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建霞  沈玲 《中国药房》2008,19(2):138-13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17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35.29%,抗精神病药占13.53%,抗结核药占12.94%;肝细胞损伤型占51.18%,胆汁淤积型占14.12%,混合型占34.71%。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并无特异性,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较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其发病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自2007月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9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药物性肝损害中,男性90例,女性100例,中位年龄(45.6±9.7)岁,涉及药物115种,其中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草药)居首位占38.4%,中成药占22.6%,中草药占15.8%;其次是抗结核类药物(13.2%)、抗肿瘤药物(10.5%)和抗感染药物(10.5%)。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损伤多见(38.4%),其次混合型肝损害(35.8%)和胆汁淤积型肝损害(25.8%);用药2周~1月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34.2%),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77.9%)、乏力(70.0%)、消化道症状(61.6%);药物性肝损害临床治愈率为36.8%、好转率57.4%。结论:药物性肝损害部分发生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及时处理大部分可治愈或好转,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用药,传统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临床医药人员应根据这些特点加强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国内文献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96年至2009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与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病例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2±13.7)岁。单用何首乌中成药14例,单用何首乌饮片18例,两者兼用3例,在使用何首乌饮片的患者中用生首乌6例,制首乌2例,其余不详。35例患者中有18例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3例表现出家族性发病倾向。用药后肝损害发生时间:最短3~6d,最长>3个月,多数1~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有肝功能检测记录的病例如下:31例患者ALT值为102~4584U/L,平均值为1153.1U/L;25例患者AST值为61.5~1937U/L,平均值为657.4U/L;29例患者TBil平均值为134.9μmol/L;23例患者DBil平均值为97.9μmol/L。症状较轻者停药后自愈,大部分患者经保肝治疗治愈,其中好转2例,治愈33例。结论:生首乌与制首乌及其制剂可引起肝损害。临床用药前应了解患者个人及家族用药史,严格剂量,用药时应监测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以"雷公藤"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与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肝损害共185例,多发生于0~16岁年龄组,用药后肝损害发生时间最短7 d,最长>6个月,多数发生于用药后的1个月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经过治疗,123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好转,3例无效,其余不详,没有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因服用雷公藤制剂导致肝损害,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其中2例为雷公藤多苷片,1例为雷公藤片。结论:雷公藤及其制剂可引起肝损害,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诊断与及其预防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对本站2004年至2006年管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8例结核病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有61例病人出现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发生率17.53%,348例病人中HBsAg阳性32例,其中13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占40.63%。结论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且多发生在用药的第1~8周。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HBsAg,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药物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3-2013年期间的279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79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男性140人,女性139人,严重肝功能损害50例;联合用药93例,单一用药186例。患者疾病种类包括肿瘤、呼吸系统感染、代谢综合征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中肝细胞损害型占62%(173例)。怀疑药物196种,其中中药占17.81%,抗肿瘤药占16.44%,心血管药占10.68%,抗结核药占10.41%。最常见怀疑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甲巯咪唑、雷公藤片。抗肿瘤、抗结核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参与联合用药时药物性肝损发生例数多于单用。结论:易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中药类、抗菌药物类、抗肿瘤药物、抗心血管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对药物性肝损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人们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为预防和早期发现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特点。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中草药9例,占23.68%,特别是治疗皮肤病、风湿性骨关节病、肾炎等疾病的中草药;抗肿瘤药物7例,占18.42%;抗结核药物7例,占18.42%;抗精神病药物5例,占13.16%;减肥药物4例,占10.53%;抗甲状腺药物2例;占5.26%;抗生素、降糖药、解热镇痛药各1例,各占2.6%。结论影响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有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临床医师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治疗的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治疗DILI提供基础。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9月~2013年12月某三甲医院肝病科收治的DILI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原发疾病、用药情况、肝功能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88个DILI病例(男37例,女51例),平均年龄(58.1±15.4)岁。致DILI的药物主要为中草药或中成药、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肿瘤化疗药、心血管系统药物等。68.2%为口服给药,25%为静脉用药。肝功能检测指标均异常,其中以ALT升高为最常见(79.4%)。分型结果显示肝细胞损害型占25.0%、胆汁淤积型占51.1%、混合型占23.9%。经停用可疑药物,给予保肝、退黄等治疗后,35.2%患者治愈,61.4%患者好转。结论: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肝功能以ALT异常为主,临床医生用药时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并积极监测肝功能,预防和减少DI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期间7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第一位是中草药(28/78,35.9%);其次为抗结核药 (11/78,14.1%)、抗菌药物 (10/78,12.8%)等.肝损害的临床分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51.3%(40/78),胆汁淤积型占16.7%(13/78),混合型占32.0%(25/78),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丁虹  陆忠华  黄利华  陈卫 《药品评价》2007,4(6):408-40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临床分型以及治疗预后作综合判断。结果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抗结核药(30.0%),中药或中草药(25.7%),抗风湿药及解热镇痛药(5.7%),药物发生的时间大多在1~8w,同种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发生时间长短不一,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异常和特异性体质有关。临床类型主要为肝细胞损害型,其次是胆汁淤积和混合型。结论重视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及时积极的治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间临床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院临床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9例,按照国际共识意见对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分型,对比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阿拓莫兰联合复方甘草甜素(美能)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结果:3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中肝细胞损害型22例(56.41%),胆汁淤积型10例(25.64%),混合型7例(17.95%)。10.26%(4/39)患者7天内肝功能恢复正常,46.15%(18/39)患者14天内肝功恢复正常,30.77%(12/39)患者21天内肝功恢复正常,7.69%(3/39)患者28天内肝功恢复正常,1例肝功异常持续34天以上,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国际共识标准的确规范了临床诊断,有助于肝损害的鉴别诊断,但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实验,美能和阿拓莫兰联合治疗2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表现及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腹涨(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死亡3例(2.9%)。结论:药特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CNKI载录的18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文献,对文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临床分型和预后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共涉及11类药物108种,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抗微生物药。其中肝细胞损伤型78例(43.33%),胆汁淤积型49例(27.22%),混合型37例(20.56%)。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停用损肝药物,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损害19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 对 1 98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的 9.70 %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抗结核药占47.98% ,中药占 1 8.69% ,用药 2~ 4周出现肝损害占66.1 6% ,用药 2周内出现肝损害占 2 5 .2 5 % ,临床病例以急性肝炎型最常见 ( 70 .2 0 % ) ,主要为纳差、腹胀、乏力、尿黄 ( 75 .2 5 % ) ,其次为黄疸 ( 60 .1 0 % ) ,肝功能损伤以 ALT,GGT,TBIL升高为主。能治愈者 1 78例( 89.90 % ) ,好转 1 4例 ( 7.0 7% ) ,死亡 4例 ( 2 .0 2 % )。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无特异性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较多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达 1 8.69%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方法根据Maria评分标准≥12分,诊断为药性肝损害,回顾我院从2006年至2008年药性肝损害50例。结果男性患者33例(66%),女性患者17例(34%)。年龄主要分布在25-60岁。致肝损害药物类别分布:中药首位(34%),结核抗杆菌化疗药居第二(28%);混合药物居三位(16%)。临床特点除了肝炎的乏力、纳差等一般特点外,部分患者有畏寒、皮疹、关节酸痛、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肝功能除了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硷性磷酸酶(ALP)也升高。部分患者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28例(56%),胆汁瘀积型12例(24%),混合型10例(20%)。临床分类:急性30(60%),亚急性16例(32%),慢性4例(8%)。按病情轻重分:重型肝炎4例,其中口服结核杆菌化疗药2例(50%),口服中药消核片1例(25%),1例口服降糖药(格列比嗪)1例(25%),轻型药物性肝损害46例,治愈。结论药物性肝损害较常见,其中以中药、结核化疗药、混合药最常见,致重型药物性肝损坏的药物以结核化疗药为首。对治疗疾病所必须用药,应该在用药前监测肝功能,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致病药物,以期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临床科室上报的94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例药物性肝损害中男56例,女3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6岁,平均49.82(±16.32);既往有药物过敏史24例(25.53%)、既往有肝病史8例(8.51%);涉及药物55种,降脂药物居首位(31.92%)、抗菌药物第二位(20.21%)、解热镇痛药和神经系统用药占第三位(9.57%);临床分型:肝细胞型61例(64.89%)、胆汁淤积型19例(21.27%)、混合型14例(14.89%);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多见;潜伏期1~4周。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大部分病例起病隐匿。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停药是减轻药源性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孝雷  吴静 《抗感染药学》2019,16(4):641-64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案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肝功能损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调取医院2016年—2018年间上报的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报告58例,统计其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药物类别、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的资料,并分析其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案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3年期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7例,涉及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58例占29.44%;而58例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症状严重的49例占84.48%;涉及12大类药物,以抗结核药物和抗菌药物的发生率为最高,分别为36.11%和16.67%;经相关治疗58例患者均被治愈。结论: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适当措施预防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化疗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于本科化疗时出现肝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一组予以安慰剂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通过2周治疗,试验组有65例患者肝功能恢复,占50.78%;对照组42例肝功能恢复,占3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肝损类型分类,肝细胞型肝损患者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胆汁淤积型肝损及混合型肝损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保护肝细胞,对治疗药物性肝损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4—2010年间我所住院的86例药物性肝损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Marin药物性肝损害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类型居前四位的依次为抗微生物药物19例、抗肿瘤药17例、中草药16例与心血管用药14例,分别占22%、19.8%、18.6%与16.3%,其后为神经科用药和解热止痛药分别为4%,再次为降糖药、抗甲亢药、免疫抑制剂各占2.3%,雄性激素1.2%。8例不详占5.8%。临床分型:肝细胞型49例占57%,胆汁淤积型25例29%,混合型12例占14%。结论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中草药和心血管用药是引起老年人药性肝损害的较常见的药物,使用此类药物时宜小心谨慎,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本院药物性肝病(DILD)的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调查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147例,分析统计每年药物性肝病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DI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同期急性肝炎的15.36%。引起此病的药物种类多,中药制剂、抗结核药、化疗药、抗菌药物、抗甲亢药是主要的损肝药物。其中中药制剂占34.01%,抗结核药占27.89%,抗肿瘤化疗药占10.20%,抗菌药物占8.84%,抗甲亢药占6.80%;用药1-3月出现肝损害占97.28%,无临床症状者占17.01%,有症状者占82.99%,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尿黄、黄疸及肝大等。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AST、TB、GGT及ALP明显升高。肝细胞损伤型92例,胆汁淤积型22例,混合型33例。经综合治疗后,95.92%治愈或好转,2.72%无变化或加重,1.36%死亡。肝细胞损伤型DILD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较胆汁淤积型DILD患者恢复快。结论DILD发病率上升,涉及药物种类多,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无特异性;药物性肝病的早期诊断与重视程度和认识有关,加强规范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测可以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