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胸腰椎骨折、腰椎失稳等疾病的治疗,并得到推广应用,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文就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疾患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其所具有的手术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固定节段少、安全简便等特点已得到大家的认可。随着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松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自1999年5月-2006年1月收治26例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回顾和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椎前缘高度明显增高,矢状位指数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回顾和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椎前缘高度明显增高,矢状位指数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9.
10.
金梅  梁梅林 《当代医学》2010,16(36):119-120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技术正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替代部分脊柱开放性手术。泰州市人民医院已成功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Sextant)成功治愈50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干燥成年男性腰椎为标本,利用椎弓根螺钉、steffee钢板及X线机通过多角度系统折片对比研究,提出了椎弓根螺钉固定中几个常见的错误包括偏上、偏下、偏内、偏外、过长等,并且获得了高阳性率的特殊拍片法。认国螺钉或椎弓根的轴位片,左右30度斜位及头倾10度片,能够清晰地显示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错误,在椎弓根螺钉的定位诊断只优于常规的正侧位拍片法。  相似文献   

12.
综述脊柱胸腰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解剖学进展,阐述了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各项数据测量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总结了胸腰段脊柱解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关节突—椎弓根—椎体内固定螺钉通道的形态学观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0例脊柱骨标本上测量螺钉通道长,并对其中30例做CT断层摄影,观测螺钉通道的骨性结构。结果:以下节段LS值相近,其平均值分别为:C2-C7:32.5mm,T1-T4:36.6mm,T5-T12:43.3mm,L1-S1:52.4mm。C2-S1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间差异均匀为男大于女且差异有显著性(C2-C5:P<0.05)或极显著性(C6-S:P<0.01)。螺钉通道除关节突部有双层骨皮质外,其余均为骨松质。结论:C2-S1的LS值为逐渐增大趋势;颈胸段椎弓根外缘骨皮质极薄,对螺钉几乎无阻力;螺钉的固定作用订为关节突和椎弓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经皮椎弓跟螺钉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组和开放组,各48例,观察二组患者术后1、3、7和10d肌肉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变化、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和二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从术后3d开始,二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下降,且经皮组术后3、7、10d肌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二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二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运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下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并观察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内固定位置、融合情况以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影像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椎间融合率100%。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创伤小,术后融合率高,有效预防了手术后神经粘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正常蒙古族人群股骨远端外旋角,为建立国人数据库以及为中国北方地区及蒙古族人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throplasty,TKA)股骨外旋截骨参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蒙古族青年志愿者60人,女42人,男18人,行双膝关节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关节线上下各2 0cm。数据以DICOM格式导出,图像经Mimics10.01软件处理,测量股骨远端①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②髁扭转角(condylar twist angle,CTA)数值;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蒙古族人PCA 3.8°±1.92°,CTA 7.39°±1.75°,左右侧别无差异;男性平均PCA 3.3°,女性平均PCA 4°;身高及对应PCA录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知PCA与身高没有相关性;和文献中其它族群所测结果有差异。结论:蒙古族人股骨PCA大于3°,行膝关节置换术应采用4°或大于4°外旋截骨更为合适,应以CT测量个性化截骨更为妥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骶椎关节突关节角的内在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100例成年脊柱骨骼标本上,测量了L1-S1的2200个上、下关节突关节角.并对其左右和上下对称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同一个椎骨关节角左右两侧及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邻椎骨上下相对应的关节角,除L1-S1节段的右侧外,其余上关节角均较上位椎骨下关节角大。结论:同一关节两关节面间存在夹角且向椎管方向开放,是腰椎可做三维运动的解剖学基础,对临床探讨腰椎变性和滑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脊柱各部椎弓根骨松质的断面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椎弓根内固定术选用螺钉直径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0例脊柱骨标本(C2-L5)上,通过标本骨及CT扫描观测椎弓根最窄处骨松质的宽和高。结果:各椎弓根骨松质宽呈相互衔接的三个马鞍形趋势,即四个高峰三个低谷量,依次为C2(高)、C4-C5(低)、T1(高)、T4(最低)、T12(高)、L1(低)及L5(最高);骨松质高值颈段呈“马鞍”形,从C5-L5则有渐增大趋势。结论: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直径主要取决于骨松质的宽度,而C2-T1段,特别是C6和C7骨松质的高和宽接近,选用螺钉须同时测量骨松质的高和宽,C3-C6和T4-T6段仅能用约3.0mm直径的螺钉。  相似文献   

19.
20.
在64侧成尸下肢标本上对足底软组织进行了观测。第一跖骨头足底软组织厚度:11.6±3.5mm,第二跖骨头:13.6±3.1mm,第三跖骨头:13.3±2.9mm,第四跖骨头:12.0±2.8mm,第五跖骨头:10.7±2.8mm,第五跖骨底:16.7±4.8mm,跟骨结节:16.8±2.9mm。上述各处解剖层次,第五跖骨底第四层为肌腹、肌腱,跟骨结节缺少第四层,其余均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腱。本文认为足鹿软组织厚度在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除外第三跖骨头)也没有显著差异,并认为修复足鹿软组织的皮瓣要具备足够的厚度,尤其是浅筋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