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3):4634-4636
目的:为加强临床治疗CYP3A4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心内科2013年1-10月每月30份、共300份出院病历(限住院时间在10 d以上),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品种、使用CYP3A4抑制剂的品种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的监测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291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使用率97%,其中阿托伐他汀265例、辛伐他汀11例。联合使用的CYP3A4抑制剂有氨氯地平、地尔硫、维拉帕米、胺碘酮、银杏叶制剂、非诺贝特、克拉霉素等,有162例(占59%)患者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时联合使用CYP3A4抑制剂。但用药期间均未通过实验室检查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药,与CYP3A4抑制剂联用的几率较高且需长期用药,应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并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加强用药监测和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与辛伐他汀联用致肝损伤的特征及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PF级8周龄SD大鼠80只,♂♀各半;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空白)、辛伐他汀组、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HRZ)组和联用药组(辛伐他汀+HRZ);按人-鼠间药物剂量换算,分别给予大鼠相应药物灌胃给药,于给药后10,35和55 d处死大鼠,处死前取股动脉血检测肝功能各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制作CYP3A4及CYP2E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YP3A4及CYP2E1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做肝组织切片并于不同倍数电镜下观察肝细胞亚显微结构和细胞器(organelle)的损伤情况。结果:联用药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TBIL、DBIL及IBIL在第10天,第35天和第5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药组、HRZ组CYP3A4和CYP2E1免疫组化在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均呈现阳性表达物,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阳性表达物较少;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示滑面内质网增生、线粒体肿胀、脂滴堆积、胆管阻塞等。结论:抗结核药与辛伐他汀联用加重大鼠肝脏损伤,且随着时间延长,肝损伤进一步加重,以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主,尤其是♀大鼠;推测肝损伤加重可能与药物联用后诱导CYP3A4及CYP2E1表达,加速毒性物质产生以及部分药物阻碍胆红素、胆汁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托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是一种具有良好降血脂效果的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常伴有肝脏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的类型有:细胞毒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阿托伐他汀致细胞毒型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引起肝细胞染色体DNA断裂和细胞形态学变化,导致肝细胞凋亡所致。阿托伐他汀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使肝细胞窦状隙膜或胆管侧膜上转运体表达减少或功能障碍,或通过抑制胆盐和胆汁酸排泄相关转运蛋白的活性所致。防治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措施包括:应用阿托伐他汀前,应检测患者肝脏功能,了解病史、其他用药及饮酒习惯等;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因服用阿托伐他汀致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者可减少用药剂量,服用保肝利胆等药物;严重肝损伤者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YP3A4*1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时调脂作用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且血脂异常的患者入选本研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及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日;以给药后4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serum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改变差值作为评价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疗效的标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法检测CYP3A4*1G基因多态性。经SPSS 11.5软件统计分析,考察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及该药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时调脂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在突变型患者中,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患者的TC与LDL调节作用优于未联用此药患者(P<0.05),阿托伐他汀钙片对TG与HDL的调节在是否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野生型患者中,是否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作用无影响(P>0.05)。结论在突变型患者中,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效果;而携带CYP3A4*1G野生型基因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作用与是否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临床治疗中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与CYP3A4酶抑制剂/诱导剂联合使用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心内科应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病例各50份,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用药情况及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比例。结果:本调查纳入100名患者,66%的患者在使用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的同时使用CYP3A4酶抑制剂,其中,辛伐他汀占30%,阿托伐他汀占36%,平均联合用药时间为(7.04±0.29)d。联合使用的CYP3A4酶抑制剂药物有氨氯地平片、地尔硫片、雷尼替丁片、胺碘酮、银杏叶片;CYP3A4酶诱导剂药物主要有卡马西平和醋酸泼尼松龙片。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与CYP3A4酶抑制剂联合使用频率远远多于与CYP3A4酶诱导剂联合使用频率。比较合用和无合用CYP3A4酶抑制剂患者的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与CYP3A4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情况在该医院较常见。建议尽量避免联用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按说明书要求不超剂量用药,并充分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后续情况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分别单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P+A)治疗组30例;单用阿司匹林(A)治疗组3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P)治疗组30例。对比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血脂、颈部血管超声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两个单独用药组(P<0.05),治疗组颈总动脉内径明显扩大,也优于两个单用药组;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A)治疗组要高于其余两组(P<0.05);(P+A)治疗组总有效率95.3%,高于P组(73.2%)和A组(74.6%),P<0.05,3个月随访未见脑梗死复发。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对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有着积极的意义,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相对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对福建省长乐市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阿托伐他汀所致10例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引起的ADR中,女性7例,男性3例。发生次数最多为心肌、心内膜、心包及瓣膜损害3次(17.65%),肝胆系统损害3次(17.65%)、全身性损害2次(11.7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次(11.76%)、胃肠系统损害2次(11.76%)。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阿托伐他汀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阿托伐他汀作为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已被临床医生所熟知。现报道阿托伐他汀致药物热1例,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85岁,因发热、寒战、胸闷不适30 min,于2013-07-11 20:40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病史1年。入院查体:体温36.2℃,P95次·min-1,R23次·min-1,BP107/63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率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长期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2例)和瑞舒伐他汀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他汀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脂和肝功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的T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ST和AL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他汀降脂效果相似,但均可导致肝酶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一个疗程(8周)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G、LDL-C、TC、HDL-C等血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时,瑞舒伐他汀的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21):2939-294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资料,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甲泼尼龙组、联合组。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拜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0.8 mg/kg,每日1次,晨起口服+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甲泼尼龙片+拜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上述两组)。各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DB)水平,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患者ALT、AST、GG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及甲泼尼龙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T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甲泼尼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经停用阿托伐他汀并加用保肝药治疗2周后,ALT均显著降低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后,患者发生肝损害的风险较高,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后均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5):995-997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76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2周时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44.74%(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测定值的绝对比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改善了肝功能指标和预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陈秋琴  王君萍 《中国药房》2011,(28):2639-2640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并分析我院心内科2例心肌梗死患者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后出现肝药酶升高的病例。结果与结论:未见文献报道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病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仍然存在相互作用的危险,临床应慎重或避免合用,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异常表现,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冠心病病例,按应用他汀类药物品种及剂量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1),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瑞舒伐他汀10 mg·d-1),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20 mg·d-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肝功能指标水平(ALT、AST、AKP、TBIL)、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处理对策及预后等,比较各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评价肝功异常干预对策合理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269例,其中14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21例患者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1)较低剂量组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刘宇红  才洪良  穆丽雅 《中国药房》2010,(16):1474-1476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1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6例,对照组予戒酒及多种维生素治疗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10mg,每晚睡前口服1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CA血流速度、BI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PCA、A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提高脑梗死临床疗效,改善侧支血流循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 SD 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百草枯组,每组10只,百草枯+阿托伐他汀10、20、40 mg 组(实验1、2、3组),百草枯+阿托伐他汀40 mg +吡格列酮组(PLZ 组)和百枯草+阿托伐他汀40 mg + GW9662组(GW9662组),每组20只。百草枯肺间质纤维化模型以百草枯溶液3.5 mg/ kg 的剂量腹腔注射制备,生理盐水组则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各药物干预组均在建立百草枯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14 d 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肺组织中羟脯氨酸、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肺组织中羟脯氨酸、血清中 TGF-β1的含量百草枯组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实验2、3组均低于百草枯组(P <0.05,P <0.01)。 GW9662组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低于实验3组,PLZ 组高于实验3组(P <0.05,P <0.01)。 GW9662组和 PLZ 组血清中 TGF-β1的含量均高于实验3组,但 PLZ 组升高更明显(P <0.05,P <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缓解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肺纤维化,且呈剂量依赖的方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PARγ途径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18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n=52)、阿昔莫司组(n=54)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阿昔莫司,n=80)。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幅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参数变化幅度最显著,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下降,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P<0.01)。结论阿昔莫司组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全面调节血脂,有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