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有证据表明内淋巴囊(ES)可能是内耳的一个主动免疫部位。到目前为止,在正常情况下尚未见微生物或异物聚集于该处的现象。由于从尸体和手术中活体组织检查所能收集到的完整的人内淋巴管(ED)和ES的标本为数很有限,所以对其研究较为困难。该文作者获得10个ED和ES标本。其中1例取自死于肺癌病人和5例取自死于严重烧伤病人,另4例从听神经瘤病人手术中取得。除取自肺癌病人的1例于死后3小时内,经圆窗行内耳灌注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耳免疫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是否与Caspase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选用雌性白色豚鼠4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9只,对照组16只,以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全身免疫后,实验组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对照组内耳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分别在内耳免疫术后1、3、5、7d和14d后处死动物,于免疫前及处死前行双侧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取内耳免疫侧耳蜗做石蜡切片。通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内耳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耳Caspase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豚鼠内耳免疫前、后反应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给药前、后比较反应阈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豚鼠内耳均存在TUNEL染色阳性细胞,并且TUNEL染色阳性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而对照组仅在支持细胞、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发现极少数TUNEL染色阳性细胞。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内耳从内耳免疫后5d开始出现阳性表达,而对照组表达阴性。结论:内耳免疫反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内耳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中有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前认为内淋巴囊(ES)既是内淋巴的吸收部位,又作为内耳的压力调节器,但此种调节机制是否含有神经源性调节尚不明了。因此该文用轭合植物血凝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作为逆行性轴突追踪剂,研究ES神经支配及其性质。方法是用体重约300g豚鼠5只,在全身和局部复合麻醉下,经硬膜  相似文献   

4.
前庭学     
990639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表达/龚树生…//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1 998,33(3)一158~160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一l(inte卜cellu-Iar adhesion moleCule一l,ICAM一1)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钥孑咖血一蓝蛋白激发已全身致敏的26只大鼠内耳,诱发其内耳免疫反应,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耳的I-CAM一1的表达。结果:内耳激发后6小时,螺 86旋轴静脉及其回流小静脉即有ICAM一1表达,1艺小时内淋巴囊及其囊周区出现兀一、M一1表达,在24一铭小时内耳各部位ICAM一1表达达高峰。72小时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到内耳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种粗制内耳抗原(CIEAg)在已致敏的豚鼠内淋巴囊(ES)局部免疫,诱发出明显的前庭和听觉功能障碍,以及与Meniere病极为相似的内耳膜迷路水肿改变。从而证明ES局部同种内耳抗原免疫是一种有效的造成Meniere病的方法,揭示部分Meniere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内淋巴囊内含具有吞噬细胞特性的游离细胞已为诸多研究证实,并认为它们起着内耳免疫防御器官的作用。该文通过给小鼠静脉注射甘油激发内淋巴渗透压变化,诱发游离细胞的活性,经形态学分析注射高渗液体(甘油)后不同时间内淋巴囊和囊周组织与导水管周围骨髓细胞的特殊关系。从而研究这些细胞的来源结果发现,内耳经渗透作用激发后,可使导水管周围骨髓被激活,引起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沿骨髓窦状隙活动和移行,此种窦状隙常与内淋巴囊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 (CD68)、T细胞 (CD45RO)、B细胞 (CD2 0 )和增殖核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 (strept avidinoxidase,SP)法对 50例鼻息肉分别做CD2 0、CD45RO、CD68、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常规HE染色切片进行分析。结果 ①CD68+ 细胞在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较嗜中性粒细胞性鼻息肉表达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CD45RO、CD2 0在鼻息肉均有阳性表达 ,CD45RO与CD2 0呈负相关 (P =0 0 5) ;③CD68阳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鼻息肉上皮PCNA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鼻息肉上皮的PCNA阳性表达和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结论 鼻息肉的形成与炎性细胞浸润密切相关。鼻黏膜局部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异常导致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腺体增生是鼻息肉发生的基础 ,CD68+ 细胞可能是鼻息肉中的炎性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 2,AQP-2)和加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AVP)在内耳水代谢中的作有机制.方法 15只(30耳)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10耳).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AVP组):腹腔注射AVP(0.2 U/g),C组(DDAVP组):尾静脉注射V2受体促效剂去精氨酸加压素([deamino-Cys1,D-Arg8]-Vasopressin,DDAVP)1 ng/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内淋巴囊(endolymphatic sac,ES)中AQP-2的表达,ABC法标记肾脏中AQP-2的表达.结果 AQP-2-抗在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显示荧光染色,B组和C组的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降低(P<0.01);B组和C组AQP-2的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肾脏集合管主细胞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增强(P<0.05),B组和C组AQP-2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P促进肾脏表达AQP-2,提高肾脏重吸收的功能,同时抑制内淋巴囊上皮表达AQP-2,从而降低内淋巴囊上皮对水的重吸收;AVP对肾脏和内淋巴囊AQP-2表达的调节可能是通过AVP-V2R-cAMP-AQP2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尤文肉瘤(ES)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筛窦E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患者为原发性筛窦ES,术前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患者接受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随访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儿童筛窦ES极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特征与鼻腔其他小圆细胞肿瘤相似,建议采用免疫标记物CD99+NKX2.2的方法诊断。鼻窦ES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钥孔血蓝蛋白激发已全身致敏的26只大鼠内耳,诱发其内耳免疫反应,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耳的ICAM1的表达。结果内耳激发后6小时,螺旋轴静脉及其回流小静脉即有ICAM1表达,12小时内淋巴囊及其囊周区出现ICAM1表达,在24~48小时内耳各部位ICAM1表达达最高峰。72小时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到内耳的各个部位。随后ICAM1表达逐渐减弱,28天完全消失。结论内耳免疫反应时,ICAM1在炎性细胞从循环系统进入内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ICAM1表达的细胞因子也可能还来自内淋巴囊以外的其他细胞。  相似文献   

11.
内淋巴管(ED)和内淋巴囊(ES)被认为与内淋巴的吸收有关,但其转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很含糊,一般认为有细胞间和经细胞转运二条途径。本文采用氨咪氯吡以探索ES上皮转运机制。氨咪氯吡是一种利尿剂,特别是可抑制离子和水通过细胞原生质膜的交换。本文采用氨咪氯吡50mg/kg并稀释成10mg/ml对28只鼠作腹膜内注射,另14只鼠采用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在注射后分别在0、15、30分钟和1、4、24小时后在全麻下致死,ES标本固定染色后在光、电显微镜下观察和照像。结果:氨咪氯吡注射立即观察ES上皮层与对照组相同,其形态正常,上皮由暗和亮细胞组成,侧细胞间隙(LIS)普遍增宽,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初始T细胞、功能T细胞、激活T细胞及凋亡T细胞亚群百分比,并结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ASO和ES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CD4^+HLA—DR^+T细胞、CD8^+HLA—DR^+T细胞、CD8^+CD95^+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应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CD4^+CD45RA^+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减少,CD4^+CD45RO^+T细胞、CD8^+CD38^+T细胞和CD4^+CD95^+T细胞增加,CD4^+/CD8^+和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应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百分比与其血清Cystatin C浓度负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的系统研究,证实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机体存在T细胞免疫平衡紊乱。CD4^+CD45RA^+T细胞的变化可以作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肾损害的相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内耳免疫应答过程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和评价内耳二次免疫应答过程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情况。方法 选用SD大鼠15只,以钥孔Qi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全身免疫后,经耳蜗底回钻孔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然后分别在内在免疫后3、7和14d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rd)后处死动物,取颞骨经组织学处理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内淋巴囊的细胞浸润、增殖和IgG细胞的分布状况。结果 内耳受抗原刺激后3d内淋巴囊囊腔和囊周区域出现单核吞噬细胞浸润,7d内淋巴囊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增加;3~7d内淋巴囊囊腔KLH被吞噬,同时S期细胞和IgG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二者的出现部位相似。结论 在内耳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的二次应答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且  相似文献   

14.
正常内耳分布多种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细胞。中耳变化可影响内耳免疫环境。内耳能有效地加工处理抗原,并产生抗体,引起局部和全身免疫应答。内淋巴囊是内耳免疫的关键部位。内耳免疫应答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淋巴因子参与,可对内耳功能起保护或损害作用。本文并讨论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可能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NF-κB p65在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在正常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健康杂色豚鼠6只,取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用大鼠NF-κB p6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常规染色,以正常豚鼠肾脏组织作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豚鼠内耳中,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内,仅个别细胞胞核有NF-κB p65表达. 结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在正常情况下含有较多的NF-κB,提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它们可能是调控内耳炎性反应的"中枢"部位.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光镜和透视电镜观察了10块人类颞骨的内淋巴囊(ES),证实有五类超微结构不同且分布有很大差异的上皮细胞。1 型为鳞状或扁平上皮,常见于骨外 ES 和骨内近端,细胞间以浅表紧密连接相连;2 型柱状上发常见于骨内 ES,侧细胞间隙扩张;3 型细胞更呈立方形。胞浆内有丰富的附着于细胞膜的大空泡;4 型细胞往往呈柱状,主要衬于骨内 ES 的细管内,常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磁共振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内耳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只经水成像3D-TSE序列证实的LVAS患耳和20只正常对照耳的3.0T磁共振3D-FLAIR影像,参照水成像显示的迷路形态,观察迷路各结构的信号特征,测量患耳内淋巴囊、前庭和耳蜗的信号强度,分析其信号与患者年龄及听力损失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变组中52只耳蜗和50只前庭3D-FLAIR序列显示高信号,对照组中20只正常耳均未见高信号;内耳高信号的存在与否和听力损失无相关(P=0.840);内淋巴囊分别与耳蜗(t=-1.2,P=0.233)和前庭(t=-1.807,P=0.074)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内淋巴囊信号强度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510,P=0.000),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r=0.027,P=0.852)。结论 3D-FLAIR序列可以观察到LVAS内耳信号的改变,与听力损失程度无关,与患者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免疫反应中,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及表皮细胞,在诱导免疫活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并向炎症组织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内耳免疫反应早期,ICAM-1表达于内耳螺旋轴静脉及其回流小静脉,内淋巴囊及其囊周组织,螺旋韧带等,随之出现免疫细胞在内耳的聚积,并导致损害引起内耳病变,因此推测,阻断ICAM-1受体在内耳的表达,将阻止炎性细胞的浸润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及其与AR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R患者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①AR...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人体实验的严格限制,梅尼埃病的病理机制至今尚未得到揭示,近年已阐明,内淋巴囊为内耳唯一含免疫活性细胞及分泌型IgA的部位,故认为内耳的免疫防御由该部提供,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由内淋巴囊直接抗原激发所致的前庭及其相关的内耳免疫反应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