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外科治疗术后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国外报道发生率 60 % [1] ,国内报道2 0 %~ 70 % [2 ]。一旦发生皮瓣下积液 ,可影响愈合 ,并影响术后的放化疗及远期疗效。我院自 1 993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施行乳腺癌根治术 1 2 6例 ,对术中操作和引流作了适当改进 ,明显减少了皮瓣下积液的发生 ,同时也减少了皮瓣坏死现象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6例 ,男 1例 ,女 1 2 5例 ,年龄 2 6~ 79岁 ,平均 5 1岁。肿块直径 1 .0~ 9.0 cm。局部溃疡 6例 ,卫星灶 3例。术前肿块活检 41例 ,术前化疗 62例。行横切口 74例 …  相似文献   

2.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影响切口的一期愈合 ,也影响患者术后及时化、放疗。文献[1] 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 2 2 3%~71 0 %。 1996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我科用乳腺癌根治术废弃的三角形皮片游离植皮修补缺损创面 10 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 30~ 6 0岁 ,平均 5 4岁。临床分期[2 ] :Ⅰ期乳腺癌 30例 ,Ⅱ期 5 0例 ,Ⅲ期 2 0例。肿块部位 :外上象限80例 ,内上象限 2 0例。病理类型 :腺癌 78例 ,硬癌 18例 ,导管癌 4例。手术方式 :均行根治术。2 皮瓣处理方法常规术中切取梭形切口下方废…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心富  宋智良 《四川医学》2003,24(2):171-172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于 1996~ 2 0 0 1年采用Stewart横形切口乳癌根治术及自制负压瓶引流 87例。就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切口愈合情况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7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2岁。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癌肿位置 :外上象限 39例 ,内上象限 14例 ,内下象限 7例 ,外下象限 18例 ,中央 9例。癌肿直径 1 5~ 10cm ,平均3 8cm。分期 :Ⅰ期 13例 ,Ⅱ期 64例 ,Ⅲ期 10例。术式Halsted手术 11例 ,Auchincloss手术 76例。…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86~ 1998年 12年间 ,行乳腺癌根治术118例 ,其中乳腺癌术后皮瓣不同程度的坏死 38例 ,占 32 2 % ( 38/ 118)。现对皮瓣坏死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女 117例 ,男 1例 ;年龄 2 7~ 71岁 ;根据TNM分期Ⅰ期 2 5例 ,Ⅱ期 55例 ,Ⅲ期 30例 ,Ⅳ期 8例。引起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 :切口缝合有张力 13例 ,占 34 2 % ( 13/ 38) ;皮下积液 12例 ,占 31 6%( 12 / 38) ;术后压迫过紧 6例 ,占 16 8% ( 6/ 38) ;皮瓣分离不当 3例 ,占 7 9% ( 3/ 38) ;切口感染 2例 ,占5 3% ( 82 / 38) ;低蛋白、贫血 2例 ,占 5 3% ( 2 /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5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行适当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15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18例(10.8%),其中位于腋窝处14例,胸骨旁1例;皮瓣坏死2例(1.1%),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切口边缘;同时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方法,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为此 ,我们对 1991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行乳腺癌根治术12 6例中 ,术后皮瓣坏死 32例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4~ 6 8岁 ,按国际PTMN分期 :Ⅰ期 45例 ,Ⅱ期 6 7例 ,Ⅲ期 12例 ,Ⅳ期 2例。 12 6例中行根治术 83例 ,行改良根治术 43例。1.2  预防皮瓣坏死方法的改进 ①改善皮瓣血运 ,避免发生缺血 ;②注意彻底止血和结扎淋巴管 ,避免发生皮下积液 ;③改进电刀使用方法 ;④改进引流方法 ;⑤采用避免发生感染的措施。2  …  相似文献   

7.
皮瓣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进而可引起皮瓣坏死,影响切口Ⅰ期愈合及术后综合治疗。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6年5月共行乳癌根治术176例,根据皮瓣下积液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使皮瓣下积液率由以往58%下降至11.9%。现就皮瓣下积液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乳癌病人共176例,年龄29~73岁,平均53岁。其中Ⅰ期59例,Ⅱ期104例,Ⅲ期13例。均采用经典乳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21例。讨论1.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乳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即使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创面也有较多渗血…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乳癌根治术术中出血和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笔者自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6月对 34例乳癌根治术手术操作方法及术后处理进行一些改进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均为女性 ,年龄 46± 2 .8岁 (2 8~ 6 8岁 )。肿块直径 1~ 4.5 cm。 期 5例 , a期 14例 , b期 12例 , a期 3例。行经典根治术 3例 ,改良根治术 31例(Auchincloss法 6例 ,Patey法 2 5例 )。1.2 改进方法要点1.2 .1 将传统的纵向切口改为横向梭形切口 切口内至胸骨中线 ,外达背阔肌前缘 ,上…  相似文献   

9.
陈卫军  邵文龙  陈岸  梁兆煜 《海南医学》2004,15(10):12-12,1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 5 4例 ,随机分为两组。一组 ( 2 6例 )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 ,另一组 ( 2 8例 )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的同时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通过观察有无皮瓣坏死及切口愈合时间确定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结果 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组 2 8例 ,平均切口愈合时间 18± 3天 ,无皮瓣坏死 ,对照组 2 6例 ,平均切口愈合时间 2 1± 5天 ,皮瓣坏死 8例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乳腺癌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有效预防皮瓣坏死 ,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临床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分析80例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资料,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年龄、肿瘤位置,选择手术方式及切口,其中改良式根治术38例,根治术42例。横梭形切口38例,纵拔形切口42例。结果临床甲级愈合74例,乙级愈合6例。轻度皮缘坏死4例,皮下积液3例,肩关工活动受限8例,上肢淋巴水肿8例。并发症发生率30%。结论Ⅰ ̄Ⅱ及Ⅲ期未侵及胸肌者以改良根治术为主,Ⅲ ̄Ⅳ期以根治术为主。无论何种术式都要在根治基础上兼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理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上肢淋巴水肿。合理设计切口皮瓣,正确放置流管,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观察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情况。结果: 术后3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5例,其中位于腋窝处3例,胸骨旁2例;皮瓣坏死3例,主要集中在切口中段边缘,其中皮下积液合并皮瓣坏死2例。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至2 0 0 4年,我们先后为16 0例乳腺癌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以乳腺癌根治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现就其手术要点谈几点体会。1 临床资料16 0例均为女性,年龄2 8岁~6 5岁,平均4 8.2岁。癌肿部位:左侧4 2例,右侧118例,其中,外上象限97例,内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16例,内下象限14例,乳晕区2 1例。病程:最长5 a,最短1个月,平均16 .9个月。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术32例,乳腺癌扩大根治术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3例,单纯乳腺切除术6例。术后主要并发症:皮瓣坏死16例(6例植皮愈合,10例瘢痕愈合) ,腋下积液10例,胸骨旁积液2例。2 讨…  相似文献   

13.
梁日成  孔德周  罩红梅 《广西医学》2003,25(9):1769-176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乳腺癌各种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中 ,皮瓣坏死是常见的并发症。不但延迟切口愈合 ,而且影响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是影响乳癌手术近期效果的原因之一。我院1 998年 1 1月~ 2 0 0 2年 1 1月共行乳腺癌手术 2 3例 ,其中 3例发生不同程度皮瓣坏死 ,坏死率为 1 3%。本组对此 3例皮瓣坏死原因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30~ 5 5岁 ,平均4 0岁。肿瘤位于外上象限 2例 ,内下象限 1例。病理分型 :硬癌 1例 ,腺癌 1例 ,导管癌 1例。国际TNM分期 :Ⅱ期患者 2例 ,Ⅲ期患者 1例。行标准根治…  相似文献   

14.
曾智豪 《吉林医学》2014,(2):305-306
目的:观察可变"T"形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病灶位于乳腺内上、外下象限或多中心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Ⅰ期、Ⅱ期、Ⅲ期,肿瘤大小未达T3,应用可变"T"形切口行改良根治术。结果:全部患者伤口避免植皮,皮瓣小范围坏死2例(6.6%),经换药治疗愈合;甲级愈合27例(90%),乙级愈合3例(10%)。结论:部分乳腺癌手术应用常规切口较难处理,需植皮缝合或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几率较高,应用可变"T"形切口有较多优点,能充分利用皮瓣,最大程度避免了植皮及皮瓣坏死,取得满意效果,是常规术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根治术的不同手术方法均可发生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并发症,影响了术后及时化疗,放疗不能达到最佳综合治疗效果。我们从1989年至1998年应用一次性皮瓣移位减张缝合,腋窝置管负压吸引皮瓣贴附固定法(称改良皮瓣固定法)。经96例的临床应用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及结果本组96例全部为女性,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5岁。国际TNM分期:I期16例,11期38例,Ill35例,IV期7例。行经典根治术ot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发生切口边缘轻度干性坏死6例,占6.25%,锁骨下积液4例,腋窝积液12例,占历.6%。皮…  相似文献   

16.
5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我们共收治5 6例此类患者 ,经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 1999年我们共收治乳腺癌 32 4例 ,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5 6例 (17.3% ) ,均为女性 ,中位年龄 5 3.3岁 ,其中乳腺癌根治术后 2 0例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 36例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腋窝积液各 6例 ,较大面积皮瓣坏死 8例 ,术后加行放疗 2 5例 ;轻度水肿 37例 ,中度水肿 15例 ,重度水肿 4例 ;发病时间为术后 2 0d~ 2 .6个月 ,平均 1.8个月。1.2. 治疗方法 本组 5 6例均先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 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5例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85例改良式根治术患者切口一期愈合者73例;发生皮瓣坏死1例,经局部换药,外用创伤药物而逐渐愈合;发生皮下积液11例,调整引流管、多次针吸抽液和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结论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常见切口并发症,合理设计切口,仔细操作,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以及术后早期处理,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皮瓣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进而可引起皮瓣坏死,影响切口Ⅰ期愈合及术后综合治疗。我院自1992~1998年共行乳癌根治术34例,并于术中同时采用皮外补丁法预防皮瓣下积液,使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由以往的51%(本院资料)下降为9%,现就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乳癌病人34例,年龄31~65岁,平均48岁,其中Ⅰ期7例,Ⅱ期23例,Ⅲ期4例。34例病人中,27例行经典的乳癌根治术,7例行改良乳癌根治术。1-2 方法 充分止血后,切口缝合之前,于腋窝及锁骨下…  相似文献   

19.
熊赛球  黄荣  黄彦珍 《中外医疗》2011,30(9):154-15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即橡胶管重力引流、胸壁胸带加压包扎、患肢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合理安排患肢功能康复时间,胸壁使用纱包、弹力网套包扎,观察并记录2组病例皮瓣积液、坏死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39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Ⅱ期植皮愈合。对照组31例切口Ⅰ期愈合,9例Ⅱ期植皮愈合。实验组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妥善包扎,有效的负压引流,早期肩关节制动、患肢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皮瓣下积血、积液,另外及早观察发现皮瓣下积血、积液并积极处理,可预防皮瓣感染、坏死及延期愈合。  相似文献   

20.
乳癌根治术后为了防止皮下积血、积液、死腔形成、皮瓣坏死 ,延迟愈合影响患者综合治疗和预后 ,我们于 1 998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应用墙壁式持续低负压行创面吸引引流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 8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 3 8~ 73岁 ,平均年龄 5 5岁。所有病例均施行乳腺癌根治术 ,3 8例中出现局部皮下积液 1例 ,切缘皮瓣部分坏死 2例。1 2 引流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 ,取两根内径 0 5cm并剪有 3~4个侧孔的软胶管作引流。其中 1根头部置于腋窝稍下方 ,经腋中线由胸壁外侧下方皮瓣戳孔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