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欣欣 《中国药房》2011,(40):3779-378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是否为基本药物、药物分代、药物名称和给药途径,将我院2010年全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分类,对其用药金额及比例、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我院共使用27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销售总金额为10044255.78元,其中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0.20%,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少,排序比均大于1。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占头孢类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1.08%和96.14%。结论:我院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2.
郭凤歌 《北方药学》2018,(1):145-146
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出库情况、使用频度、主要药物的使用方法.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全部药物中用药频度最高,所占金额最多,数量最多;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肌内注射、口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等.结论:必须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的每种药物确保掌握药理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依照病情对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就能确保药物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分别抽选470例(470份处方)接受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760例(760份处方)接受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558例(558份处方)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三代(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度(DDDs)与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与剂量,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8.51%,注射比例为61.49%;用药频度为5.66;费用为10.18万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28.95%,注射比例为71.05%;用药频度为16.37;费用为108.71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9.07%,注射比例为60.93%;用药频度为12.01;费用为83.96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费用远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558例患者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其中发生少尿患者2例(0.36%)、...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清洁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对我院333例住院患者清洁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33例住院患者的清洁手术切口均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其中使用一联抗菌药物者326例(占97.90%),使用二联抗菌药物者7例(占2.10%),均静脉给药,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5.86d;术前用药9例(占2.70%);术前30min用药189例(占56.76%);术后用药135例(占40.54%);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做为预防用药的患者占50.59%(头孢米诺钠占25.59%+头孢地秦占25.00%)。结论我院在清洁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某院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某院儿科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联用情况、病原菌种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等项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42%,不合理用药率为4.65%;单一用药使用率为47.04%,二联用药使用率为48.24%,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73.24%;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度最高,占74.45%;共分离优势菌株1 81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50株(41.32%),革兰阴性杆菌1 040株(57.30%),真菌25株(1.38%);肺炎链球菌375株(20.66%),肺炎克雷伯菌394株(21.71%),大肠埃希菌306株(16.86%)为儿科临床主要致病菌;不同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71.52%),肺炎链球菌耐药率最低(21.23%)。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1 504例剖宫产患者的病历,编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给药途径均采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以头孢替安和头孢替唑钠为主;单联用抗菌药物1 293例(85.97%),二联203例(13.50%),三联8例(0.53%);术前预防给药9例,占0.60%,断脐后给药362例,占24.07%,术后100%给药;抗菌药物用药天数≤2d的仅占0.53%,平均疗程5.31d.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首次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用法及用量基本合理,但用药疗程偏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围术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74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软件分析入选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情况,以及药物选用、用药时机、适应证、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结果:27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06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69%;其中使用率较高手术为体表肿物切除术和疝气手术;给药时机合理的为95例(占89.62%),给药疗程合理的为97例(占91.51%),适应证合理的为100例(占94.34%);给药时机中疝气手术给药时机不合理率为最高(占14.29%),其次为乳腺手术(占12.50%);给药疗程中不合理率最高的为甲状腺手术(占11.54%),其次为疝气手术(占9.52%);适应证不合理率最高的为甲状腺手术(占7.69%);联合用药34例,联合用药率为32.08%,且均为二联用药;抗菌药物种类方面以第1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为最高(占17.86%),其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占45.00%)、第3代头孢菌素(占13.57%...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海安镇中心卫生院抗菌药物作为Ⅰ类切口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情况,以规范该类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3年1—12月间56例疝气修补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作一评估。结果:在56例病例中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49例占87.50%;预防用药品种7种,使用频率最高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第3位为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其用药均无联合用药的现象,49例患者在手术前30 min预防给药。结论: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和使用方法。结果研究表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12.76%,高于第一代的3.76%,低于第二代的17.87%(P<0.05);其中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3种:一是头孢地嗪;二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三是头孢他啶。成人用药多选择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方式用药;其中各种药物的药理特征明显存在差异。结论我院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比较合理,因此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才能更好的确保临床上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5):939-941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肿瘤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率及人均药物治疗费用。结果:112例患者无指征用药10例占8.93%,预防性用药20例占17.86%,治疗性用药82例占73.21%;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所占比例为56.25%(63/112)、林可霉素类药物的比例为14.29%(16/112)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居第3位(占12.50%);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人均治疗费用(658.48±15.46)元为最高。结论:抗菌药物用于肿瘤患者抗感染治疗常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人均药物治疗费用为最高。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新秀 《中国药业》2004,13(4):69-70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8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为主(占94.1%);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是头孢菌素类,以三代头孢为主,档次偏高;术后用药时间>3 d(占50.8%),疗程偏长;抗菌药物给药剂量、间隔、途径不合理23例(占19.5%);新生儿预防用药有一定针对性,预防应用率为17.7%.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库管理信息系统检索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出库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应用较多,头孢菌素占绝对优势。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用药集中、用药过度、少数品种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213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3例Ⅰ类切口患者,其中专项整治活动前有5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6.23%;2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39.22%,其中有2例患者为三联用药;给药时间正确的仅1例,占1.96%;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为9种,多为第3代头孢菌素,甚至选用头霉素类头孢西丁。专项整治活动后有160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43.13%;8例患者二联用药,占11.59%,无三联或四联用药;给药时间正确的有26例,占37.68%;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为9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占5种,使用最多的为第1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较之前有很大改观,但不合理应用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当,使用时间过长及无指征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本院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各科室Ⅰ类手术切口病例中随机选取1210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情况,并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220例患者单一给药,其中以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最为广泛,占80.91%,其次为第二代头孢菌素(8.18%)、林可霉素(7.73%);在所有抗菌药物中,以五水头孢唑林钠最为常见,占80.00%;129例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占58.64%.其中以抗菌药物应用疗程过长最为常见,占39.55%,其次为药物选用不合理(11.36%).结论:本院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在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等方面基本符合临床规定,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用药疗程过长现象,应结合本院实际建立健全规范,加强监督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上报的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分析其抗菌药物ADRs涉及的相关因素。结果: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中,其中男性248例,女性287例,女性多于男性;抗菌药物ADRs上报例次逐年增加;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s为最多(占93.46%),其次为口服给药(占6.16%);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中头孢菌素类占26.83%;ADRs报告一般的占93.27%,新的ADRs占4.67%,严重的ADRs占2.06%。结论:医院行政部门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慎用喹诺酮类药物,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收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即2010年1月至6月及2011年1月至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5 d,每天前100张处方,各3 000张,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50%,以二联用药为主(占46.08%),用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6.40%),抗菌药物品种以第3代头孢菌素、新一代青霉素为主;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10%,以单一用药为主(占56.41%),用药方式以口服为主(占52.30%),品种以第1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钠为主。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更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5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目的、联合用药情况、病原学检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 014例住院患者中479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2%。抗菌药物使用病例中,头孢菌素类占20.9%,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占头孢菌素类56.10%,氟喹诺酮类占18.5%,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占15.9%,在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术中和术前0.5~2.0 h应用抗菌药物者占47.5%,用药累计时间小于24 h者占16.3%。病原学送检率为47.9%。其中外科系统仅有11.2%。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卫生部要求,但第3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高,分级管理需加强,外科系统要重视病原学检测,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含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手术情况、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涉及6类22种抗菌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71.98%,以第2、3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咪唑类为主.用药时间为1~16d平均(5.8±2.3)d;住院时间2~16d,平均4.81d.用药合理性评价: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及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率仅为31.40%、19.81%和22.71%,给药时机、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病程记录有用药分析等合理率较高.平均抗菌药费为731.62元,占平均总药费的48.23%.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给药时机、给药地点及给药途径较合理,但存在预防用药档次偏高、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含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手术情况、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涉及6类22种抗菌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71.98%,以第2、3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咪唑类为主。用药时间为1~16d平均(5.8±2.3)d;住院时间2~16d,平均4.81d。用药合理性评价: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及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率仅为31.40%、19.81%和22.71%,给药时机、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病程记录有用药分析等合理率较高。平均抗菌药费为731.62元,占平均总药费的48.23%。结论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给药时机、给药地点及给药途径较合理,但存在预防用药档次偏高、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药物管理室收纳的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这3种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243147例中随机抽取1000例为研究对象,与前两代该类药物使用频度、费用及使用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物使用频度为11.8,高于第一代的3.7,低于第二代的16.9;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中常用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成人用药多采用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用药方式,药理特征相似。结论目前,我院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较为合理,对其药理特征较为明确,用药保障较高,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