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细胞密度是影响细胞分化状态的因素之一,对于细胞密度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HaCaT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目的:观察细胞密度对转化生长因子61诱导HaCaT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别以低密度10^3/cm^2和高密度10^5/cm^2接种于六孔板,使用2u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48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和波形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低密度组的HaCaT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B1处理48h后细胞间隙变大,细胞形态由多角形变为长梭形,高密度组的细胞间隙变大,但形态变化不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两组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但高密度组没有低密度组下调明显(P〈0.05),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而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esfern blot进一步验证了上述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变化。说明高接种密度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HaCaT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GF-β1诱导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表型转化。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TGF-β1诱导培养HK-2细胞,其上皮细胞标记物和间充质细胞标记物表达的改变。结果在TGF-β1浓度分别为1μg/L、5μg/L和10μg/L条件下,诱导培养HK-2细胞48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各诱导组细胞均出现了间充质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可疑阳性表达;继续诱导72h,细胞α-SMA阳性表达明确;同时上皮细胞标记物E-钙粘连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广谱角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改变。在TGF-β1浓度为5μg/L诱导组,α-SMA阳性表达为最强。RT-PCR结果也显示TGF-β1诱导42h,HK-2细胞出现了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增高,间充质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的增高也是以5μg/L TGF-β1组为最明显,上皮细胞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mRNA的阳性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TGF-β1可诱导体外培养HK-2细胞出现上皮向间充质细胞的表型转化,表型转化能力与TGF-β1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细胞密度是影响细胞分化状态的因素之一,对于细胞密度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目的:观察细胞密度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别以低密度103/cm2和高密度105/cm2作用48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和波形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低密度组的 HaCaT 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处理48 h 后细胞间隙变大,细胞形态由多角形变为长梭形,高密度组的细胞间隙变大,但形态变化不明显;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两组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 <0.05),但高密度组没有低密度组下调明显(P <0.05),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 <0.05),而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estern blot 进一步验证了上述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变化。说明高接种密度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4.
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分二组:对照组(C组)用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组(T组):用含TGF-β120ng/ml的FSM培养HKCs。各组观察24、72和120h3个时相点,分别为C1、C2、C3和T1、T2、T3亚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逆转录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SP-1及其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T1组比C1组TSP-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T2、T3组与C组相应时相点比较TSP-1表达显著增高(P<0.01),T组组内比较随时间延长,TSP-1表达逐渐增高。结论TGF-β1能诱导HKCs表达TSP-1,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pelin-13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Apelin-13(10~(-8)、10~(-7)和10~(-6)mol/L)预处理HK-2细胞30 min后,用含D-葡萄糖(30 mmol/L)的培养基培养HK-2细胞48 h。免疫荧光检测HK-2细胞中间充质细胞的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HK-2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Blot检测上皮细胞的标志物E-钙粘蛋白(E-cadherin)、α-SMA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的细胞呈现长梭形,细胞间隙明显增宽,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性下调(t=4.751,P=0.011),而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t=3.846,P=0.016),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的比值均显著增加(t_1=5.271,t_2=4.695,t_3=6.753,P_1=0.009,P_2=0.012,P3=0.002),p62表达显著降低(t=4.562,P=0.012)。与高糖组比较,Apelin-13(10~(-7)和10~(-6)mol/L)+高糖与高糖组比较,明显抑制了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形态大多数呈椭圆型,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t_1=3.495,t_2=4.124,P_1=0.019,P_2=0.013),而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_1=4.014,t_2=4.283,P_1=0.014,P_2=0.012),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的比值均显著增加(t_1=3.487,t_2=4.059,t_3=5.342,t_4=4.271,t_5=5.360,t_6=5.851,P_1=0.018,P_2=0.014,P_3=0.009,P_4=0.011,P_5=0.005,P_6=0.004),p62表达显著降低(t_1=4.342,t_2=3.557,P_1=0.012,P_2=0.019)。结论 Apelin-13抑制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EMT,其机制可能与Apelin-13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1(Gli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Control、TGF-β1(TGF-β1诱导)、sh-NC+TGF-β1(转染阴性对照shRNA,TGF-β1处理)和sh-Gli1+TGF-β1(转染G...  相似文献   

7.
8.
王紫涵  何洋  王梦婷  王俭勤 《新医学》2021,52(12):897-90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近年多项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EMT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存在于人类体内仍是正在讨论的问题,该文就TEC的EMT参与DN的分子机制以及目前对EMT参与DN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一般成人PQ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或口服致死剂量为30~50mg/kg。由于它毒性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毒后病死率达60%以上,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进入体内的PQ有90%蓄积于肺内,远高于血浆和其他器官的浓  相似文献   

10.
曾虹  周懿    国媛 《中国临床康复》2014,(51):8261-8268
背景: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各种细胞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介导,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目的:验证Notch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否有效阻断、部分逆转或者完全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为观察对象,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体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部分延迟加入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延迟加入组。分别于12,24,48,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在干预后在12,24,48,72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蛋白和mR 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逐渐减少(P〈0.05)。2转化生长因子β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的表达各时间段均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3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部分延迟加入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的表达在12 h增加(P〈0.05),之后其表达逐渐减少(P〈0.05),E-钙粘连素蛋白表达在24 h开始减少(P〈0.05),之后逐渐增加,E-钙粘连素mR NA各时间段都与空白对照组相接近,72 h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E-钙粘连素的蛋白及mR NA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延迟加入组各时间点的α-平滑肌肌动蛋?  相似文献   

11.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2在苏州大学儿科研究所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实验:①将2只4周龄SD大鼠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取股骨、胫骨,去除其干骺端,暴露骨髓腔,DMEM培养液冲洗,混匀后用密度为1.077g/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取单个核细胞层接种50mL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3d后首次换液,待10~14d细胞生长到80%~90%融合时以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消化传代。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44与Vimentin的表达情况;应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损伤肾脏组织匀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①取1只成年SD大鼠麻醉后,表皮消毒,取腹部正中切口,寻及双侧肾蒂,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缺血6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60min后,无菌取肾制备匀浆。②将肾脏匀浆置于插入式嵌合培养皿中对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并加入含有5μmol/L全反式维甲酸的最低必须培养基。③诱导第0,3,5,7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大体形态变化;以上各时间点取活细胞制成活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第18型角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取诱导分化第7天的细胞,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钙钴法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与未经损伤肾脏组织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比较。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检测:免疫荧光法鉴定分离培养的第3代细胞表面CD44和Vimentin表达阳性。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得的细胞生长曲线呈倒“S”型。②损伤肾脏组织匀浆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情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大体形态变圆,由梭形细胞逐渐转变为鹅卵石样细胞,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诱导第7天细胞出现微绒毛和紧密连接,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18型角蛋白表达阳性率升至79.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匀浆及全反式维甲酸的联合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肾小管上皮样细胞分化,具有成为种子细胞应用于急性肾脏损伤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1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免疫研究室完成。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给予白细胞介素1β(10μg/L)刺激,12,24,48,72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双标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E-钙粘连素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结果:白细胞介素1β刺激48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变为明显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刺激12h即可见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由64.80±2.19增加到83.23±2.71(P<0.05),E-钙粘连素的表达由81.77±1.27减少到64.50±1.31(P<0.05),随刺激时间延长上述变化越明显,72h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加到170.53±3.94;E-钙粘连素表达减少到26.20±2.3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随时间延长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β刺激72h时纤维连接蛋白增加1倍。结论:白细胞介素1β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增加纤维连接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苏震  郑法雷  李艳  段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268-270,I00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 (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HKC株的形态和结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KC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技术测定HKCE 钙粘连蛋白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C表达α SMA阳性的百分率。结果  10、2 0、4 0ng/ml浓度EGF及 3ng/ml浓度TGF β1单独作用时 ,无明显促进HKC转分化的作用。TGF β1单独应用 (10、2 0ng/ml)有轻度的诱导HKC转分化的作用。当TGF β1(3ng/ml)与EGF(10ng/ml)、TGF β1(10ng/ml)与EGF(2 0ng/ml)、TGF β1(2 0ng/ml)与EGF(40ng/ml)共同作用时 ,对诱导HKC转分化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35 17± 2 86 ) %、(5 1 2± 1 10 ) %、(5 5 4 3± 1 15 ) %vs(3 5 3± 0 0 9) % ,P <0 0 5 ]。结论 一定浓度的TGF β1和EGF在诱导HKC转分化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为研究HKC转分化提供了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sitagliptin,SIT)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干预效应及对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西格列汀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组(NG,5.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60 mmol/L葡萄糖)、西格列汀组(SIT组,60 mmol/L葡萄糖+1,5,10μmol/L西格列汀)、TGF-β1抑制剂组(60 mmol/L葡萄糖+5μmol/L SB-431542)。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蛋白分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及EMT指标蛋白质变化。结果:高糖提高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促进TGF-β1蛋白分泌,激活AKT蛋白磷酸化,降低细胞中上皮表型蛋白质E-cadherin的表达,并增加间质表型蛋白质α-SMA的表达。西格列汀显著降低HK-2细胞的活力,降低高糖环境下TGF-β1蛋白分泌,降低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改善E-cadherin表达的减少及α-SMA表达的增加。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此效应可能与抑制TGF-β1/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及辛伐他汀(Sim)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K-2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甘露醇组(MG)、高糖组(HG)、HG+ Sim 2 μmol/L干预组(HG+Sim2)、HG+Sim 4μmol/L干预组(HG+Sim4),RT-PCR法测定细胞RANTES和TGF-β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RANTES、TGF-β1蛋白含量.结果:RANTES、TGF-β1的mRNA和蛋白在NG及MG仅有少量表达,而在HG则明显升高(P<0.05);加入Sim后,上述表达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各组HK-2表达的RANTES和TGF-β1无论是mRNA还是蛋白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糖促进HK-2 RANTES、TGF-β1的表达,而Sim明显抑制高糖环境中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是炎症和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和纤维化。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肾小球,对于肾小管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部分疾病的肾小管病变出现在肾小球病变之前,其对于疾病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炎症和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K-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组,分别使用DMEM/F12培养液,以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1(2,5,10#g/L)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显著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使细胞向纤维样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抑制增殖作用并不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作用时间可持续至72h。结果可见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够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NRK52E细胞转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大黄素抑制作用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实验室完成。⑴实验材料及分组:以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观察对象,按如下分组分别添加不同处理因素:①对照组:仅加入体积分数为0.05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②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组:加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③SB431542阻断组:加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及SB431542终浓度为10μmol/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④白细胞介素1β 大黄素组:同时加分别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及大黄素终浓度为25mg/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⑵实验评估:培养48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肌酸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①白细胞介素1β可诱导部分细胞由卵圆形转变为梭形,且肌酸激酶表达减弱(P<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显著增强(P<0.01)。②SB431542特异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后,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同时肌酸激酶表达增强(P<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减弱(P<0.01),但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却无明显变化。③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肌酸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SB431542的作用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介导了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并参与了大黄素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等多向分化的能力[1].同时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易产生免疫排斥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GF-β1在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经TGF-β1(15μg/L)体外诱导3天,RT-PCR检测细胞廿平滑肌动蛋白(α-SMA)评价细胞的转分化状态,观察细胞形态,同时检测细胞骨架成分β-actin、α—tubulin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上述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内的排列。结果培养的NRK52E细胞经TGF-81体外诱导3天后,细胞中α—SMA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高于相应的对照组细胞(P〈0.001),说明NRK52E上皮细胞出现了表型转化,此时培养细胞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由典型的鹅卵石样变为成纤维细胞样,并有多个突起;细胞骨架蛋白β-actinmRNA的表达也明显增多(P〈0.05);β—actin蛋白的排列也发生了改变,其在胞膜下形成的厚的板样结构消失,转而在胞浆中形成粗大的束状应力纤维,沿细胞长轴纵行排列,此外,β-actin尚在某些细胞边缘形成了片层样伪足和丝状伪足。微管成分α-tubulinmRNA的表达和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不同。结论TGF-β1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转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骨架蛋白β-actin的表达增多并发生了重建,同时骨架蛋白α—tubulin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对鼻咽癌细胞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ILK SiRNA转染CNE2鼻咽癌细胞系,细胞分为siILK组、siGAPDH阳性对照组及siControl阴性对照组。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2中ILK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试验观察ILK SiRNA对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了与EMT过程中的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ILK SiRNA后,CNE2细胞中IL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ILK SiRNA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OCLN,Vimentin,Twist1,FN1的表达,抑制EMT过程的发生。结论:ILK在鼻咽癌细胞系CNE2中高表达,降低ILK表达可诱导鼻咽癌细胞间充质-上皮细胞转型的发生,并因此而显著降低其侵袭和转移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