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IM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DNT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 IM患儿DNT细胞百分比(9.3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4.26±1.68)%(P<0.01),CD3^+CD4^+T细胞百分比(21.45±9.87)%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5.07)%(P<0.01);而CD3+T细胞及CD3+CD8+T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M患儿DNT细胞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提示IM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为IM患儿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抗原表达与手工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抗原表达,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比较两者检测方法的优劣,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随机选择50例手工法检测的住院患者T细胞亚群结果,随机选择5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的住院患者T细胞亚群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检测总T细胞(CD3+)数值与两亚群(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总T细胞(CD3+)数值与两亚群数值吻合的程度高,差异小,手工检测总T细胞CD3+数值与两亚群数值吻合的程度低,差异大.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优于手工检测.建议有条件的临床实验室应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沈阳市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首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沈阳市2015~2017年新发现的923例HIV/AIDS患者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结果首次检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399.83±224.33)个/μl,44.42%的病例CD4+细胞≤350个/μl,其中CD4+细胞≤200个/μl占18.63%,已经进入艾滋病期。CD4+/CD8+比值为(0.31±0.18)。不同年份间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淋巴细胞均值随年龄增加逐步降低。不同性别和传播途径HIV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市新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中有大量的长期感染者,建议重点关注高年龄组的检测与管理,扩大HIV监测范围,并及时完成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SLE)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缓解期SLE患者及13例健康者采用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活动期CD4+细胞数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CD4+、CD8+T淋巴细胞对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B)细胞数则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SLE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值参考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湖南省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113名健康成人(18~60岁)静脉全血标本,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及CD8+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CD3+、CD4+和CD8+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 422、736和546个/μl,CD4+、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的中位数为52.56%和39.98%,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1.34。各参数值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湖南省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可为本地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病理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HIV感染者(HIV组)、50例AIDS患者(AIDS组)、31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的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单平台技术检测外周血T4及T8淋巴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HIV组、AIDS组外周血T4细胞计数分别为(673±362,337±278)、(129±124)(个/μl),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1);T8细胞计数分别为(478±243)、(940±844)、(707±636)(个/μl),HIV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4细胞与T8细胞比值(TH/S)分别为(1.49±0.90)、(0.39±0.38)、(0.18±0.17),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改变,能反映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lf缶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3^+,CD3^3+CD8^+),B淋巴细胞(CDl9^+),NK细胞(CD3-CDl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O.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闵行区新确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早了解HIV新确认感染者机体免疫功能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2017年新确认HIV感染者全血样本,使用FACSCount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29例新确认的HIV-1外周血样本,其中CD4~+T细胞计数最小为3个/μl,最大为969个/μl,均值为(306.89±182.97)个/μl,CD4~+T≤200个/μl占39.53%(51/129),201个/μl~350个/μl占24.03%(31/129),350个/μl占36.43%(47/129)。不同性别人群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4,P0.01)。不同感染途径(男男同性、异性)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8,P0.01)。结论 60%以上新确认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少于350个/μl,表明其细胞免疫水平较低,根据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建议优先启动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结果10-59岁组苗族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分别为(1426.71±462.92)个/μL、(787.54±258.36)个/μL、(589.86±242.91)个/μL和1.46±0.50;10~19岁年龄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F分别为10.80、8.51,均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50-59岁组(F=7.03,P(0.05);不同性别间上述指标无差异(t分别为0.98、0.80、0.88、0.16,均P〉0.05)。结论建立不同民族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57例AIH患者(AIH组)的临床资料, 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 根据线粒体染色数值匹配内置算法判定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Ig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患者发生Th细胞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H组ALT、AST、IgG、ANA滴度阳性率、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淋巴计数、Th细胞线粒体损伤率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8.90 ± 37.61)U/L比(30.96 ± 14.37)U/L、(102.40 ± 36.51)U/L比(31.12 ± 14.06)U/L、(18.4...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健康青少年和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布调查,建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浙江地区义务献血和健康体检者385例,血样用Multi TEST四色特异性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抗体进行荧光标记,FACS Cal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Mulfiset程序获取数据并分析结果,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百分位数法,采用95%可信区间确定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男性和女性的CD3^+的百分率和CD3^+CD4^+百分率和绝对数均有差异,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而CD3^+绝对数和CD3^+CD8^+百分率和绝对数没有性别差异。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个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均有差异,表现CD3^+CD8^+(相对数和绝对值)随年龄组增大而逐渐下降趋势,而CD3^+CD4^+(相对数和绝对值)则随年龄组增大而逐渐增加。浙江省健康人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范围:CD3^+百分数(%):47.98~82.60;CD3^+绝对数(个/μl):712.49~2367.55;CD8^+百分率(%):14.24~41.48;CD8^+绝对数(个/μl):219.14~1109.81;CD4^+百分率(%):24.15~51.66;CD4^+绝对数(个/μl):383.61~1345.60;CD4/CD8:0.70~3.25。结论健康人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分布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别。由于这种差别细微,可以在同一种族同一区域建立统一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IL) 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 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 [(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 [(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 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 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清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以下简称"艾滋病病例")细胞免疫状况,为该人群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选择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对364例HIV/AIDS人群外周血进行CD4+T、CD8+T细胞绝对值检测及计算CD4+T/CD8+T,比较不同感染途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364例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中位数为277.50(177.00~1 446.0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5.16%(128/364),201~350个/μl的占29.67%(108/364),351~500个/μl的占22.80%(83/364),500个/μL的12.36%(45/364);CD8+T细胞中位数899.00(44~4 547)个/μl,其中500个/μl的占65.22%(240/368),≥500个/μl的占12.23%(45/368)。结论清远市目前的艾滋病病例主要是由性途径感染引起,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前各种机会感染的发生概率,为早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提供参考。方法 ART前收集初治艾滋病患者年龄、婚姻状况、配偶是否感染、确诊日期、既往是否接受过ART、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确诊机会感染和机会肿瘤、曾出现的免疫低下的临床表现以及现患机会感染和机会肿瘤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53例初治艾滋病患者中男性955例,女性198例,开始ART时平均年龄(39.7±12.5)岁。自述配偶也为感染者的共124例,其中45对为夫妻均在接受ART。1 153例患者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39.7±109.0)个/μl。共计1 238例次发生AIDS相关性疾病或临床表现,以消瘦最为常见358例次(31.05%),其次为持续发热252例次(21.86%)、带状疱疹208例(18.04%)。457例因各种机会感染或肿瘤住院治疗并开始ART,CD4+细胞计数为(77.8±94.3)个/μl,发生AIDS相关性疾病为1 133例次(91.52%)。696例在门诊开始ART的患者,CD4+细胞计数为(180.9±98.0)个/μl,发生过AIDS相关性疾病的例次仅为105(8.48%)。结论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前已经出现了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AIDS晚期患者(尤其是CD4+细胞计数<100个/μl)在开始ART前更可能发生各种较严重的多重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白细胞介素-10(IL 10)的表达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抑制特异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3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39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普通肺结核组)及3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耐药肺结核组)的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组别人群外周血血清中TGF β1、IL 10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成人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17.09±5.43)%和(0.78±0.88)%;普通肺结核组外周血中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2.12±3.43)%和(2.79±1.65)%;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4.01±5.65)%和(4.51±1.47)%。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所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普通肺结核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肺结核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普通肺结核组 (P<0.05),并且耐药肺结核组TGF β1[(4.15±1.39)ρ/ng·L-1]、IL 10[(872.17±269.75)μg/L]明显高于普通肺结核组[分别为(3.03±1.42)ρ/ng·L-1、(266.83±57.09)μg/L]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2±0.77)ρ/ng·L-1、(105.21±23.56)μg/L] (P<0.05)。结论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可能削弱结核病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是导致结核病感染慢性化且出现耐药的原因之一; TGF β1、IL 10可能参与抑制机体细胞免疫,与耐药结核病的形成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免疫活化状态,探讨经性途径高暴露HIV-1不易感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37例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简称HEPS人群)、65例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者(简称HIV+人群)、128例健康对照者(简称HC人群)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4绝对数、CD4/CD8比值高于HIV+人群(P〈0.001),而该两类人群的CD8^+绝对数则低于HIV+人群(P〈0.001);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38^+/CD4^+、HLA-DR^+ CD38^+/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P〈0.001),同时HEPS人群的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C人群(P〈0.05);HEPS人群的HLA—DR^+/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和HC人群(P〈0.001)。结论HEPS人群对HIV-1的不易感性可能与其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活化抗原表达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HAART治疗1年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1年,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35例,检测CD4+T淋巴细胞<350/μL,开始HAART治疗,并于治疗0、6、12个月时分别检测其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童贞细胞、CD4+记忆细胞、CD8+激活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前,HIV RNA处于高复制水平,平均(4.62±1.09)×106copies/mL,HAART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均低于检测下限。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CD4+童贞细胞和CD4+记忆细胞均明显增加,12个月时,各组细胞计数[分别为(312±109.22) /μL、(150±57.34)/μL、(212±48.06)/μL]与基线[分别为(183±83.73)/μL、(73±20.40)/μL、(119±30.42)/μ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768±146.41)/μL、(424±87.06)/μL、(442±61.40)/μL](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427±99.79)/μL较基线(597±111.43)/μL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08±37.39)/μL(P<0.05)。结论HAART能快速抑制HIV复制,治疗1年能部分恢复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分布及耐药性毒株存在情况的调查。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使用NASBA方法测定病毒载量,用RT-PCR方法扩增HIV-1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该地区HIV感染人群中68.5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对数平均值为4.364±1.052,检测样本中有3例出现基因型耐药。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已进入发病高峰期,但HIV-1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水平还较低,应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作好耐药性监测工作,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