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用输液贴     
曹倩  宋敏 《护理研究》2008,22(8):2114-2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传统固定方法是先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然后再用带无菌棉的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最后用1条胶布固定输液管,此种固定方法易在固定穿刺部位时跨越无菌区造成污染,随着近几年输液贴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科多次应用一种简便、安全的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 ,发现用氧化锌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时 ,有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现象 ,改用市售透明胶布固定后 ,能避免此现象的发生。还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 ,氧化锌胶布和透明胶布均不能使用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把一小块消毒纱布敷盖在穿刺部位上方 ,用消毒绷带围穿刺部位缠手一圈 ,然后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在绷带外面 ,取得了满意效果胶布固定小发现$保定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消化呼吸科!071000@任爱勤 $保定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消化呼吸科!071000@张会  相似文献   

3.
田雅娟 《护理研究》2006,20(30):2735-273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我科对静脉输液胶布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第1条胶布横向粘贴针柄,第2条胶布将无菌纱布覆盖针眼,将第3条胶布粘贴面中点轻捏一下再交叉固定针梗,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后用第4条胶布固定,烦躁多动的病人用第5条胶布固定输液器与输液针头接口处。2优点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将第3条胶布直接绕过针柄下交叉固定针头而带来的因胶布的黏…  相似文献   

4.
1 材料与方法 将胶布剪成 1cm× 8cm ,静脉穿刺成功后 ,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 ,然后将硅胶管向针头方向盘曲后 ,再用另一条胶布固定硅胶管及针头。对小儿、昏迷等不合作患者 ,可先用此方法固定后再行夹板固定。在临床应用近 2万人次 ,效果良好。 2 讨论 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 ,是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 ,第二胶布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硅胶管盘曲后固定 ,第四条覆盖无菌纱布后固定。此种方法所用材料多 ,且静脉输液完毕后揭胶布取针头时 ,常因胶布粘着牢固 ,甚至连同汗毛一块揭起 ,引起患者疼痛。而两条胶布固定法 ,不但节省材料 ,且可减…  相似文献   

5.
刘美鲜 《护理研究》2007,21(20):1852-185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近2年在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后采用弹力帽加固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用物弹力帽1只,常规静脉输液用物1套,小儿头皮针4号~6号数枚。2操作方法头皮静脉用胶布固定后用双手将弹力帽撑开,从针尖穿刺部位将弹力帽戴在头顶部位,轻压穿刺部位以固定。3体会应用弹力帽对小儿头皮静脉进行固定具有以下优点:方便实用,可解决因婴幼儿哭闹、出汗致针尖滑出血管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红兰 《现代护理》2003,9(4):310-31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 :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 ,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 ,即第一条固定针头握持柄 ,第二条作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后固定。我们按此固定法操作经常会穿刺好后面的患儿 ,前面刚穿刺好的患儿针被拉出来了。由于小儿好动 ,再加上穿刺疼痛、挣扎 ,往往一身汗 ,这给胶布粘贴增加了难度 ,或是患儿头部转动牵拉而使固定好的管子拉出或折叠 ,引起输液障碍而需重新穿刺 ,因此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增加了我们护士的工作量。经过摸索 ,我们现在用四条胶布固定法。即其中三条胶布如上述常规粘贴 ,另一条胶布则将头皮针…  相似文献   

7.
肖雪霞 《现代护理》2006,12(15):1385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常见用药途径。穿刺后,用输液敷贴进行常规固定,较多病人顺利完成输液,但临床上可见部分病人由于输液时间较长,肢体不能坚持长时间制动,易发生渗漏,需重新穿刺,增加痛苦。我科自2005年开始采用骨科常用的木制夹板将穿刺部位固定,效果良好,降低了二次穿刺率。对缺乏穿刺支点、不易固定而未被利用的血管也可采用此法。1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输液敷贴固定,将木制夹板用长条布胶布固定于穿刺部位之上下,使穿刺部位上下关节制动。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可将小夹板用剪刀裁制成不同规格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条胶布平行固定的效果.方法对200例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穿刺后固定对比观察.左侧采用常规法(对照组,3条胶布固定);右侧采用改进法(改进组,2条胶布平行固定).结果两组比较,固定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法虽然效果一致,但改进法节省操作时间、减少胶布用量、操作方便简单,排列整齐、有序、美观,并且能减少输液后撕胶布损伤汗毛所致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巧用输液贴     
张娟 《护理研究》2006,20(25):2274-2274
近两年来,每个输液器都带有输液贴。输液贴已完全取代了原有的胶布在输液中的应用。输液贴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护士的输液工作。输液贴由4条粘贴组成,其中一条带有无菌棉。输液贴沿用原来的胶布固定法:两条固定针柄,一条带无菌棉的固定穿刺部位,最后一条固定输液管。然而临床应用中发现,这种固定方法很容易造成输液管打折,再加上头皮针与输液器接头处的重力,很容易带动已成功穿刺皮下的针头而造成输液失败。经过一段时间临床实践,发现一种既能减少输液管打折又不会因为重力而影响输液质量的方法,即两条按原方法固定针柄,带无菌棉的粘贴带上输液…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合作的小儿手、足背静脉输液常需用夹板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先进行静脉穿刺再固定 ,我们发现这种方法进行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很低 ,于是创新了先用夹板固定好手或足后再穿刺输液的方法 ,显著提高了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 ,减轻了患儿重复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1 研究对象选择不能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年龄在 3岁以下 ,进行劝慰解释亦不能配合的患儿 ,各选择 5 0例分别用新旧两种方法进行对比。2 研究方法2 .1 新法固定组 首先选择合适的静脉 ,然后用长短软硬适中的夹板用胶布固定于穿刺部位对侧两端 3cm以上 ,保证能够充分暴露…  相似文献   

11.
正输液是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为保证病人输液顺利进行,除具备好穿刺技术,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外,输液部位的固定也尤为重要。手背是静脉输液较为常用的部位。传统的手部固定方法是静脉穿刺成功后先用夹板或空药物纸盒垫于病人掌部,再以多条胶布缠绕固定,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手掌必须长时间放平、伸直,这样才能借助夹板或纸盒的硬度起到固  相似文献   

12.
小儿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小儿不易配合,常因固定不当而致穿刺失败。临床上多采用穿刺成功后再倒手或用另一只手撕取胶布,针头容易脱出,造成穿刺失败。我科对穿刺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方法准备4条长度和宽度适当的胶布,其中有1条比针柄略窄  相似文献   

13.
临床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手背部汗毛多的病人,在输液时,常规的固定方法为四条胶布固定法,由于病人手背部多汗毛,开始由于胶布接触皮肤不多,粘贴不牢,经过保暖加温,胶布粘性增大,固定稳妥。但是,输液完毕拔针时,因胶布粘性大,不容易揭掉胶布,用力时常会粘掉汗毛,引起患者疼痛。为此我们选用外科固定头部伤口底弹力绷带来固定输液穿刺部位,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门诊小儿常规输液固定方法为三条胶布固定以后,为避免患儿出汗滑脱,用布胶布在小儿头围固定1周,此方法虽然固定较好,但在输液结束或者输液外渗需重新穿刺拔针时,布胶布往往粘住患儿头发,增加患儿痛苦,需小心揭除,浪费时间,也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2011年  相似文献   

15.
少数病人对胶布即氧化锌橡皮膏.过敏而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部位在胶布接触皮肤表面.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皮疹,严重时可有全身反应。贴胶布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反应就越重。目前.在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匀使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对胶布易过敏的病人.我们采取以下方法:l用绷带固定头皮针在静脉输液时尽量使穿刺点选在比较容易固定的部位。例如;前青.手背.足背.若穿刺点在手指时.可在手指下面放一个与手指宽度相等或略小.长度与手指相等的硬纸壳,以限制其活动.避免造成2次穿刺。然后再用绷带固定。因为用绷带固定头…  相似文献   

16.
在手背、足背静脉输液时,按常规固定法将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如患者在不经意间活动穿刺侧肢体时,易牵拉输液头皮针致固定胶布扯脱,重新粘贴增加护士工作量,如果牵拉至针头脱出重新穿刺造成患者痛苦.现采用以下方法避免了以上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固定,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后交叉固定于针柄的两侧,一条将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要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在穿刺成功后 ,输液针头固定中以小儿最困难 ,原因是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因输液的部位多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选取手背、足背浅静脉网中任意一条分枝 ,在输液穿刺成功后 ,为达到治疗目的 ,常常采用绷带夹板固定。通过临床小儿输液护理发现 ,用绷带夹板固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就地取材 ,使用一长方形注射小纸盒 ,放于腕、踝关节处 ,再用两条细长胶布固定纸盒两端 ,使之不容易脱落 ,既不影响肢体活动 ,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松紧容易掌握 ,而且也便于临床观察护理。其优点是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  相似文献   

19.
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朱贻芬  杨益英 《现代护理》2005,11(16):1362-1362
目的 观察两条胶布平行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穿刺后固定对比观察。左侧采用常规法(对照组,3条胶布固定);右侧采用改进法(改进组,2条胶布平行固定)。结果 两组比较,固定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固定方法虽然效果一致,但改进法节省操作时间、减少胶布用量、操作方便简单,排列整齐、有序、美观,并且能减少输液后撕胶布损伤汗毛所致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改进静脉输液固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凤 《护理研究》2004,18(11):1027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交叉固定于针柄两侧,一条待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