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IVF)已成为治疗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但对男性不育效果欠佳。输卵管内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孕有较高的受精率及怀孕率。为前瞻性比较传统IVF与ICSI治疗卵管性不孕症的效果,了解ICSI是否提高非男性不孕症的疗效,116例男方精子正常的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其年龄、不育年限相当,超排卵方案相同。卵母细胞及精子在相同的培养及实验室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1054周期不明原因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明原因不育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2.12于本所进行排卵监测指导同房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治疗的298例原因不明不育患者,共1054周期的治疗结果。结果:各组平均优势卵泡数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自然周期排卵监测指导同房组1.04个,3.23%(4/124);药物诱导排卵监测指导同房组为3.36个,5.79%(13/228);自然周期IUI组为1.07个,5.90%(16/271);药物诱导排卵后进行IUI组为3.42个,10.90%(47/431)。结论:药物诱导排卵后行IUI可克服部分原因不明不育症的潜在细微缺陷;给予小剂量诱排药物可以提高原因不明不育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于第一周期常规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5%,行补救性ICSI的10个周期(补救性ICSI组),以及因前次受精失败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19个周期(后续性ICSI组)的ICSI治疗结局,并以因男方少弱精子症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133个周期为对照组。结果: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补救性ICS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性ICSI组优胚率显著高于补救性ICSI组(P<0.05);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48.9%)、优质胚胎率(29.2%)、植入率(0%)、妊娠率(0%)、分娩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2.1%、46.6%、21.2%、45.1%、39.1%);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55.4%、8.8%、21.1%、15.8%,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优质胚胎率后续性ICSI组(44.2%)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ICSI能避免受精失败,但是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受到卵母细胞隐匿性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此研究是为了评价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正常之后 ,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前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情况对男性低生育力、宫颈因素或不明原因不孕症夫妇治疗决定改变的准确性。对Vrije大学医学中心的生殖医学科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病历复习 ,在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作过诊断性腹腔镜患者的病历资料中 ,患者行不孕症检查后行腹腔镜之前 ,如有IUI治疗指征 ,均纳入分析。在作IUI治疗之前 ,患者均作了腹腔镜检查 ,行IUI治疗的临床指征包括男性低生育力、宫颈因素和不明原因不孕症。统计分析采用逐步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总共有 773例患者作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辅助生殖技术(ART)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不孕症,ART治疗的种类主要为体外受精(IVF),其次是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生殖临床常规应用控制性促排卵方案(COS)以获得多个卵子和胚胎进行选择,大多移植2~3个胚胎,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增加活产率。在所有ART自然流产中,早期流产发生率约85%,显著高于晚期流产(约15%)。人类生殖中,遗传学和子宫异常、内分泌和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高龄非输卵管性不孕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方案。方法选择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1 312名高龄输卵管通畅不孕女性(年龄≥35岁患者)共2 094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UI组827个周期,IVF组启动周期1 267个,移植周期798个。根据患者的年龄层次分为35~37岁,38~39岁和≥40岁3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和助孕结局。结果 3个不同年龄层的IUI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8.72%和4.14%,IVF-ET组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3.03%、47.51%和22.69%,IUI和IVF组内及组间各年龄层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IUI和IVF两种助孕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降低,建议年龄≥40岁输卵管通畅的不孕女性应积极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7.
不同助孕方式后的妊娠和子代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和子代结局与助孕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2.03~2008.07期间本中心所有ARTs助孕并妊娠的周期。按IUI、IVF-ET等助孕方式分组,比较妊娠、子代情况。结果:临床妊娠683个周期,新生儿701例,出生缺陷15例,出生缺陷率各种助孕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流产率ICSI方式高于常规IVF方式;常规IVF的宫外孕率高于ICSI;出生多胎率IVF-ET组高于IUI组,P均<0.05。IVF-ET与IUI比、常规IVF与ICSI比,多胎比单胎均有更高的剖宫产率,P<0.05或P<0.01。出生婴儿男女比例为1∶1.03,单胎比多胎有更高的男孩比例,P<0.05。IVF-ET与IUI比,多胎比单胎早产率高,P<0.05或P<0.01。结论:ICSI和FET操作未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但其子代遗传风险可能偏高;常规IVF比ICSI有更高的宫外孕和剖宫产风险;IVF-ET产科风险高于IU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首次体外受精(IVF)治疗时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IVF治疗的35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将其卵母细胞分为2组,同时行常规受精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ICSI),比较2组的受精结局、妊娠率及着床率。结果常规受精组受精率(51.2%)低于ICSI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受精失败率(20.0%)明显高于ICSI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首次IVF治疗时,采用部分卵母细胞常规受精、部分卵母细胞ICSI的方法,可降低完全受精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9.
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对体外受精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具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史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3次IUI史者(A组,n=65)与无IUI史者(B组,n=65)的IVF结果及hCG注射日E2、LH值;对同期的IVF全部卵子受精失败者(C组,n=37)再按有无IUI史分为C1组(≥3次IUI史,n=8)、C2组(无IUI史,n=29),进行内分泌分析,并对他们下次的ICSI结果进行追踪、比较。结果:IUI史并不影响IVF的妊娠率,仅降低种植率;A组hCG注射日E2较低,而C组有较高的E2及LH值,C组中20例(54.1%)为继发不孕;但C1组62.5%(5/8)为原发性不孕。结论:多次IUI史并不是选择ICSI的唯一理由;原发不孕加多次IUI史有较高的受精失败风险;内分泌环境在受精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3种不同促排卵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的3种COH方案[短方案、长方案与克罗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方案]不孕症患者的3 347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3种COH方案内再各分为3个组,分别为高纯度尿促性素(HP-h MG)组、人尿促性素(h MG)组、重组卵泡刺激素(r FSH)组。比较3组患者给予Gn的时间、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h MG组无论在Gn使用的天数和剂量上,都显著高于HP-h MG组与r FSH组。在CC+Gn方案中,HP-h MG组在h CG注射日E2峰值最低。在长方案中,HP-h MG组h CG注射日的P水平最低(P0.05)。3种方案中各组的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与种植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h MG在h CG注射日具有较低P水平,使得内膜更利于胚胎着床,其COH临床效果上与其他促排卵药物一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施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不孕症妇女基础焦虑状态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与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原始研究。经两人独立提取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并对计量资料进行合并。结果:①状态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有负性影响(WMD状态焦虑=-2.51,95%CI-4.58~-0.44);②特质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WMD特质焦虑=2.57,95%CI-0.58~7.87);③漏斗图分析未提示不对称分布,故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对IVF/ICSI的不孕症妇女,在开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改善治疗结局;小样本的研究合并后可以看出特质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松  刘婧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5):321-324
正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即指不孕症患者经历多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未发生胚胎种植或临床妊娠。随着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高孕酮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不同年龄段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22例行IVF/ICSI助孕采用PPOS方案共362个周期的DOR不孕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35岁,n=50)、B组(35<...  相似文献   

14.
体外受精过程中受精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据估计,自1978年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世界已诞生“试管婴儿”200多万名。在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技术出现前,常规IVF中约10%~20%不孕症患者发生全部卵子不受精(total fertilizationfailure,TFF)或受精率低下(<30%)。随着ICSI技术的日趋成熟,严重或中等程度男性不育常采用ICSI方式授精,获得与IVF接近的临床妊娠率,卵子不受精率有所降低,但常规IVF中仍存在10%~15%的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胚胎显微操作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IVF/ICSI/PGD)新鲜囊胚移植的259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不同周期类型分组,比较移植14 d、18 d血清β-hCG水平的差异。结果:单囊胚移植组中,行IVF周期、ICSI周期和PGD周期间妊娠早期的血清β-hCG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常规移植14 d IVF周期血清β-hCG值为877.31±480.40 IU/L,显著高于ICSI周期711.86±485.64 IU/L,P0.05。移植18 d时,两者血清β-hCG无统计学差异(4 198.32±2 306.48 IU/L vs 3 763.75±2 268.87 IU/L,P0.05)。而PGD周期移植14 d血清β-hCG值为556.22±418.94 IU/L,18 d为3 027.22±2 455.80 IU/L,与IVF、ICSI周期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双囊胚移植组中,IVF周期、ICSI周期及PGD周期各组间14 d、18 d血清β-hC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断行ICSI、PGD周期患者妊娠与否时适度降低评估患者妊娠早期(移植14 d、18 d)有效妊娠血清β-hCG值标准是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CC/hMG/IUI、hMG/IUI与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宫腔内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5 6例 ,其中CC/hMG/IUI治疗组 2 8例 ,hMG/IUI治疗组 14例 ,IVF ET治疗组 14例。比较 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E2 水平、卵泡数及妊娠率。结果 :CC/hMG/IUI、hMG/IUI和IVF ET 3组的年龄及不孕年限无差异 (P >0 .0 5 )。CC/hMG/IUI组与hMG/IUI组的卵泡数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E2 水平与妊娠率也无差异 (P >0 .0 5 )。CC/hMG/IUI组的卵泡数明显少于IVF ET组 (P <0 .0 0 1) ,E2 水平也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0 1) ,CC/hMG/IUI组的妊娠率与IVF ET组无差异 (P >0 .0 5 )。hMG/IUI组的卵泡数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1) ,E2 水平也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0 1) ,hMG/IUI组与IVF ET组的妊娠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CC/hMG/IUI组与hMG/IUI方案在降低卵巢过激危险和治疗费用的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有可能成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中发现妊娠2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过程中发现妊娠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月至2001年11月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于显微注射受精与胚胎移植(IVF/ICSI—ET)超排卵周期使用GnRH—a过程中发现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180个IVF/ICSI—ET超排卵周期使用GnRH—a的过程中发现妊娠26例,发生率为0.50%,其中在输卵管因素、男方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和不明原因各种不孕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33%、0.37%、2.30%、0.97%和0.64%。26例妊娠中宫内妊娠20例,其中15例分娩17个健康新生儿,1例正在妊娠,流产2例,失访2例;异位妊娠6例,发生率为23.08%(6/26),输卵管因素中异位妊娠发生率最高速55.56%(5/9)。结论:在超排卵周期使用GnRH—a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生妊娠的可能。宫内妊娠给予安胎治疗,可分娩正常新生儿;此种妊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而异位妊娠发生率则在输卵管因素中最高,临床应严密监测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hMG和克罗米酚治疗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是指各项不孕症检查指标均正常,而2年以上未孕的夫妇。在所有不孕症夫妇中,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约占15%[1],这一部分不孕症由于原因不明确,治疗比较困难,成功率亦比较低。国外资料报道,促排卵技术和辅助生育技术可以提高其妊娠率,并且促排卵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2]。本研究采用克罗米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CG)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hCG)两种方案治疗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并对比分析和探讨其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5年5月到1999年5月期间,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诊断为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应用的功效。方法:对32例拟行IVF-ET的不孕症患者(包括反复IVF移植失败者8例、IVF妊娠后先兆流产者7例、胚胎质量差者7例、卵巢低反应者5例、卵巢功能减退者4例和不明原因不孕者1例)予以益气养血、益肾活血中药治疗,通过B超观察窦卵泡计数(AFC)、胚胎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及血基础FSH、LH、E2、P水平等指标,观察用药前、后疗效。结果:予以益气养血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后,有4例(4/8)IVF移植反复失败者成功妊娠;有5例(5/7)IVF妊娠后先兆流产史者继续妊娠;有5例(5/7)胚胎质量差者胚胎质量提高;有3例(3/5)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反应性提高;卵巢功能恢复正常范围者3例(3/4);不明原因不孕者妊娠1例。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活血中药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中LH变化趋势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个IVF/ICSI长方案周期,1按h CG注射日与降调节后Gn启动前血清LH水平的变化趋势,分为降低趋势组和升高趋势组;2将升高趋势组及降低趋势组根据COH中期与降调节后LH水平变化趋势分为A组和B组(升高趋势中的降低组和升高组),C组和D组(降低趋势中的降低组和升高组);3按照LH降低幅度将A组和C组分为A1组(下降幅度50%)和A2组(下降幅度≥50%)、C1组(下降幅度50%)和C2组(下降幅度≥50%),比较各组IVF/ICS-ET结局的差异。结果:1降低趋势组与升高趋势组获卵数、胚胎数、总的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种植率(26.09%vs 35.22%,P0.05)、临床妊娠率(45.11%vs 58.67%,P0.05)显著较升高趋势组低,早期流产率较升高组略高(26.08%vs 15.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B组、C组与D组相比较IVF/ICSI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3 A1组、A2组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可利用胚胎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优质胚胎率A1组较高(65.48%vs40.68%,P0.05);C1组、C2组IVF/ICSI结局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VF/ICSI-ET长方案,h CG注射日较Gn启动前血清LH升高,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且在COH中期LH下降幅度50%,能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故在COH的过程中适时添加LH,选择合适的血清LH水平启动COH,有助于改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