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TBIL、ALB、ALT含量及PTA与B组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16周、32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过去三年中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结果随访一年后,发现治疗组的HBV DNA阴转或载量下降和肝功能改善都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结论恩替卡韦可以有效抑制HBV复制,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了避免耐药后HBV复制导致病情加重,应选用与阿德福韦酯无交叉耐药位点的低耐药和强效核苷类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以及规范管理。方法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内血清HBV-DNA阴转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治疗6、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且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救援治疗失败后4种后续治疗(阿德福韦酯、加大阿德福韦酯剂量、改用恩替卡韦、加用恩替卡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阿德福韦酯救援治疗失败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阿德福韦酯(15mg,1次/d)、恩替卡韦(1mg,1次/d)、阿德福韦酯(10mg,1次/d)+恩替卡韦(1mg,1次/d)进行后续抗病毒治疗,观察4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 A组、B组、D组HBVDNA转阴及ALT的复常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C组的HBVDNA转阴及ALT的复常均未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在给予24周的阿德福韦酯的救援治疗后,尚未取得良好疗效,采用继续原方案治疗、调整阿德福韦酯剂量及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联合等方式进行后续治疗均可,其中前两个方案以阿德福韦酯疗效加强为目的进行治疗,后一方案为目前所提倡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核苷酸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耐药性。方法12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均为40例。A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B组则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C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累计治疗2年,观察三种不同药物对乙肝的耐药性。结果 A组服药1年后21例患者出现耐药性,耐药率52.5%,2年后耐药率为67.5%, A组患者耐药率与B组(50.0%、6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5.0%、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核苷酸药物中,恩替卡韦有较高的治疗优势,在耐药性方面有其较好的表现,但其费用相对较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建议乙肝患者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利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等基本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G、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G(1.71±0.56)高于对照组的(1.21±0.46),ALT(30.52±4.24)U/L、TBIL(90±2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6.78±9.24)U/L、(122±2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均可很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方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效果更好,并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可降低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分为代偿期40例和失代偿期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4周及第28周ALT恢复正常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和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耐药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两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德福韦酯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两组患者疗程为48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率。结果阿德福韦酯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与恩替卡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恩替卡韦相比,阿德福韦酯能够快速抑制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14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A组和联合用药B组。A组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加服拉米夫定100mg/d,B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时,服恩替卡韦0.5mg/d,所有患者均治疗2年。治疗前、治疗0.5、1、1.5和2年分别检测HBV-DNA和AL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ALT水平均显著降低,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显著增加,而联合用药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优先考虑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梁素花  张爱国  魏月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886-2887,2890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拉米夫定(A组)100 mg/d、阿德福韦酯(B组)10 mg/d、恩替卡韦(C组)0.5 mg/d口服,对照组(D组)仅给予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情况等。结果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死亡2例,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酪氨酸(Y)、蛋氨酸(M)、2个天冬氨酸(D)]变异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退出观察;B组患者死亡1例;C组患者无一例死亡;D组疗效最差,死亡4例。A、B、C组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均较D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可首选恩替卡韦,亦可选用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1.0mg单用两种方法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112例,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加服拉米夫定100mg/d;B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1 mg/d,均为24周.治疗后12周和24周分别检测两组HBV-DNA、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结果:B组用药后12周HBV-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24周后,检测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显示A、B组疗效都较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1.0mg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但恩替卡韦起效快,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核苷类药物ADV(阿德福韦酯)、LAM(拉米夫定)、ETV(恩替卡韦)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随即分为A、B、C三组,在对患者进行基础内科治疗的同时,A组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1),B组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C组服用恩替卡韦(0.5mg·d-1),对患者服药后3、6、9以及12个月时的病毒载量变化情况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上述相应的核苷类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VB DNA载量在监测时间点监测结果均显示明显下降,恩替卡韦组即C组患者的HVB DNA裁量下降比其他两组明显,其HBeAg转阴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恩替卡韦相比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并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HBV-DNA、HBeAg转阴情况、耐药基因变异率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48周后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4.21%、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80%(P<0.05);观察组患者非rtM204I位点变异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8例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给予治疗1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给予治疗两组患者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1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略高于治疗两组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患者对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治疗两组,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恩替卡韦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疗效及成本,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加服拉米夫定100mg/d;B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1mg/d,均为48周。治疗后12周和48周检测两组HBV-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结果 B组用药后12周HBV-DNA应答率及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48周后,检测HBV-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显示A、B组疗效都较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肝患者疗效都比较好,恩替卡韦起效快,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李黎 《抗感染药学》2020,17(3):418-420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HBV感染患者75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阿德福韦酯组(n=37)和恩替卡韦组(n=38);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则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即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HBeAg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和TBIL测得值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HBeAg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V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提高了HBeAg转阴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地区经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200例患者进行病毒基因型和核苷类相关变异基因检测,并就阳性的72例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加阿德福韦酯与换用恩替卡韦加阿德福韦酯分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型和拉米夫定相关变异基因。对阳性病例后续抗病毒治疗进行24周及48周疗效临床观察。结果乙肝 C 型占77%,B 型占17%。核苷类基因相关变异72例,阳性率为35.5%。24周比较换用恩替卡韦组 DNA 复常率较优,48周比较2组无差异。 ALT 复常率2组无差异。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病毒以 C 型为主。拉米夫定相关基因变异后加用阿德福韦酯和换用恩替卡韦加阿德福韦酯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20名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用LAM(100 mg/d),B组单用ADV(10 mg/d),C组单用ETV(O.5 mg/d)治疗,观察患者3,6,9及12个月时血清生化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经过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各组HBV DNA载量在3,6,9和12个月后均有大幅度下降,ETV组患者HBV DNA载量下降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LAM组和ADV组。结论 ETV更适合于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9,(1):158-160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对拉米夫定(LAM)耐药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75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组(n=36)和B组(n=39);A组患者接受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患者接受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和治疗期间病毒学突破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病毒学突破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的疗效与单药恩替卡韦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单用恩替卡韦的耐受风险更低,且单药服用较为方便,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