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病例组)、未发生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42例(疾病对照组)以及中老年健康体检者35例(健康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者出血量分为少量出血组34例、中等量出血组49例、大量出血组2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7例、中重度组37例、重度组19例.根据患者住院28 d是否死亡将病例组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各组血清IL-6和TGF-β1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IL-6、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L-6和TGF-β1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IL-6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少量出血组的血清Ib6水平低于中等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中等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P<0.05).轻度组的血清IL-6水平低于中度组、中重度组和重度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中度组、中重度组和重度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545,r=0.328,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590,r=-0.366,P<0.05).血清IL-6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灵敏度为70.93%,特异性为82.35% (AUC=0.788).血清TGF-β1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灵敏度为86.05%,特异性为70.59% (AUC=0.836).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和TGF-β1水平可能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分布及IL-10与TGF-β水平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取3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分布以及IL-10与TGF-β水平变化特征。结果(1)对照组患儿CD4~+CD25~+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对照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3)对照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4)两组患儿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L-10、TGF-β无相关性(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血清IL-10数量和分泌水平降低、TGF-β水平增高,导致了全身和局部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详述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6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为肝硬化腹腔积液组,36例为肝硬化无腹腔积液组)进行了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测定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腹腔积液组为甚。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IL-10、IL-12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r=0.5018、0.5742、0.6011,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对疾病变化过程和治疗功效的评估,因而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临床已明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发展有关的重要系统性炎症相关因子,但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间关系如何,鲜见报道。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原则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骨量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量正常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量减少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组40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析骨质疏松组血清3种因子水平与肺功能、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性;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血清3种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案符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质疏松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与骨保护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降解产物呈正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与FEV1%Pre、FEV1/FVC、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与骨保护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降解产物呈负相关(P<0.05);②将肺功能、骨代谢、骨密度等其他因素控制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显著相关(P<0.05);③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联合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量减少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0.850;④结果说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肺功能及骨代谢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NA治疗12周的CHB患者外周血Treg(CD4+ CD25high CD127low)和Th17(CD3+ CD8-IL-17+)细胞频率.ELISA检测血清IL-10、TGF-β1、IL-17及IL-23水平.各组间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采用Wilcoxon配对T检验.结果 完全应答的14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和IL-23水平及Treg/Th17比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Z=-2.691,-2.417,-2.237,-2.291,-2.291,P均<0.05),Th17细胞频率及IL-17水平略有增加.部分应答的11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和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Z=-1.988,-2.934,-2.756,-2.803,P均<0.05),Th17细胞频率及IL-17水平略有增加,Treg/Th 17比率略有下降.无应答的15例患者的Treg和Th17细胞频率、IL-10、TGF-β1、IL-23、IL-17水平及Treg/Th17比率较治疗无明显变化.HBV DNA下降≥2 log拷贝/ml及ALT恢复正常时,Treg细胞频率与细胞因子IL-10、TGF-β1和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Treg细胞频率与HBV DNA及ALT水平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NA抗病毒治疗前后,CHB患者Treg和Th17细胞频率及IL-10、TGF-β1、IL-23、IL-17水平均发生变化;治疗后获得满意应答的CHB患者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IL-23水平及Treg/Th17比率明显下降,Th17细胞及IL-17水平继续上升;且以上变化与病毒学应答及生化学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早孕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URSA早孕组),并以32例正常早孕孕妇为正常早孕组(N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HMGB1、RAGE、IL-17、IL-6、TGF-β及IL-10表达水平。结果 URSA早孕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而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均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URSA早孕组外周血HMGB1和RAGE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与正常早孕组相比,URSA早孕组外周血IL-17、IL-6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而TGF-β、IL-10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在相关性分析比较中,URSA早孕组外周血HMGB1表达水平与RAGE、IL-17、IL-6均呈正相关,而HMGB1表达水平与TGF-β、IL-10均呈负相关。结论 URSA外周血中HMGB1表达水平增高,HMGB1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节Th17/Treg平衡模式参与URS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血浆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IL)-17、IL-6、IL-23、IL-2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TGF-β)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的患者23例,无肾脏病变组的SLE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IL-6、IL-23、IL-27和TGF-β水平,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中IL-17、IL-6、IL-23和IL-27的浓度都明显升高,TGF-β的血浆浓度则明显降低,而且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和SLE无肾脏病变组之间比较,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IL-6升高更明显,TGF-β的血浆浓度降低更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7、IL-23和IL-27在实验组之间则无明显的差异。IL-17与IL-6、IL-23和IL-27之间呈正相关,与TGF-β之间则呈负相关。结论:IL-17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SLE表达异常,但IL-17的表达与SLE肾脏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调节性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 (Th17)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75例成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SLE活动度评分(SLEDAI) >4分,分为LN组(n=35)和SLE组(n=40).另外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LN组患者接受6个月MMF诱导治疗,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受试者以及LN患者基线、治疗3个月、6个月时外周血Th17、Treg百分比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β)水平.结果 LN组患者Treg/Th17比值低于对照组和SLE组,同时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LE组(P<0.05).与基线比较,LN患者治疗期间Treg/Th17比值逐渐上升,同时血清IL-17水平和SLEDAI评分逐渐降低(P<0.05),与治疗3个月相比,治疗6个月时LN患者Treg/Th17比值进一步增加,同时血清IL-17水平和SLEDAI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经Spearman法分析,基线、3月、6月Treg/Th17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724、-0.560、-0.336,P<0.05).完成6个月随访后,12例LN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9例治疗无反应(NR).CR组和PR组患者Treg/Th17比值和血清TGF-β水平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升高,同时血清IL-17水平逐渐降低,且CR组各指标变化趋势较PR组更明显(P<0.05).结论 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Th17亚群明显增加,且普遍存在Treg/Th17比例失衡情况.而经MMF诱导治疗后,外周血Th17亚群比例以及血清IL-17水平逐渐降低,有助于促进Treg/Th17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10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哮喘以及OPN、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3例哮喘患儿为研究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均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IL-10通路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介素-10(IL-10)、骨桥蛋白(OP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IL-10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哮喘、IL-10、OPN、TGF-β1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儿IL-10通路基因分型以AG+AA型比例最高(76.19%),A等位基因频率39.68%,G等位基因频率60.32%,对照组GG型36.00%,AG+AA型64.00%,A等位基因频率51.00%,G等位基因频率49.00%,2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L-10、OPN、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5.37±26.88)pg/ml vs(81.05±17.73)pg/ml、(19.52±5.37)ng/ml vs(14.19±3.95)ng/ml、(70.35±12.54)p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受体(IL-4R、IL-6R、IL-10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R、IL-6R和IL-10R 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Th2型细胞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②PBMC中,IL-4R mRNA表达水平活动期SLE患者(1组)为0.604±0.147,非活动期SLE患者(2组)为0.40±0.13,正常人(3组)为0.37±0.07;IL-6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90±0.27,2组为0.52±0.11,3组为0.57±0.24;IL-10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87±0.29,2组为0.72±0.21,3组为0.68±0.14.1组和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组和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组和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1组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2组显著高于3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4水平与PBMC上的IL-4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2和r=0.859,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与PBMC上的IL-6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7和r=0.615,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与PBMC上的IL-10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8和r=0.787,P<0.05).结论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Th2型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检验指标的差异,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间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505例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291例)和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组(214例),检测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N-MID)、I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血磷(P)、血镁(Mg)、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D-二聚体(D-dimer)、血红蛋白(H GB),对这些指标在单纯骨质疏松组患者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患者中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骨质疏松骨折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未骨折组),试验组年龄、血清PINP、血清钙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D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男73例和女218例资料比较,男性患者血清钙、骨钙素、β-cross Laps、磷、PINP、镁低于女性患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87例和女127例资料比较,男性患者血清PTH高于女性患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着年龄增大,骨量丢失加快,骨折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不同性别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代谢指标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要考虑不同性别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主导因素,积极地监测血液中骨代谢指标的变化,为骨质疏松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加药物方案,干预其生活方式,对于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IL-4、IFN-γ、TGF-β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状态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42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其血清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IFN-γ、IL-4、IL-17和TGF-β的水平,计算IL-4/IFN-γ、TGF-β/IL-17的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FN-γ、IL-17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和TGF-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IFN-γ和TGF-β/IL-17的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M组Ⅲ~Ⅳ期患者的IL-4/IFN-γ和TGF-β/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 EM组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相关的IL-17水平均下降,而Th2和Treg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且IL-4/IFN-γ和TGF-β/IL-17随病程的进展而显著升高,提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着Th1/Th2和TH17/Treg细胞的平衡失衡,且与病程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高征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TGF-β1、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妊高征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TGF-β1、IL-10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妊高征肾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和血清TGF-β1、IL-10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ET-1和血清TGF-β1、IL-10水平呈正相关(r=0.4812、0.5784,P〈0.01)结论:检测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GF-β1、IL-10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31在促进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性别、年龄匹配100例无骨质疏松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31水平差异。构建C57BL/6J基因背景的IL-31敲除小鼠,将C57BL/6J小鼠(野生型小鼠)、IL-31敲除小鼠分别设置假手术(Sham)组和卵巢切除术(OVX)组各15只。手术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钙、血磷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水平(ALP);同时取小鼠的双侧股骨进行病理切片分析股骨组织形态结构、取脊柱进行骨密度仪检测脊柱骨密度变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并检测体外增殖能力和TGF-β1、Smad4和p-Smad4蛋白表达。通过IL-31特异性shRNA转染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以敲低IL-31的表达,并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凋亡和蛋白改变。结果: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IL-3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骨质疏松患者的IL-31水平高于轻度骨质疏松患者(P0. 05)。接受OVX手术的野生型小鼠、IL-31敲除小鼠血清中血钙和血磷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ALP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 05),但接受OVX手术的IL-31敲除小鼠组血钙和血磷则显著低于接受OVX手术的野生型小鼠(P0. 05)。股骨病理切片及脊柱骨密度结果显示,接受OVX手术的野生型小鼠、IL-31敲除小鼠均出现组织形态结构的破坏和骨密度下降,但IL-31敲除小鼠骨组织结构和骨密度优于野生型小鼠。接受OVX手术的IL-31敲除小鼠BMSCs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接受OVX手术的野生型小鼠,而TGF-β1、p-Smad4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接受OVX手术的野生型小鼠(P0. 05)。MC3T3-E1细胞转染IL-31 shRNA后能明显反向激活TGF-β1、p-Smad4表达,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凋亡。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1水平显著升高,IL-31可能是通过调控TGF-β1/Smad4信号通路抑制BMSCs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骨质疏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时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的变化及炎症反应状况。方法: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加洛伐他汀治疗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 CD25+ CD127-细胞的百分率;并用ELISA测定循环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患者Treg百分比明显偏低(P<0.01),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则偏低。治疗4周后,常规加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Treg百分比明显上升(P<0.01),血清TGF-β和IL-10水平升高,CRP明显下降;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Treg数量与TGF-β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Treg数量减少可能是ACS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和斑块失稳定的重要机制;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及稳定斑块作用可能通过影响Treg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白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其与瘙痒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CSU患者83例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查者40例,均测定IL-35、TGF-β1、总IgE水平,CSU患者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瘙痒程度,记录每日瘙痒时间,比较不同瘙痒程度及瘙痒时间CSU患者血清上述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各因子与瘙痒程度及时间的关系。结果CSU组血清IL-35低于健康对照组,TGF-β1及总Ig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瘙痒程度评分、每日不同瘙痒时间CSU患者血清IL-35、TGF-β1、总IgE水平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5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低于30min组>30~120min组>超过120min组(P<0.05);TGF-β、总IgE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低于30min组<30~120min组<超过120min组(P<0.05);IL-35与瘙痒程度评分、瘙痒时间呈负相关(P<0.05),TGF-β1、总IgE与瘙痒程度评分及瘙痒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SU患者以低IL-35,高TGF-β1、总IgE水平为特点,随瘙痒程度的增加及瘙痒时间的延长,IL-35持续降低,TGF-β1、总IgE水平上升,调节细胞免疫、拮抗IgE或可能为CSU瘙痒症状控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ITP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0例ITP患儿根据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不同分成低、中、高3个剂量组,通过测定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临床有效率、作用机制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与3组ITP患儿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低剂量组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与高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AFF和TGF-β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呈负相关,而血清IL-10与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呈正相关;治疗后显示低剂量组患儿HRQoL评分要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患儿,2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免疫球蛋白可显著提高儿童ITP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B细胞调节IL-10和TGF-β1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茯苓多糖分别处理健康对照者及患者的CD4~+ 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测定茯苓多糖毒性,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与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用100μg/L的茯苓多糖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同时Foxp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增加(P0.05);并且Th17/Treg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升高Treg并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对SL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TGF-β1、TNF-α、IL-6水平与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PCO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TGF-β1、TNF-α、IL-6水平,放射免疫(RI)法检测胰岛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葡萄糖(FPG)水平,分析两组血清TGF-β1、TNF-α、IL-6水平,并比较PCO S组有胰岛素抵抗(IR)者及无IR者三者的水平.结果①TGF-β1水平在PCOS组高于对照组,在两组中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TNF-α水平在PCO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与睾酮(T)和雄烯二酮(A2)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明显负相关 ,在两组中均与BMI呈正相关;IL-6水平在PCO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BMI呈正相关,与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ulin))呈明显正相关,与ISI呈明显负相关.②PCOS组有IR者TGF-β1、TNF-α、IL-6、AUC(insulin)明显高于无IR者.结论 TGF-β1、TNF-α、IL-6都与PCOS的发病有关,TNF-α与IR及高雄激素血症(HA)的发生密切相关,IL-6与IR密切相关,TGF-β1的作用环节不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几种细胞因子在疾病慢性化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分离HBV慢性感染者及健康人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IL-17、IL-23、TGF-β和IL-10的表达及其与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中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乙肝患者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与健康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IL-10显著增加,IL-17、IL-10与转氨酶水平正相关,TGF-β与转氨酶水平负相关,而IL-10与乙肝病毒DNA载量正相关。结论IL-17、IL-10及TGF-β与HBV感染者肝细胞的炎性损伤有关,对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及疾病进展程度具有提示意义,而IL-10具有促炎和耐受的双重作用,可以预测乙肝感染慢性化及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