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敏  闫纯英  吴贤仁  黄林喜  陈畅  张钰  陈广玲  李玉光 《中国微循环》2006,10(4):254-255,274,i0002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归巢梗死心肌的可能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模型,用干细胞因子(SCF)动员骨髓干细胞,部分大鼠予激素干预治疗,另设AMI组为对照组(A组)。制模后24h杀死大鼠,取出心脏,免疫组化法了解归巢于梗死心肌的CD34细胞数量,心肌组织中炎症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量,以及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应用SCF动员治疗后,AMI 动员组(A1组)大鼠梗死灶内SDF-1表达量明显大于AMI组和AMI 激素 动员组(A2组),同时AMI 动员组(A1组)大鼠梗死灶内CD34阳性细胞数量也明显大于另2组。而AMI 激素 动员组(A2组)的SDF-1表达量最少,其梗死灶内CD34阳性细胞数量也最少。AMI 动员组(A1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轻,可见CD34阳性的幼稚心肌细胞样细胞。结论应用SCF动员AMI大鼠的骨髓干细胞后,其向梗死灶归巢的能力增强,较多CD34细胞迁移到缺血灶内,并向心肌细胞等分化。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心肌梗死灶内SDF-1表达量上调是吸引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心肌组织能够起到抑制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效应,而这一作用与心功能改善是否有相关性还不清楚。目的:观察缺血心肌内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早期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于心肌梗死术后30 min分5个位置于梗死边缘向心肌组织内移植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0.1 m L(2×106),而假手术组、模型组术后分别向心肌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3 d监测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3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梗死区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梗死区和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显著降低(P0.05),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早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etrin-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心肌梗死+netrin-1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心肌梗死+netrin-1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后,腹腔注射netrin-1干预4周,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大鼠心脏功能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DCC、ERK1/2及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netrin-1低、高剂量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力的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值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值显著降低;大鼠心质量/体质量(HW/BW)、(左心室+室间隔)质量/体质量[(LV+S)/BW]和(左心室+室间隔)质量/心质量[(LV+S)/HW]均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坏死明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胶原沉积减少;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CC与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TanⅡA),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建立AMI模型。制模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各组动物心脏功能情况,而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x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长轴缩短分数(FS)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与AMI组比较,丹参酮ⅡA能扭转上述变化(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作用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HIF-1α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比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EPO治疗组大鼠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降低HIF-1α蛋白表达与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橙皮素是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调节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橙皮素(30 mg/kg)组和橙皮素(30 mg/kg)+抑制剂(SIRT1抑制剂)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术构建AMI大鼠模型。小型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大鼠心脏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PGC-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规则、清晰,未见明显变性;模型组大鼠部分心肌纤维排列明显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橙皮素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心肌纤维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较轻,整体形态较为清晰;橙皮素+抑制剂组病变程度明显重于橙皮素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OD和GSH-Px及SIRT1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A、IL-6、TNF-α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橙皮素组大鼠LVFS、LVEF和SOD和GSH-Px及SIRT1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LVESD、LVEDD、MDA、IL-6、TNF-α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橙皮素组相比,橙皮素+抑制剂组大鼠LVFS、LVEF、SOD和GSH-Px及SIRT1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LVESD、LVEDD、MDA、IL-6、TNF-α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橙皮素可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抑制AMI大鼠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恶化较非糖尿病者更为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经链脲霉素 (STZ, 6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对糖尿病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AMI大鼠模型,术后存活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MI对照组(n=16)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6, 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并在糖尿病大鼠中设假手术组(n=11),术后24 h予以灌胃给药。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凋亡、HGF和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1) AMI对照组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2) 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AMI对照组(P<0.05),心功能、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AMI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HGF/c-Met信号通路在AMI后会激活,阿托伐他汀的上述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进一步增强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与帕瑞昔布(parecoxib)联合给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AMI)、曲美他嗪治疗组(AMI+TMZ)、帕瑞昔布钠治疗组(AMI+parecoxib)和曲美他嗪与帕瑞昔布钠联合治疗组(AMI+TMZ+parecoxib)。大鼠实施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第3 d开始给药,第8 d检测大鼠心功能(HR、LVSP、LVEDP、+dp/dtmax和-dp/dtmax),测定心脏梗死面积, bax和bcl-2 基因表达, COX-2、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caspase-3活化以及心肌梗死周边区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MI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帕瑞昔布钠治疗组与AMI模型组相比,COX-2表达下降(P<0.01);联合给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LVSP与+dp/dtmax)(P<0.05),并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心肌梗死周边区细胞的凋亡率下降,并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给药。联合给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Bax/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5),caspase-3活性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与曲美他嗪联合给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共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明确各种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确定分化后的干细胞在心功能活动中发挥生理作用,并通过某些特定的条件刺激干细胞的增殖潜能,使其直接分化成功能性心肌细胞,补充缺失的心肌细胞,有效地抑制心脏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是心血管疾病再生治疗的新方法和思路。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红景天苷、黄芪有效组分对心肌梗死大鼠内源性CD105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活血组、益气组、益气活血组、模型组,各组再按1,3,7,14,28 d时间点分为亚组,以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根据体表面积剂量换算法计算给药量,活血组给予80 g/L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益气组给予0.5 g/mL黄芪颗粒、益气活血组给予70 g/L诺迪康胶囊(主要成分为红景天苷)灌胃,大鼠按每100 g体质量灌胃1 mL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28 d。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梗死边缘区CD105、CD117、Vimentin(波形蛋白)、cTnT(心肌肌钙蛋白T)、GATA-4(锌指转录因子4)、Ki-67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CD105、CD117、cTnT、GATA-4、Ki-67表达高于正常组,且CD105、CD117、cTnT、GATA-4、Ki-67表达在1-7 d有增多趋势,7 d达到高峰,其后降低;活血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各时间点CD105、CD117、cTnT、GATA-4 、Ki-67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增多明显(P < 0.05),但活血组增多趋势优于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各组Ki-67与CD105、CD117、cTnT、GATA-4染色结果不完全平行,但增长趋势大致一致。②模型组Vimentin表达高于正常组,Vimentin在1-3 d有增多趋势,3 d达到高峰,其后降低;活血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各时间点Vimentin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减少(P < 0.05);活血组Vimentin阳性细胞数少于益气活血组、益气组(P < 0.05);活血化瘀方药对Vimentin降低最明显,说明活血组抗纤维化作用效果显著。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红景天皂苷、黄芪有效组分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防治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但活血化瘀方药效果最明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凋亡相关研究的进展,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本实验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干细胞修复AMI后的梗死心肌,通过流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BCL-2/BAX比值,评价其干细胞动员作用对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I)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MI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曲美他嗪+MI组、瑞舒伐他汀+MI组、联合用药+MI组。MI之后每天给予药物治疗14 d。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TUNEL染色检测凋亡指数。Evans/TTC双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测定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假手术比较,MI大鼠LVSP、d P/d Tmax及d P/d Tmin均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性升高(P0.01)。与MI组比较,曲美他嗪+MI组、瑞舒伐他汀+MI组和联合用药+MI组的LVSP、d P/d Tmax及d P/d Tmin均显著增加,LVEDP呈显著性下降(P0.05)。假手术组心肌中未见明显心肌细胞凋亡。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上升,且Bcl-2和Bax表达也有显著增加,以Bax表达增加为主。药物干预后,与MI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Bcl-2与Bax表达均明显下降,以Bax下降为主(P0.05),上述变化以联合用药组+MI最明显。结论心肌梗死后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Bax和Bcl-2表达有关。两者联合给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以及丹参提取物低(10 mg·kg-1·d-1)、中(20 mg·kg-1·d-1)、高(40 mg·kg-1·d-1)剂量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数量均为8只。丹参提取物各治疗组给予上述对应的各药物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饲养4周后应用HE染色、Masson染色和电镜法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和血管结构病理成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较为紊乱,部分心肌细胞轮廓消失,坏死心肌组织呈现明显的纤维化,血管不完整,血管超微结构模糊或者消失;丹参提取物治疗之后,新生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且超微结构分析表明,内皮细胞形态相对完整。心肌组织中VEGF及CD34蛋白表达结果证实,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表达略有增加,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和模型组比较,丹参提取物各治疗组VEGF及CD34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丹参提取物可明显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内皮微颗粒(endothial microparticles,EMP)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和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组(MI+AT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 h和24 h采外周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和EMP,其中循环EMP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后2 h,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较sham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MI组及MI+AT组大鼠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显著高于sham组(P0.05)。造模后24 h,MI组大鼠EM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0.05);MI+AT组大鼠CK-MB、c Tn T、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较MI组显著降低(P0.05)。此外,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造模后2 h显著升高(P0.05);MI+AT大鼠CK-MB、c Tn T和EMP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2 h显著下降(P0.05)。结论:AT可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的EMP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提示AT对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在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42只随机选6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AMI造模。建模后存活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阳性药物对照组,AMI组,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AMI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184 mg/(kg·d)灌胃辛伐他汀,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2.7、5.4、10.8 g/(kg·d)灌胃,每日1次,连续28d。同时建立人H9C2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缺氧处理21 h,加药处理。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MTS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变化;ELISA检测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中IL-1β、TNF-α水平;q 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接头蛋白ASC(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 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NLRP3、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酶原(pro-caspase-1)、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大鼠和人心肌细胞模型中,AMI组心肌细胞破坏、死亡严重,形态及结构损害严重。随着活血通脉颗粒剂量的增加,心肌细胞坏死现象减弱,逐渐恢复形态。大鼠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I组心肌组织中IL-1β、TNF-α、NLR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pro-caspase-1蛋白表达量升高(P 0.05)。与AMI组相比,活血通脉颗粒低剂量组心肌组织中ASC、pro-caspase-1、caspase-1蛋白表达量降低;活血通脉颗粒中、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IL-1β、NLR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pro-caspase-1蛋白表达量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 0.05)。人心肌细胞中加药6 h时IL-1β、TNF-α的变化与大鼠模型中类似。结论活血通脉颗粒可能通过减弱NLRP3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实现对AMI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色奇  卫晓红  刘育英  赵娜  王传社  刘红宁  韩晶岩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21-23,30,101,7,10,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P)预给药对缺血30min再灌注24h后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给药(0.1g/Kg、0.4g/Kg、0.8g/Kg)组(各12只),结扎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解除结扎再灌注24h,建立缺血再灌注(I/R)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给药各组在手术前90min分别一次性灌胃给予CP(0.1g/Kg、0.4g/Kg和0.8g/Kg)后,行模型组相同手术和操作。各组大鼠均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定心脏表面血流量;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表面血流量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凋亡心肌细胞数增多。三个CP剂量组都能增加心脏表面血流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CP具有改善I/R24h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适当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望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种子细胞,但在心肌梗死原位是否能分化成心肌细胞值得探讨。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原位的分化及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用胰酶消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以鉴定其表型特征。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1周经舌下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后1,4,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应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重构的变化,以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心肌梗死区的植活与分化。 结果与结论:①所分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表达CD29、CD166、CD73和CK19,不表达CD44、CD34、CD45、CD80、CD86和HLA-DR。②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后6周,心肌梗死区仍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表达心肌特异蛋白连接蛋白43、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③移植组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④移植组大鼠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1);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和收缩期左室前壁厚度也显著大于模型组(P < 0.05)。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心肌梗死原位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可减缓心室重构并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方法: 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取7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24 h存活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MI组);另27只设为假手术组(S组);两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 h和4周两亚组,即:MI 48 h(n=11)和MI 4周(n=13)组,S48 h(n=10)和S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MI 48 h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低于S组(P<0.05, 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高于S组(P<0.05);MI 4周组除SBP、DBP和MAP无显著差异(均P>0.05)外,上述其它指标的变化与MI 48 h组相同,且LVEDP升高更为显著(P<0.01);MI 48 h和4周两组梗死/疤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中“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仅在MI 48 h组梗死区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仅在MI 48 h组降低。 结论: 大鼠AMI后,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伴“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增加;AMI早期,“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梗死区表达增加,但“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对大鼠心缺血再灌(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3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卵巢切除后,随机分成C组(I/R假手术组)、 I/R组和 I/R+E2组(17β-雌二醇预处理).17β-雌二醇预处理2周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氯化三苯甲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 结果 17β-雌二醇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体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减弱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c-Fos的表达. 结论 雌激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原花青素B2(PCB2)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作为Model组,以每天2、4、8 mg·Kg~(-1)的原花青素B2诱导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PCB2-L组、PCB2-M组、PCB2-H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和阳性对照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在连续处理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变化和心肌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 area,CAS)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肥厚及纤维化标志物基因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组织中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心肌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PCB2干预组大鼠的LVSP均逐渐下降(P0.05),而LVEDP、+dp/dt_(max)和-dp/dt_(max)均逐渐上升(P0.05);各PCB2干预组心肌组织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善,其心肌细胞CAS值逐渐降低(P0.05);各PCB2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ANP、BNP、β-MHC和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CTGF基因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而各PCB2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逐渐降低(P0.05);各PCB2干预组大鼠外周血中心肌相关炎性因子(VCAM-1、MCP-1、ICAM-1、TNF-α、IL-6)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接近于CAP作用组。结论 PCB2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肌功能,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凋亡发挥作用,并与其抑制心肌相关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prague-Dawla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心肌组织脑利钠肽(BNP)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AMI组(1、3、7、14、28d组)和假手术组,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BN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心肌组织BNP mRNA和蛋白表达于梗死后1d开始升高,BNP mRNA表达为0.913±0.036比0.757±0.034(P〈0.05),BNP蛋白表达为0.882±0.027比0.565±0.086(P〈0.05);3d达高峰,BNP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971±0.027,0.976±0.016;然后逐渐降低,但至28d仍高于假手术组,BNP mRNA表达为0.902±0.072比0.757±0.034(P〈0.05),BNP蛋白表达为0.873±0.033比0.565±0.086(P〈0.05)。结论大鼠AMI后左心室心肌组织脑利钠肽表达增高,并且呈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