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ASP)是否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以3T3-F44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染色测定脂肪细胞分化率,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和甘油三酯总量,采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反映ASP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克隆增殖的情况,并与经典的诱导分化剂胰岛素比较。结果: (1)单独的ASP刺激,即可诱导3T3-F442A 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转变,且分化率较高,与胰岛素刺激3T3-F442A 前脂肪细胞分化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SP促进3T3-F442A前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合成,并增加细胞甘油三酯的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分化诱导24 h,ASP组[3H]-胸腺嘧啶掺入率是对照组的223%(P<0.01),胰岛素组[3H]-胸腺嘧啶掺入是对照组的589%(P<0.01)。结论: 新型的脂源性激素ASP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测定3T3-F442A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表达氨基脲敏感胺氧化酶(Semicarbazide-sensitiveamineoxidase,SSAO)活性的变化情况,用于SSAO病理生理学功能的研究。3T3-F442A细胞在分化的不同天数内,收集细胞,超声波破碎后制备SSAO初提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酶活性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氧化酶,即采用酶联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细胞分化不同时间所表达的SSAO活性。结果显示,体外3T3-F442A细胞在分化过程中,SSAO在细胞内的表达呈曲线上升趋势。分化前细胞内几乎检测不到SSAO的存在,分化的第3d只能检测到少量SSAO,此后,SSAO的表达呈急剧上升趋势,细胞分化后的第6~7dSSAO活性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淋巴类细胞的干细胞出骨髓后就分成两个系列,T细胞前体和B细胞前体。T系列细胞在胸腺激素作用下,由未成熟的皮质细胞逐步成为较成熟的髓质细胞,最后迁出胸腺在周围淋巴类组织进一步成熟分化成为具有功能细胞亚群。目前对此途径远未阐明,涉及多种细胞和因子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除胸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3T3-L1脂肪细胞生长激素受体(GHR)对生长激素(GH)诱导的脂肪细胞核因子κB(NF-κB)激活及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3T3-L1脂肪细胞中GH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HR的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GHR对GH激活的3T3-L1脂肪细胞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real-time RT-PCR和ELISA技术检测GHR对GH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和分泌的影响。结果:干扰3T3-L1脂肪细胞GHR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生长激素诱导的细胞NF-κB的激活,并减少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和分泌。结论:干扰3T3-L1脂肪细胞GHR可抑制GH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7)
背景: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是由内耳毛细胞的缺失或受损造成,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再生修复内耳毛细胞是治疗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分阶段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全反式维甲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观察诱导分化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梭形,漩涡状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CD29与CD44表达呈现阳性,CD34与CD45表达呈现阴性。应用细胞因子诱导后细胞早期nestin和GFAP表达阳性,继续诱导10 d后表达毛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yosinⅦa和Math1,说明细胞因子可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1)
背景: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目的:观察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能力。方法:脂肪组织取自要求去除腹部多余脂肪的健康成人,供者无传染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加GM1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联合蛋白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经神经诱导培养基加GM1诱导后,分化后的细胞大部分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②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于诱导后1h出现神经巢蛋白表达阳性,5h出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联合蛋白2表达阳性。提示脂肪基质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分化后的神经元细胞具有表达神经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联合蛋白2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伯基特淋巴瘤(BL)同属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但是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差异较大,与BL相比DLBCL具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抑制因子3(ID3)属于分化抑制因子家族中的一员,通常ID3抑制细胞增殖,是抑癌因子。当ID3发生突变时则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ID3在BL中常发生突变。T细胞因子3(TCF3)与ID3突变相关联,正常情况下TCF3负调控ID3表达,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调节免疫球蛋白及其他B细胞限制性基因表达,研究发现在BL细胞系中上调ID3可以减低TCF3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我们比较DLBCL与BL中ID3与TCF3蛋白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为研究DLBCL与BL的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较多研究者的看法,肿瘤宿主不能有效地排斥肿瘤,并非由于其免疫系统在功能上有缺陷,而是免疫调节异常所致。这种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向下调节(down fegulation)占了优势,从而导致了低免疫状态(depressed immunity)。这可能是宿主对肿瘤排斥失效的原因之一。已知参与免疫调节的成分(调节细胞和调节分 相似文献
9.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T-bet/GATA-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调节TH1/TH2细胞分化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刺激Jurkat T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分别用ELIS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及用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表达的变化.为探讨实验结果是否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依赖性,同时设立加有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终浓度为10 mol/L)的对照组.结果 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表达均起抑制作用,抑制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GW9662可缓解吡格列酮抑制IFN-γ分泌及T-bet mRNA表达,但对于IL-10和GATA-3 mRNA的受抑程度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TH0向TH1细胞分化是PPAR-γ依赖性地通过转录因子Tbet进行调节,对TH2细胞的抑制作用则非PPAR-γ依赖性的转录因子GATA-3途径的负性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LR3激动剂Poly I:C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RT-PCR法证实其表达TLR3。体外用Poly I:C刺激B细胞一定时间后,CFSE分裂法检测B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CBA法检测B细胞分泌Ig的亚型。结果 Poly I:C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上调B细胞表面CD40、CD80、CD86和MHC II类分子的表达,促进IL-6和TNF-α的高分泌,诱导IgG1κ抗体的产生。结论 Poly I:C可以通过促进增殖、细胞因子分泌,诱导抗体产生和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等多方面调节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11)
目的:研究果糖(fructos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给予鸡尾酒法诱导脂肪分化,并使用1 g/L的果糖进行诱导干预。油红O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胞内的脂质含量;RT-qPCR法检测脂肪分化过程中脂滴包被蛋白2(Plin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和C/EBPβ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肪分化标志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细胞蛋白2(α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纯用分化培养基(DM)的对照组相比,实验(DM+fructose)组的脂肪细胞体积及胞质内脂滴积累量显著增加,脂肪分化标志蛋白PPARγ和aP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lin2、C/EBPα和C/EBPβ的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上调(P0.05)。此外,加入果糖之后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1),加入Akt特异性阻断剂之后,PPARγ和aP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果糖能够促进3T3-L1细胞的脂肪分化,可能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 (GDF5)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ondrocytes via different regulatory mechanism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DF5 on the 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METHODS: ADSCs in passage 4 isolated from Japanese White rabbits were cultured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0 (blank control group), 10, 50, 100, 150 and 200 μg/L, respectively.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DF-5 was screened, and its round coverslips at 1, 2 and 3 weeks of culture were selected to undergo immunocytochemistry, toluidine blue staining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growth of ADSCs was stable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10 and 50 μg/L GDF5, while apoptotic cells appeared after induction with 200 μg/L GDF5.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100 and 150 μg/L GDF5, some spindle-shaped cells changed into irregular shape, and became round or oval after 7-10 days of culture.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DF5 was 100 μg/L. The cells transfected by 100 μg/L GDF5 were positive for type II collagen obviously and with blue-stained nucleus. The transfecte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toluidine blue, and metachromatic granules were visible in the cytoplasm. The proteoglycan mRNA expression of the transfect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3 week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DF5 promotes the chondrocytic differentiation of ADSCs.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GPR120、VEGF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42例NSCLC新鲜组织(包括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GPR120、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GPR120、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GPR120、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GPR12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q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GPR120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738 6,P0.000 1;r=0.413,P0.001)。NSCLC患者生存期与GPR120低表达、VEGF低表达呈正相关(P0.05)。GPR120蛋白高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GPR120、VEGF在NSCL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GPR120可作为NSCLC有价值的预后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0.25%Ⅱ型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获取原代ADSCs.采用多聚赖氨酸(PLL)介导SPIO(25 μg/ml)标记ADSCs,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主要诱导因子,分成标记-诱导组、未标记-诱导组、标记-未诱导组及未标记-未诱导组,后2组分别作为对照.光学显微镜检测标记细胞内的铁摄取.台盼兰染色评价ADSCs的细胞活力.SPIO标记-诱导组和未标记-诱导组细胞均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7、14、21d糖原染色分析肝样细胞内糖原储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分析肝样细胞内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 ADSCs胞浆内铁标记率为100%.SPIO标记组与未标记组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诱导组与未标记诱导组在诱导后14d细胞胞浆糖原染色均为阳性;诱导21d后,2组细胞胞浆内染色阳性的细胞增多.14、21 d AL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结论 SPIO标记对大鼠ADSCs的生长及其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4)
目的通过质粒转染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采用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脂肪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分3组,即转染组、空质粒组和对照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pcDNA3.1(+)/GDF-5重组质粒瞬间转染;空质粒组采用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转染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培养2周后Ⅱ型胶原表达水平,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2周后蛋白聚糖表达水平。结果转染2周后,空质粒组、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转染组长梭形的细胞明显向成软骨的多角形方向变化。Ⅱ型胶原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转染组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对照组无明显染色;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呈亮绿色,空质粒组、对照组均未见明显染性着色。蛋白聚糖经甲苯胺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对照组均未见明显染性着色。结论pcDNA3.1(+)/GDF-5转染脂肪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人T细胞Trail(TNF relatedapoptosis inducingligand)受体表达及Trail诱导T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双标记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受体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 :静息Jurkat细胞表达高水平Trail受体〔(49 19±12 2 5 ) %〕 ,激活Jurkat细胞对Trail受体表达无影响。Trail诱导显著的Jurkat细胞凋亡〔(90 0 1± 2 6 71)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仅激活后表达Trail受体〔(2 5 2 7± 6 42 ) %〕 ,但无细胞凋亡发生。结论 :人T细胞表达Trail受体 ,Trail受体和Trail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凋亡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一员在软骨及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增强生长分化因子5与骨组织的亲和力是提高蛋白使用效率的关键,因而开发具有骨靶向性的生长分化因子5蛋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双膦酸盐修饰生长分化因子5并探讨改性后蛋白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交联法将生长分化因子5与帕米膦酸钠偶联,得到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对其基团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生长分化因子5与磷酸钙的结合量以及生长分化因子5的体外释放量,用于表征其体外骨靶向性。将生长分化因子5(对照组)、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实验组)分别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评价复合物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制备了双膦酸盐/生长分化因子5复合物且蛋白二级结构无显著变化;体外磷酸钙吸附结果表明,偶联帕米膦酸钠后,生长分化因子5与磷酸钙的吸附率增加了约1倍;在半胱氨酸存在条件下,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的蛋白可释放出来;(2)CC... 相似文献
19.
T3对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以体外诱导生成的人神经干细胞(NSCs)为模型,研究甲状腺激素(TH)对其分化的影响。方法 无菌状态下取因治疗目的而终止妊娠的胎龄10~22周的人胎大脑半球,机械法分散细胞后,以10^5个/ml细胞密度接种于含N-2配方的DMEM/F12培养基中,同时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20μg/L)和/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20μg/L)。采用自然分化以及T3诱导的方法诱导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分化后的细胞类型,抗体分别为NF-200、GFAP、Gal-C,并采用抗MBP、O4、A2B5抗体鉴别少突胶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结果 T3有助于向胶质细胞方向发展,包括少突与星形胶质细胞,MPB阳性细胞比例超过80%,尤其在EGF L组,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结论 NSCs的定时分化是内外源信号共同作用的结果。TH就是这样一种信号,激活“生物钟”机制的效应组件,在有限次的分化后诱导NSCs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对3T3-L1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葛根素(puerarin,Pue)可明显改善实验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近年来临床上也有了Pue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报道,但是葛根素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迄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进一步明确葛根素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本文采用胰岛素/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前脂肪细胞株3T3-L1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葛根素对3T3-L1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