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同居中州,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一身,胃受纳腐熟水谷五味,二者互为表里,升降相因,不但主持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是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脾胃之为病,则升降失常,生化乏源,脏腑失养,百病始生。  相似文献   

2.
<正> 脾胃生理特性与功能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以气机升降而言,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根据阴阳二气性质,阳气主升阴气主降,但脾胃之气升降与此相反。因为人体脏腑之气属阴者主升,属阳者主降,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从功能而论,胃主受纳水谷,纳则贵下行故胃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内科常见病,以胃脘部疼痛、胀满、嘈杂,暖气反酸等为主症,其病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关系。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肝与脾是木土同源,机体水谷的运化,精微的吸收转输必赖肝的疏泄功能协同完成。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正常,脾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皆生”,故调理脾胃,为治疗疾病之根本。  相似文献   

4.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热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征,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热水谷和通降胃气.  相似文献   

5.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升降运动。中医学中的脾与胃,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升一降,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生理功能方面:一主运化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而营养周身的上升运动;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水谷的下降运动。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的一升一降,一运一纳,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升,脾健则能使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以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胃主降,胃和则能保证消化道的通畅,水谷之糟粕得以下降排出体外。故李东垣说:“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  相似文献   

8.
浅谈胃脘痛的辩证施护赵晓吾,陈署敏,张莉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步。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皆可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胃腕脘痛、呕吐、呢逆、泄泻,腹胀等症状。胃脘痛为...  相似文献   

9.
调肝理气 慢性胃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或胀满不适,中医称之为“胃痛”、“胃痞”等。根据中医肝主疏泄理论,认为肝可调畅脏腑气机,助脾胃运化受纳。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脾升胃降,运化健旺。否则,可影响中焦的纳降与升清,致胃中气机郁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五腑六腑中皆有胃气,凡脏腑、声色、脉舌、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故<内经>有"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之说.临证重视后天之本,对"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应深刻领会.历代医家治病能得心应手,调护胃气是其重要经验之一.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更有丰富的经验.脾胃代表了脾、胃、大小肠的功能,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助脾胃之升降,肺的宣发肃降对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也有影响,同时,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临证时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参以寒热虚实来辨别脾胃病的证候.  相似文献   

11.
<正>升发脾阳法之端,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素问·太阳阳阴论篇第二十九》又云:"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明确指出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降,主受纳的生理功能和天地阴阳升降变化是一样的,并在人身中居重要地位。而升发脾阳法之形成、发展则归功于金元时期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其著《脾胃论》之精髓即是以脾胃内伤为发病之由,脾胃气机升  相似文献   

12.
人体之气,可分三部分,在上焦的谓大气,也称宗气。肺主之,司呼吸。在下焦的谓元气,也称先天之气。肾主之,司镇摄。在中焦的谓中气,也称后天之气。脾胃主之,司运化,升降。在这里主要谈中气,对于中气的重要性,谈谈个人的浅薄认识。 中气是后天脾胃之气,所以谈中气离不开脾胃,“脾胃者,食禀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以膜相连,位於腹中,互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之精微,能升清降浊,为生化气血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二者一阴一阳,升降相因,燥湿相反,互相配合。大气借之而下交,元气因之而上济,上下相交,阴阳互济,血脉循径,营卫调和,人身安和,疾病不  相似文献   

13.
气机升降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死之机.升降而已”。它具体地反映了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基本形式。正如《医学求是》指出“明呼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而脾胃升降又在整个气机升降运动中占非常重要地位,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一切气机升降的根本。因此,调理脾升胃降是治疗胃病的一个主要方面。调理脾升胃降之大法,内经指出:“病在上者,取之于下,病在下者,取之于上”,“高者仰之,下者举之”,通过疏其气血,调和阴阳,祛其邪恶,复其脾胃升降之序,以达到补其不足,助升运和降,纠其反作,以举陷降逆,辛甘升脾,苦酸降胃之法,具体为:  相似文献   

14.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亦为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居于中土之位,左为心肝,右为肺肾,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如此,脾胃安则五脏健,五脏健则机体无恙。  相似文献   

15.
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具体表现。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运动过程中,脾胃的升降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1 脾升胃降为气机枢纽 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共主受纳、运化,是人体清气的发源地。且又位居中焦,通连上下,实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受纳、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化生,阴阳气血方能协调,五脏六腑始得安和。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从而维  相似文献   

16.
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来审计,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胃病可以升降观来诊治。常用的调气治疗胃病的方法有:疏肝气以助脾胃之气机升降,宣肺气以舒脾胃气化,升肺气以协调气机。  相似文献   

17.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主统血,主运化,胃主通降,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与胃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人体气机失调、脾胃升降失常,是大部分脾胃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肝与心在脾胃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肝与心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主藏血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的密切联系。肝与心在调节情志活动上的作用紧密相关。在临床上,甘教授主张在治疗脾胃病健脾和胃的同时重视肝心同治。在治疗脾胃病过程中,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是不容忽视的治法。  相似文献   

18.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我院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着重以下四个治则: 一、调升降和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主运化,不仅是消化水谷,而吸收和输布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和津液。若脾气不升,即可产生  相似文献   

19.
王德林主任医师在50余载的临证中,主张“鼓邪出、内畅遂”,具体在脾胃病的应用中即主张通降之法。中医学理论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主运化,就是将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传输至全身,故有“后天之本”之说。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为脾胃的运化做准备,胃以降为和。在脾胃病的治疗中,王师着重于疏通气机,调其升降,消其郁滞,流畅气血,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行,给邪以出路。脾胃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机郁滞,食浊瘀滞等形成,由于气机瘀滞,食浊瘀滞,首先影响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因而气血精微无以化…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病、肝胆病一般均有脘腹胀满之症 ,并且多较顽固 ,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谈谈个人的体会。1 病因病机笔者认为 ,腹胀病位在胃 ,其发病与脾、肝、胆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 ,二者同居中焦。脾主运化 ,输布水谷精微 ,升清降浊 ;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谓之“气机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肝胆主人身之疏泄 ,为气机之总司。肝气条达 ,则气机通畅、升降适度。肝木与脾土相依相连 ,共同发挥着疏理气机升降 ,协调气血运化的生理功能。正因为如此 ,脾胃与肝胆健则同健 ,损则俱损。脾胃升降失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