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8,(5):591-595
目的:缩短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开展以"缩短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找出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的关键环节和因素,针对真因制订相对应的对策并实施,再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平均100张医嘱的药品调配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用时最长的2个环节"调剂医嘱"和"核对医嘱",通过采取对药品存放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及优化调配路线、加强系统信息化功能并实现大输液单医嘱电子化、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对策提高了工作效率,药品调配时间由活动前的43.99min缩短为活动后的21.77 min,目标达成率为99.24%;且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品管圈有效缩短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PIVAS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设定目标,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与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PIVAS长期医嘱日均调配时间由20.55 h减少至11.51 h,目标达标率103.7%。结论:在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改善了工作流程,有利于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PIVAS新生儿营养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每一个流程所用时间,分析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较慢的原因,活动按照PDCA循环法的十大步骤进行。结果:药师调配每袋营养液时间、计算汇总单时间、药师摆药时间、药师审核时间是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流程耗时长的原因。通过采取加强人员培训、信息化计算汇总单、更改摆药流程等措施,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由原来的62.1min下降到28.5 min,目标值为52.81%,改善值54.11%,目标达成率102.4%。结论:我院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改进流程,优化信息,不仅缩短了调配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唐美琴  张英哲  郭菁菁 《海峡药学》2011,23(10):248-249
目的 为了解品管圈的推行成效,确认品管圈活动的全面质量促进活动.方法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品管圈活动推行以后,差错数量明显减少,差错率得到了改善.结论 品管圈活动改善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品质,提升了药剂科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缩短门诊药房人机合作模式处方调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组建药房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人机合作模式处方调配时间过长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制定实施方案,再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处方调配时间进行评价,制定标准化制度和流程.结果 通过提高门诊自动配药机轨道利用率、增加全自动处方占比等措施,门...  相似文献   

6.
罗焕华  曹侠  俞淑文  郝婕 《中国药事》2018,32(10):1423-1429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难溶性粉针剂的总配置时间,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协作氛围。方法:在原有3期品管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挑战性更高的课题研究型品管圈(亦被称为“创新型”QC小组,是建立在成熟品管理念和新品管手法基础上,主要针对新的、无既往经验的工作,通过探讨对策和手段,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达成新的期望值),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结果:PIVAS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由改善前的5.2 h/600支,降低至改善后的2.1 h/600支,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增强了存在感和荣誉感。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主动改变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中的应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原因。方法: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步骤在门诊药房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某一时间段内患者候药时间,计算改善幅度。结果:患者候药时间平均差值由活动前3.85min降至1.81min,其进步率为52.9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患者候药时间,提高了其满意度,提升了医院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8.
运用品管圈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的残留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静脉药物混合调配过程中的残留药量,提高药品利用率,保证患者输液浓度的精准度。方法:运用品管圈手法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法,建立静脉药物调配残留量限度标准,分析药量残留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等。结果:溶媒体积、溶解程度和残留体积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制订了针对每种药品分别设计调配方案及针对残留量大的调配人员进行提醒、培训等措施。通过本次活动,有形成果(即PIVAS指定药品调配后的残留量)及无形成果均较显著,目标达标率为118%。结论:品管圈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切实可行,药物残留量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对静脉药物调配操作的进一步规范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缩短中药房患者候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探索品管圈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尝试推广品管圈,提高中药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团队协作精神。方法针对主题,设定目标,利用品管圈的各种工具,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中药房高峰期患者候药的平均时间从活动前的25.38min下降到12.04min,活动效果明显。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有目的地改善解决日常工作中问题,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有助于科室管理,对提高中药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管理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金海荣  闫荟羽  宋燕青 《中国药事》2017,31(9):1072-1077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个人调配速率及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第三批次药品的调配速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输液总量、配制人数及配制时间,相比得出的速率值(单位:袋/小时)作为衡量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拟定计划书,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对政策的实施进行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流程,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提出品管圈活动的改进意见。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查找到影响个人调配速率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备品准备不充分和其他个人因素。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个人调配速率由活动前的88袋/小时,提高到改善后的106袋/小时,进步率为20.4%。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个人调配速率,亦提高了各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形成标准化文件,完善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给予我院门诊处方的调配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并分析导致处方调配差错的因素,同时制定应对策略.结论:在门诊处方调配的过程中应用品管圈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由0.85%降到0.22%).结论:在门诊药房处方的调配过程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能大幅度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药房调配件数,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方法,找出差错原因,制定一系列对策并实施,最后效果确认。结果住院药房平均每天调配差错件数从36件降到15件。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可以找到并解决药房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的准确率,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及公众的满意度.在住院药房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查检表、柏拉图、甘特图、鱼骨图及雷达图等手法,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主题为“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的准确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件数由活动首的99件/周降低到44件/周,并提高明员的互助与积极性,改进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在改进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准确率中起到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防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中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2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情况作为本组研究的资料,自2月开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品管圈活动整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错误资料,分析出错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错误变化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个月排药总数量为47864组,共发生排药错误13次,其中药品错4次,药品多排、少排6次,液体错排3次,每周平均出错3.25件,与开展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减少排药错误的发生,提高药物调配效率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病区药房工作质量改善圈,以降低病区药房调配差错件数为重点,从而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病区药房药品的调配过程,细化工作流程,分析调配差错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对策的效果.结果 病区药房调配差错件数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下降了57.9%.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恰当合理地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从而减少了药品调配的差错件数,并不断发现和解决药房存在的其他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及时提升药房品质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药房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药学人员药学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系统后台和现场查检相结合的方式采集2021年1月20日—2月28日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改善前数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集2021年2月28日至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改善后数据(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和改善后有形成果、无形成果、标准化情况的统计学差异,并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改善前的8.09 min下降到改善后的4.7 min。达标情况由改善前的8.09%降低为改善后的4.70%,达标率为104.63%;进步情况由改善前的8.09%降低为改善后的4.70%,进步率为41.90%。结论: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缩短了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审方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孙怡  顾继红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1,(33):3116-3118
目的:降低我院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张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经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活动步骤在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某时段内每天的调配差错处方张数,计算改善幅度。结果:调配差错处方张数由活动前的88张/天减少到39.6张/天,改善幅度为55.0%。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张数,提高了药学服务的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缩短治疗药物监测(TDM)报告送达时间,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步骤,以TDM工作为中心,在临床药理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1;奇、后的报告送达时间,计算达标率。结果:通过采取取标本时分开放置门诊、住院标本并优先处理门诊标本、增加1名人员辅助样本处理及结果输入工作等措施,使TDM报告送达时间由原来的3h缩短到1.58h,目标达标率为142%。结论:采取的品管圈活亏,缩短了TDM报告送达时间,对及时地调整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药房药学服务品质中的作用。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药房实施品管圈活动,评价该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住院药房医嘱调配差错例数下降了12.58例/周(53.76%),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药房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住院药房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