿、空变;近坏死区一侧,线粒体变形,基质密度降低,部分线粒体嵴不完整,有空泡。新生的侧支循环毛细血管周围可见正常和有空泡的线粒体。坏死区心肌细胞变性,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论损伤区心肌细胞为正常线粒体、可逆性损伤线粒体和不可逆性损伤线粒体交织共存;在新生的侧支循环毛细血管周围,多数为已恢复功能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2.
陈宪英  张国旭  王治国  贾迎  王影  张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20-2521,F003
目的 研究犬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心梗)损伤区心肌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与^99mTc—MIBI摄取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犬12只,建立陈旧心梗模型,5个月后取心脏,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缺损区和可逆性缺损区内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放射性分布缺损区无完整的心肌细胞;^99mTc-MIBI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主要为低血流灌注的心肌细胞,心肌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变形严重,基质密度下降、有灶状空化,线粒体空泡散在分布、少数连续分布,膜和嵴不完整;部分线粒体轻度变形,基质密度降低程度较轻,有点状空化,嵴排列不整齐或部分凋落。在近正常心肌一侧,多数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近似卵圆形,线粒体膜基本完整,基质密度轻度降低,嵴排列较整齐,偶见损伤较严重的线粒体。结论 ^99mTc-MIBI的心肌摄取量与细胞损伤的程度有关;在^99mTc-MIBI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血流灌注改善后,大部分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修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犬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心梗)损伤区心肌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与99mTc-MIBI摄取量的关系。方法选择犬12只,建立陈旧心梗模型,5个月后取心脏,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缺损区和可逆性缺损区内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放射性分布缺损区无完整的心肌细胞;99mTc-MIBI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主要为低血流灌注的心肌细胞,心肌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变形严重,基质密度下降、有灶状空化,线粒体空泡散在分布、少数连续分布,膜和嵴不完整;部分线粒体轻度变形,基质密度降低程度较轻,有点状空化,嵴排列不整齐或部分凋落。在近正常心肌一侧,多数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近似卵圆形,线粒体膜基本完整,基质密度轻度降低,嵴排列较整齐,偶见损伤较严重的线粒体。结论99mTc-MIBI的心肌摄取量与细胞损伤的程度有关;在99mTc-MIBI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血流灌注改善后,大部分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修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肌灌注显像在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作用。方法:心梗犬(n=9)和心梗后即刻TMR犬(n=12)术后24小时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靶心图定量测定缺损分数,与术后24小时以上不同时间的TTC测定的梗塞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的比较。同时,进行心肌组织学检查和评价犬的生存率。结果:①所有犬均见左室前壁和心尖区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或缺损,但激光组所见的缺损范围明显较梗塞组小,心梗组缺损分数DF(0.35±0.05,n=9)高于激光处理组(0.30±0.06,n=12),P<0.05。激光组梗塞面积和左室面积比IS?蛐LV(0.07±0.05,n=11)明显小于心梗组(0.18±0.06,n=8),P<0.05。②HE染色显示心梗组(术后14~90天)均见广泛的陈旧性心梗;激光组(术后30~90天)可见心肌坏死和炎性肉芽及瘢痕形成呈灶性分布,不同时期切片还可见到开放或半开放的陈旧激光管道,伴有内皮形成,腔内和周围心肌间隙均可见较多红细胞。管道周围见丰富的新生小血管。③心梗组生存时间?眼(18.0±2.7)天?演明显短于激光处理组?眼(51.3±3.4)天?演,P<0.05。结论:TMR能有效地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减轻AMI后的心肌细胞损害,缩小心梗范围,提高AMI动物的生存率;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可准确评价犬AMI行TMR后的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状况,并能预测TMR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内毒素诱导犬休克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杂种雄性犬8条,经中心静脉30min注入内毒素(LPS)650μg/kg,采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当平均动脉压下降至基础值的20%时认为内毒素休克模型复制成功。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成模时循环血中TNF-α、IL-6、IL-10浓度的变化,并观察成模时心肌病理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静脉注入LPS后MAP、CO、HR逐步下降,而PAP、PVR、SVR逐步上升,成模时各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成模时循环血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上升(P〈0.05);心肌病理可见有部分心肌灶性坏死,坏死区心肌细胞存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实验犬内毒素(650μg/kg)输注后3h左右达到休克标准,且该模型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心肌再血管化机制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钬激光和True-cut活检针心肌再血管化近、远期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利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对犬缺血心肌模型进行心肌超声微泡造影。结果部分结扎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缺血模型后,缺血区超声微泡密度明显降低,分别用2种方法再血管化后,2组犬缺血区超声微泡密度较缺血时均明显增加,接近其缺血前的微泡密度;再血管化区超声微泡较其他部位提前显影。远期超声微泡检查显示心肌灌注较急性缺血时也有一定改善。结合组织学方法发现,远期心肌灌注的改善得益于隧道周围新生循环结构如心肌窦和新生血管的增加。结论钬激光和True-cut活检针隧道均可即刻使缺血心肌灌注改善,并逐渐闭塞,新生循环结构使缺血区得到有限的灌注。应用新一代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超声心肌微泡造影结合组织学方法可作为研究心肌再血管化机制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
镁盐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整体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前运用镁盐,观察镁盐对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电镜下可见再灌组的再灌注区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病变较单纯性缺血更严重,表现为大部分肌原纤维溶解,呈凝固性坏死,大部分肌节结构消失;且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更明显,71.4%的犬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镁盐组的再灌注区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轻,仅见心肌细胞轻度水肿及线粒体肿胀,血清CPK水平降低,无一只犬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结果提示镁盐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形成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放射性微球法测量局部心肌血流量,HE染色计数血管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结扎后3d、7d、14d和28d侧支循环与心肌细胞凋亡的一系列演变过程,采用相关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梗死周边区凋亡心肌细胞数随时间逐渐降低。梗死区和周边区的局部心肌血流量在结扎后3d最低,以后逐渐增加,与血管计数的增加相平行。梗死周边区的侧支血流量和血管计数与该区域的凋亡心肌细胞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961和-0.805,P〈0.01)。结论:梗死周边区侧支血管的生长可减少该区域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缺血中心区的神经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而缺血边缘区脑组织的损伤是可逆的,尽快恢复该区域的血流,保护神经细胞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al growth factor,VE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促进血管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长和侧支循环的建立的作用。VEGF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侧支循环的建立.通过改善脑血流及直接保护神经元,达到减轻缺血性损伤,提示可将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超声微泡介导VEGF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VEGF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大白兔左股动脉结扎后随机分为3组: A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DNA; B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C组作为对照.于治疗后4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侧支循环建立和血管新生.结果 DSA可见用超声破坏微泡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新生血管较多;单纯局部注射质粒可促进部分血管新生,而对照组的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较少.各组免疫组化所测血管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静脉心肌志学造影在动态评价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时缺血、坏死心肌,及侧支循环逐步建立开放中的价值。方法:7只健康杂种犬,分别于基础状态,左冠前降支(LAD)结扎即刻、结扎后3h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分析冠脉闭塞后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VI),测量充盈缺损区面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只犬于LAD结扎2min时因发生室颤死亡,统计分析时剔除,其余6只犬经静脉MCE未见血流动力学影响。LAD结扎3h的造影充盈缺损面积小于结扎即刻(P<0.001);LAD结扎3h的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较结扎即刻明显增加(P<0.001);心肌病理染色确定的坏死心肌部位在MCE的充盈缺损范围内。结论:MCE是反映心肌血流灌注的安全、有效方法,可准确评价冠脉急性闭塞时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及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钬激光和True-cut活检针心肌再血管化近、远期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利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对犬缺血心肌模型进行心肌超声微泡造影。结果部分结扎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缺血模型后,缺血区超声微泡密度明显降低,分别用2种方法再血管化后,2组犬缺血区超声微泡密度较缺血时均明显增加,接近其缺血前的微泡密度;再血管化区超声微泡较其他部位提前显影。远期超声微泡检查显示心肌灌注较急性缺血时也有一定改善。结合组织学方法发现,远期心肌灌注的改善得益于隧道周围新生循环结构如心肌窦和新生血管的增加。结论钬激光和True-cut活检针隧道均可即刻使缺血心肌灌注改善,并逐渐闭塞,新生循环结构使缺血区得到有限的灌注。应用新一代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超声心肌微泡造影结合组织学方法可作为研究心肌再血管化机制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取家兔结扎左心室冠状动脉前降支8周后,记录其单相动作电位;采用二步消化法分离左心室游离壁3层心肌细胞。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单细胞动作电位。结果 陈旧性心肌梗死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中层的动作电位时程(MAPD90)明显延长,而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不明显,3层心肌的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增加。在体单相动作电位的离散度较单细胞动作电位要小。应用眯达普利后,其复极不均一性得到改善,室颤阈值上升。结论 咪达普利可降低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复极离散度,这可能是其减少陈旧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颌面部爆炸伤时的血管损伤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重庆当地成年犬18只,随机分为创伤后0h、6h、24h、72h、7d取材组及对照组。对其颌面部爆炸致伤,伤后不同时间点切取距伤道不同距离的肌组织及小血管行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结构检查观察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损伤情况。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情严重,血管损伤明显,小血管损伤可波及到距伤道4.5cm处,伤道周围肌组织内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组织内出血及炎细胞浸润明显,组织呈镶嵌状坏死。结论颌面部爆炸伤时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损伤是组织损伤严重及进行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时心肌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NELM)、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时不同损伤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梗塞交界区心肌组织中可见散在大量MELM染色阳性细胞;电镜检查细胞呈凋亡特征。在坏死区和正常心肌组织中均未发现NELM染色阳性细胞。梗塞交界区DNA电泳呈梯状,符合细胞凋亡图谱。坏死区心肌DNA电泳图谱呈均匀弥散状态,正常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水岭梗死患者的Willis环侧支循环能力。方法对100例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Willis环的侧支循环通路。结果48例分水岭梗死患者,27%未发现Willis环侧支循环通路,13%出现后交通动脉侧支血流。52例无分水岭梗死患者,4%未发现Willis环侧支循环通路,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的比率增高至52%(P〈0.01)。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的比率两组大致相同,分别为60%和63%。结论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无Willis环侧支循环和低比率的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与发生分水岭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下称心梗)绝大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在冠状动脉狭窄达50~75%时,即不能充分供给血液而发生心肌缺血,并可能因血流瘀滞形成血栓至心肌梗塞,在心电图上可显示缺血、损伤、坏死图形。心梗按其发展过程分为急性与陈旧性。急性心梗指发病4~8周内者,死亡率高;陈旧  相似文献   

18.
孙劲松  奚九一 《临床荟萃》2002,17(24):1475-1477
血管成形术和旁路手术治疗,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干预方法,然而术后血管的再狭窄以及旁路移植物再闭塞限制了其应用,而这些治疗手段对那些动脉病变程度严重且范围广泛的病例并不适用.血管新生,是机体对缺血的生物学反应,可以提供侧支循环改善缺血,被称为闭塞性血管疾病的"生物搭桥术"或"分子搭桥术".对各种生长因子作用的了解是血管新生疗法的基础.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的芽生(angiogenesis,血管新生)和侧支血管的发展(arteriogenesis,动脉生成),是动脉闭塞性疾病改善缺血损伤的治疗选择.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使用重组生长因子和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治疗,可有效改善侧支循环,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流量.目前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研究的生长因子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uth factor,bFGF).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监测四肢动脉损伤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形成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临床高度怀疑四肢血管损伤行CDFI检查患者,重点观察肢体远端有无侧支循环,以及形成时间、部位、血流方向,脉冲多普勒(PW)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流速(Vmax)、频谱形态、阻力指数(RI).结果 结果77例患者,正常17例,动脉损伤60例;动脉损伤患者中,34例肢体远端形成侧支循环,其中完全动脉胁迫征17例,完全断裂6例,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11例.肢体远端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特征为双向、低速、小慢波或低阻类静脉样频谱.结论 四肢动脉损伤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具有特征性血流动力学改变,为CDFI定性诊断近端四肢血管损伤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由于周围神经只是神经元细胞的轴突,有关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神经元细胞上,因此,关于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可以借鉴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某些经验.目的观察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于周围神经损伤区移植后周围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在周围神经损伤区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并迁移到脊髓.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医学研究所.材料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8只,体质量1.5~2.5 kg,雌雄不拘.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②采用以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观察培养细胞.③制备兔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选择一侧坐骨神经损伤区为移植侧,注入生理盐水、胶原基质蛋白及细胞包埋液至0.01 mL(含干细胞1×1010L-1);另外一侧为对照侧,注入胶原基质蛋白悬液0.01 mL.移植后3个月灌注固定,行自体周围神经损伤区移植;移植区、脊髓区、对侧损伤区和正常神经区取材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干细胞移植区、脊髓区、对侧损伤未移植区神经纤维形态及神经元细胞.结果移植区生长的神经纤维密度及连续性明显比对侧未移植区高,光镜下可见较多的许旺细胞;放大至400倍视野下,还可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郎飞氏结;神经纤维间隙也可见有黏液基质,并有少数成纤维细胞;移植区、脊髓区和对侧未移植坐骨神经损伤区均未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存在.结论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缺损区移植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不能在周围神经移植区、脊髓区和对侧缺损对照区以神经元的形式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